“操作工”稳居青岛用工需求排名第一,青岛多方发力保供“企业用工”
做优“本地开发+跨区域输转”
对接新职业新需求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开发岗位、提升技能
青岛多方发力保供“企业用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4日讯 14日上午,在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所有生产线正马力全开,加紧赶制新订单。而这批新订单的“操作工”正是2月底从陕西渭南“远程招募”而来的工人。
“春节前,我们企业的订单量持续增加,对节后开工进度和生产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预估到节后复产的难度,我们提前就在‘青岛市企业急需紧缺用工对接平台’上提报了自己的用工需求。”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岛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的大规模用工需求后,及时将企业用工信息向外地城市推送。很快,陕西渭南天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主动对接到企业,并在节后复产的第一时间,向企业输送了150名左右劳动力,极大缓解了企业春节后复产缺工的问题。“现在我们人员充足,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订单肯定能如期完成。”该负责人说道。
本地开发+跨区域输转,内外合力做好“用工”文章
人力资源市场上,第一季度用工向来波动较大,尤其是春节后,用工荒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根据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仅制造业用工需求就有6.5万,同比增长19%。其中,操作工、焊工、包装工等一线操作人员用工需求分别增长46.9%、53.8%、33%,稳居全市用工需求排名第一、三、六位。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因素影响,一线操作人员招工难已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一种常态,加之自去年起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全国劳动力流动性较弱,进一步造成了制造业发达地区对操作工人需求量的大幅增加,青岛对此感受也很明显。”青岛蓝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题,同时帮助本地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我们通过主动上门对接企业,精准开发用工岗位,并推出‘岗位连锁超市’,实时在街道、社区全平台上发布紧缺用工快讯,努力实现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顺畅。”担任企业服务专员的市北区海伦路街道人社中心主任陈硕表示,作为企业服务专员,他已经成功帮助辖区企业完成岗位供需匹配。
在努力开发本地人力资源之外,青岛也积极发挥跨区域劳务合作优势,积极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在青岛新华昌集装箱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胶州)空调器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胶州市人社部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企业存在大量的用工需求,为此,胶州人社部门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并积极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调跨区域劳务输转,目前已为企业解决用工500多人,基本满足企业现阶段用工需求。
更新潮、更专业,新业态催生新用工需求
记者从市就业服务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的人力资源市场,除了对一线操作人员用工一如既往保持高需求外,在科学研发、信息服务类用工方面,也表现出愈发高涨的热度。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1至2月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工需求分别同比增长了86.8%、25.1%;从用工需求排名看,研发工程师首次进入用工需求排名前二十。”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市场服务处处长于宁宁介绍道。
随着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用工需求也在逐渐趋向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去年以来,共有58个新职业首次在人力资源市场发布,这些新职业目前也成为青岛市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新势力,当然相对应地,薪酬水平也相应较高。”于宁宁表示,目前,在数字化、平台化生态方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程师、云平台运维工程师、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需求热度逐渐上扬,此外,“无人经济”领域、“共享经济”领域以及“线上经济”“宅经济”领域一些“新潮”岗位也越发受青睐。
“对接新职业新需求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正在积极推进企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也将继续推行“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不断扩大技能人才供给规模,同时加快引入、培育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完善市场化激励措施,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劳动力资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