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细数七万余字里蕴含的“青岛机遇”
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纲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正式发布。
《纲要》对“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擘画一张崭新的、振奋人心的蓝图,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导向鲜明的行动纲领。
《纲要》全文分为十九篇、六十五章,共计七万余字,可谓字字珠玑,内涵丰富。细细读来,可以发现,其间蕴含着大量的青岛机遇。抓好了这些机遇,青岛就能在“十四五”赢得主动。
01
取消服务业指标,青岛更有底了
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问题,一直很受关注。到底是制造业多一点好,还是服务业多一点好?
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了“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
上一次把制造业作为五年发展主要指标还要追溯到“十一五”时期。时隔10年后,制造业“回归”青岛五年规划。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服务业指标的淡化,是因为青岛服务业的发展在“量”上已经超出预期——增加值比重“十三五”定下的目标是57%,2019年就已经超过60%。“十四五”,青岛要建设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这已经超越了量的扩张,而是意在专业化、高价值、高品质升级,聚力提升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这样的解释或许还不能完全消除疑虑,统一思想。此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样取消了服务业指标,这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给出了权威解读——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属于反映经济结构变化的指标,更多取决于经济系统内部的相对关系。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个时期,在一些地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提升往往更多来自于服务业价格的提升,并不能直接反映服务业自身规模的扩大或生产率的更快提升,难以真实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更难以准确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在特定时期,设置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对于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无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标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出来。国际经验教训显示,很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高速增长结束之后,毫无例外都经历了由于制造业的衰退而导致的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的过程。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不能用延缓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基础升级、降低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代价,来换取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提升,更不能因为强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导致制造业衰落、产业基础升级受挫甚至产业空心化。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十四五’规划纲要取消了这一指标。”尹中卿说。
这些年,青岛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一方面是因为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制造业的下滑,此消彼长造成的结果。
因此,青岛应当坚定地回归制造业,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重塑制造业优势,在国家制造业发展格局中扮演应有作用。
02
青岛被“点名”,这个重大机遇要把握好
《纲要》第八篇对“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部署,在“专栏11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中,“点名”青岛:“建设济南青岛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改革授权和政策集成。”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关系。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此番,《纲要》对城乡融合作出专章部署,明确提出,发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村改革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
能被点名,是重任,更是机遇。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青岛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
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与青岛正在推动的乡村振兴攻势、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形成叠加效应,相互促进,为青岛城乡融合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再上层次水平提供强大驱动力。
青岛是农业强市、农村大市,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专章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青岛要打好城乡融合发展这张牌,闯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子,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牵引城市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03
经略海洋浓墨重彩,青岛要走在最前头
《纲要》覆盖面广,大部分是全国要做的“同题文章”,但也有一些,指向性非常明确,比如海洋。
在“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专门拿出一章来部署“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提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经济首先要有海洋,显然,这些部署安排是针对沿海省份和城市的。在众多沿海城市中,青岛天赋异禀,有实力、有责任走在最前列。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优势。经略海洋,不仅是对青岛这座海洋城市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自觉选择,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的殷切期望。
“十三五”期间,青岛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去年以来,青岛发起经略海洋攻势,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青岛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3.3%。2020年,预计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3%。
经略海洋,青岛从来没像此刻这样迫切。今年在山东省两会期间,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参加青岛代表团审议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岛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其中一项就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3月5日下午,赵豪志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全体会议,在参加互动交流时再次围绕发展海洋经济进行发言,细数青岛海洋特殊优势,提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生态为青岛渲染了城市的底色,海洋科技支撑起青岛领跑全球的骄傲,海洋产业铸就了青岛未来发展的基石。面向“十四五”,青岛把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
显而易见的是,打好了海洋牌,青岛能够开辟更具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空间,有实力、有可能昂首挺进世界城市。
04
黄河战略成五大战略之一,青岛要做“龙头的龙头”
《纲要》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拿出一章专门部署“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其中一节就是“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至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首次写进中国五年规划纲要,成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的中国五大区域重大战略之一。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这对青岛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3月12日下午,山东省召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重大国家战略,山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扛牢政治责任,抢抓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探索实践,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青岛是作发言的四市之一。
青岛应当更好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作用,加快利用国际资源向内辐射,利用国内资源向外辐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真正做“龙头的龙头”。
05
山东半岛晋级“第六极”,青岛要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纲要》第八篇对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部署,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章节提出,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这意味着,山东半岛成为第二档城市群的领头羊,成为仅次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的第六极,地位相当显要。
这是山东的重大机遇,也是青岛的重要机遇。
山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山东将以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一群两心三圈”建设,全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化一体发展,在推进“一群两心三圈”建设上求突破,开新局。
并对“两心”进行了明确定位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以全方位“搞活一座城”为统领,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标杆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打造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长江以北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作为山东半岛的龙头、胶东经济圈的火车头,青岛应当发挥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协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世界知名的青岛都市圈,共建胶东经济圈,引领形成“一群两心三圈”发展格局,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独行快,众行远。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青岛必须与胶东城市、山东半岛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共赢,才能行稳致远。
《纲要》内涵丰富,蕴含着城市走向未来、赢得未来的巨大机遇。青岛要立足自身实际,加紧研究,深入挖掘,找到最佳“连接点”“契合点”“切入点”,对标对表,主动“领任务”,加快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推动《纲要》在青岛落地、落实、见效,尽快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指引、路径和愿景。
作者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