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挤进城”到“可返乡”,落户变迁折射社会巨变
文|闻青平
在小说《围城》里有句有名的话: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话一直被广泛地用来形容婚姻、职业等领域的心理状态。细想一下,如果用来形容这些年人们对于户口的态度,虽然不很贴切,也颇值得玩味。
日前,山东省传出消息: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取消其他前置条件和附加限制;同时,允许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入乡返乡创业就业的高校学生、退伍军人,以及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原进城落户农村人口回农村落户,促进人口双向流动,合理分布。
政策发布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转发,颇有刷屏之势。大家关注的除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这一新闻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部分“原进城落户农村人口回农村落户”。
“回农村落户”,看似一个小小的变化,实则反映了社会的大变迁。笔者印象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城市去,拥有一个城市户口是多少农村人的梦想,当年的很多农村中考生都以考上中专为荣,因为可以直接“带户口”,相当于成了“城里人”。后来,当中专变得不“吃香”了,大家争相考大学时,农村考生考上大学的基本也都迁走户口。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城外的人想进去”。随后而来的变化是,一些城外的人并不迫切想把户口落进城。
2000年前后,很多农村户籍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很多也不迁走户口了,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迁入大学的集体户,也不代表就能落户大城市;二是将户口留在农村,可能会有一些“福利”,特别是一些城镇化步伐较快的农村,工业化发展给村里(社区)带来一些福利,而这往往与户籍相关联。
但能享有农村户口“红利”的人毕竟是少数,城市的户口仍然意味着更加优越的资源,如教育资源、社会保障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向农村户籍人口张开了更加热情的怀抱。2015年,青岛积分落户细则正式发布,2018年6月,积分落户政策调整取消了学历要求等限制,居住证和社保年限由3年减为1年,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降低积分落户门槛。2020年12月14日,青岛市户籍制度改革明确提出,继续放宽中心城区、大幅放宽城区、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实施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大政策配套力度,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放眼全省,在大城市落户的政策也越来越宽松,2020年6月1日起,济南市正式实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确保应落尽落。
在这一阶段,是“城里的人很想城外的人进来”,而城外的人也很方便就可进城,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为发展带来红利,也造就了城市的迅速壮大。济南、青岛城市建成区人口超过500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
安家大城市,享受新生活,对于很多农村青年来说,虽然没有通过高考之路实现“进城”的人生理想,但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实给他们打通了进城落户、就业的道路,他们也在城市里顺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了“城里人”。
这种进城,也是一种“双向选择”,城市对人口也充满了渴望。城市的发展既需要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需要体力劳动者、服务业从业者等,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进城”的门槛越来越低。
门槛低了,进城的人就多了。今年3月5日,济南市通报,“零门槛”落户政策实施,去年济南市外迁移落户8.63万余人,同比增长了32.85%。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实现了零门槛落户,最近,继西安、石家庄、南昌等城市之后,福州又实现了零门槛落户,且可以拖家带口,不光直系亲属,近亲都可以带着来落户。
各个城市展开了“人口争夺战”。落户更自由了,“城外人”的选择也更多了,他们要综合考量城市的发展前景、留人诚意等。让人“落”下来,青岛展现了满满的诚意,特别是刚刚纳入主城区规划的城阳区,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不断调整,落户越来越便捷、顺畅、轻松。
人口是发展的基石和依托。青岛的人口还要更多。刚刚发布的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人口发展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适度扩张,持续推动人口规模壮大。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人。
近些年来,“城里的人”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不管是工资收入还是子女教育等,都是“步步高”。与此同时,“城外的人”各方面的条件和福利等也在不断提高,城乡差距在变得越来越小,乡村的吸引力也在增大。
曾被称为“大山”之一的医疗,正在为农民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以青岛市为例,2015年1月1日起,青岛市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险合一”正式实施,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三层保障。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青岛市884万人参加医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居民医保财政补贴人均681元,标准全省最高,医保政策内职工住院医疗费平均报销90%,居民平均报销75%,待遇全省最高。
另外,随着社会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增多,农村青年在家门口也可以轻松实现就业,工资与城里的企业相差不大,生活成本比城里低很多,不如留在乡镇。
医疗、就业有了保障,一切更有希望。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村庄已不再是过去那个模样。
乡村,正在向美丽乡村转变。日前,省里传出消息,山东将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创,实行美丽乡村点、线、面结合和片区化建设,打造齐鲁特色乡村风貌。今年将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00个,到“十四五”末累计建成5000个。
乡村吸引力在增大,对于城里人的思想也带来了一些改变。城里人生活好起来了,腰包鼓起来了,不少人有了一种“到城外去”的念头。当然,这也并不是纯粹的“城里的人想出来”,多数也不是真正想落户乡村,而是基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出于一种情感寄托,或者说是一种淡淡的乡愁。王朔曾在一篇小说里说,“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如今,那些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进城的人,开始进入了中老年阶段,自然会滋生乡愁,这种乡愁也不必藏在记忆里回味,只要想,便可以继续在乡村拥有“落脚点”。
二是出于休闲度假的目的。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厌倦了一成不变的作息和两点一线的活动轨迹,能在老家的乡村有个栖身之地,入则繁华,出则静谧,在工作之余有少许的喘息之机,进行适当的休闲度假,是个不错的生活态度。
三是乡村机会在增多,对于年轻人来说,回乡创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国家对于返乡创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既实现了创业者的人生价值,也带动了乡村振兴。
从“挤进城”到“可返乡”,落户政策的变动,背后是社会发展的巨变。这个巨变也是有目共睹,大面上来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城乡发展势差不断缩小,乡村逐步振兴。在此背景之下,“城”的边界在变得模糊,“市”在全面繁荣,“可返乡”也便水到渠成。
“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城乡居民可自主选择定居,“城里城外”的人不必相互“羡慕”,实现“进城出城”的“脚步自由”,而脚下,则是巨人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