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全力争创济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山东“十四五”科创工作将这样布局

2021-02-21 06:13    青岛财经网

2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十三五”全省科技创新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十三五”各项任务的胜利收官,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截至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1%,比201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6万家,是2015年的3.75倍。我省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6位,青岛、济南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第10位和第14位。全省科技创新呈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更是把科技创新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台关于深化科技改革攻坚若干措施,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整合省直部门科技资金,自2020年起每年设立不少于120亿元的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是2015年的6.8倍,集中财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强化放权、减负、激励,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在动力。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和经费使用权。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大力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真正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开展省属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让科研院所焕发创新活力。

二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以来,我省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省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目前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已突破5.05亿元。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储备了一批具有产业发展引领作用的前瞻性原创技术,海洋、农业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聚焦“十强”产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近1000项,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16年以来,我省14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其中我省单位或个人牵头5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三是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重点打造了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示范样板,30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为支撑,300家省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为补充的“1+30+N”的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为代表的国家战略创新力量落户山东。“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建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省实验室(筹)5个,省重点实验室239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省级层面,目前已在生物合成、高端医疗器械、碳纤维等领域布局建设了65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有力提高了我省“十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科技强企方阵初具规模。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5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41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42家,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二位,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在孵企业超过2.5万家,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源头力量。对科技型企业给予研发投入后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创新券”补贴等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18203家,居全国第三位。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十三五”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大幅增长,年均增幅达到30%。

五是创新人才高地加快隆起。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出台加强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外国人来鲁工作便利化服务10条措施、促进自贸区海外人才流动便利化措施等改革政策,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不超过35岁、全球前200名高校或自然指数前100位科研机构的博士来鲁就业创业的,直接给予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连续两年举办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设立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9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8人,常期在鲁工作的外国人才约1.5万人。

“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自强自立,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历史新起点,全省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加快科技自强自立,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力争到“十四五”末,我省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领跑,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确立我省特色优势。前天,省委省政府召开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以强化科技创新求突破的动员令,强调要以超常规举措构建全域创新体系,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强力引擎。这是重大的战略导向。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将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加强全局规划、总体统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导向,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构建十大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全区域、全要素、全链条、全社会的全域创新新格局,加快构建全域创新生态圈,不断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着力强化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建设。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超前布局跨学科、跨领域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市场渗透融合,为今后5-15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培育未来产业。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以省“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确定的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应用场景,组织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区域性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打通省内省外双循环的技术链条。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氢能源等领域取得150项左右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创新产品。坚持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加大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力度,构建完善应急科研项目攻关机制。

二是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力争“十四五”末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30家,省重点实验室达到300家左右。加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力度,力争“十四五”全省新增3-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零突破”。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5年培育计划,带动各市培育建设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以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海洋大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为载体,争取一批大科学装置落地。全力争创济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三是着力强化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大力引进我省重点产业急需、掌握“卡脖子”技术或填补我省学科空白的帅才型科学家和团队,采取“一事一议”量身打造扶持政策。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建立科技人才全球招聘制度,在高校、科研机构、实验室设立一定比例的国际人才岗。探索建立外国留学生创新奖励制度和创业国民待遇制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及遴选中,坚决破除“五唯”倾向,突出标志性成果评价。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在收益分配、成果转化、期权激励机制向领军人才倾斜。

四是着力强化创新型企业体系建设。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分别达到3万家和3.6万家左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补链、扩链、增链、强链”加快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五是着力强化科技园区与区域创新特色体系建设。推动高新区、自贸区、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各类科技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建设一批机制创新、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重大创新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名片产业。加快国家高新区16市全覆盖。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黄河流域科创大联盟,组建黄河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黄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实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6市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落实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求,打造省会创新型城市群、胶东创新型城市群、鲁南创新型城市群,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六是着力强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改革政府性引导基金考核机制,大力引导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建立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帮助企业将“技术流”转化为“资金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科技项目实施。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制度,促进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积极对接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设山东绿色技术银行,引进实施一批绿色技术。

七是着力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和“二级事业单位正职领导持股”两项改革试点,从制度上解决人员积极性问题。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探索市场化、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造一批区域性、品牌化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健全科技经纪人制度,开展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工作。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

八是着力强化科技合作与创新国际化体系建设。将引进国际创新资源作为科技“双招双引”的重点。坚持海纳百川的开放思想和全球视野,加强优势领域科技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加快建设中日科学城、中乌研究院等合作载体。举办中日创新大赛、中韩创新大赛,打造中日韩科技创新合作的桥头堡。以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创业共同体为纽带,布局建设一批国际合作平台。

九是着力强化创新绩效标准化体系建设。将绩效作为衡量科技工作结果的标尺。坚持结果导向,通过加强绩效管理保障科技规划、科技计划设置任务目标的如期实现。科学合理制定对项目、平台、人才等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

十是着力强化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体系建设。聚力锻造一支敢担当、勇攻坚、善创新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建设,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2年!5批!757人!这一前所未有的创举,为青岛带来了什么?

2021-02-20    青报观象山

最新规划!青岛这两大“热点”地块将大变样!步行商街、学校……

2021-02-21    青岛日报

温暖周末过后冷空气周一上岗!23日青岛最低气温降至0℃

2021-02-21    齐鲁晚报

青岛迁入人口来源:山东省内占87%、外省豫苏冀领跑、东北三省为第二梯队

2021-02-21    大众网

“舞枪弄棍”18年 他是东方影都里的道具大拿

2021-02-21    青岛新闻网

【云上诊室】玩手机拇指疼?你可能得了这种病

2021-02-21    青岛新闻网

返校通知!2021青岛大中小学开学时间公布

2021-02-21    大众网

饿了么回应骑士过年奖励、春节补贴问题 青岛地区激励金没有具体的量

2021-02-21    大众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