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调度!动员!誓师!牛年开局,青岛抓牢项目“牛鼻子”

2021-02-19 20:31    青报观象山

开局之年如何开局起步,关系重大,必须精心谋划,果断出击。青岛把发力点放在抓“项目落地”上。

2月19日,辛丑牛年第二个工作日,青岛举行全市“项目落地年”调度会议,10个区市、十几个部门、多家骨干企业亮出“项目单”,排出“工期表”,挂出“任务图”,表明态度,展示决心。

国家战略叠加的青岛,发展大势已成,去年年底以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建议》及《纲要》已经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目标任务。

美好蓝图鼓舞人心,战略安排催人奋进。开局之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让蓝图成为现实。如果不能扑下身子抓落实,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项目建设是“六稳”“六保”的关键举措,是调结构、促转型、打基础、增后劲的重要抓手,是撬动城市未来的“支点”。

青岛把2021年确定为“项目落地年”,就是要把握重点、找准“穴位”,瞄准关键领域、关键问题,聚力攻坚、攻出实效,用实打实的项目建设开局起步,提振信心,宣示决心,培植城市未来。

这是一次调度会,也是项目汇报会,更是动员会、誓师会。“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指出,要居安思危,切实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狠抓工作落实,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01 这条“生命线”关乎城市未来

千条线、万条线,项目建设永远是生命线;此重点、彼重点,投资永远是核心点。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福祉等,无不建立在项目建设这个根基之上。高质量发展,就是建立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上的发展。离开了项目建设,一切就都是无源之水,都是空中楼阁。

各地无不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抓经济工作特别是招商引资,见事要早,行动要快,重大项目要加快建设,政策举措要加快落地。

去年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洽谈签约项目超过240个,总投资额超7800亿元。继2019年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后,2020年,深圳又整备了1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还加快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再次承诺:“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

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认为,投资的增长不仅能解决当前问题,还将为未来的增动能提供支撑和保障。稳增长和调结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增量来调结构,尤其是要培育发展一些大项目、好项目、龙头性的项目。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稳投资就是稳增长、稳预期,成都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加码项目建设。

1月4日,上海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市6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734亿元。

1月4日,郑州采取“1个主会场+15个分会场”方式举行2021年第一批20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仪式,总投资138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7.4亿元。

2月3日,南京市多个区先后举行2021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参加集中开工的项目共233个,计划总投资2319亿元。

最近,各地陆续公布2021重点项目名单,截至目前,总投资已经超过21万亿元。

2月7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其中计划新开工18项、在建128项、建成20项。另外,安排预备项目47项。

近日发布的《成都市2021年重点项目计划》显示,2021年,成都将实施106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158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58.7亿元。

《南京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提出,将安排重大项目392个,总投资15054.32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2418.39亿元。

2021年,西安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总投资2.5万亿元,2021年度计划投资3950亿元。

泉州2021年安排市重点项目730个,总投资12849亿元。

省内的济南今年年初印发《2021年度市级重点项目安排》,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00个,总投资约1.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13.6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均创历年来最高。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增长。海量项目建设将为城市强筋健骨,成就城市的未来。

02 竞争异常胶着,一个项目就能决定是进还是退

在“万亿俱乐部”中,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五城2020年GDP都在“12000亿+”区间,相互间的差距很小,竞争异常胶着。

其中,排在第12位的宁波领先第13位的青岛仅8.14亿元,青岛领先无锡30.08亿元,无锡领先长沙227.96亿元,长沙领先郑州139.52亿元。

五城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一个重大项目就可能影响竞争态势,改变城市位次。

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宁波(增长5.5%)、长沙(增长6.2%)、无锡(增长6.1%)、郑州(增长3.6%)均高于青岛(增长3.2%)。

从目前储备的项目看,青岛也不占优势。

西安740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5万亿元;泉州73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8万亿元;郑州市重点项目总投资8143亿元;

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据此测算,今年全市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30亿元,而现有项目计划投资为6600亿元,距离目标还存在缺口。

此次调度会上,各区市、各部门、有关企业纷纷亮出了“项目清单”,其中不乏带动力强的大块头项目——

比如:市北区总投资240亿元的国际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项目,总投资221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项目;

李沧区总投资151亿元的青岛国际院士港产业核心区智能制造项目;

西海岸新区总投资203亿元的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利税60亿元;

崂山区总投资88亿元的歌尔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城阳区总投资100亿元的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项目;

即墨区总投资230亿元的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达产后年产能30万辆,产值380亿元以上;

胶州市总投资500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

……

但从山东省重点项目看,青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占绝对优势,特别是缺少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

2021年,济南将实施3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

烟台初步确定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482个,总投资超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1500亿元;

2020年,潍坊111个项目列为省级重点项目,居全省第1位。

济南重汽新能源产业园总投资1000多亿元;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投资接近4000亿元……

投资是经济增长问题、结构优化问题、自主创新问题,也是财政收入问题和民生问题,投资稳住了,预期也就稳住了。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如果青岛项目建设不加码,投资就难以提速,城市发展后劲就会不足,在未来竞争中就将处于劣势。

“对此,我们务必增强危机意识,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实实在在地谋划和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赵豪志说。

03 如何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根据《青岛市项目落地年总体方案》(汇报稿),今年,青岛将谋深谋实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80个,签约项目完成注册200个、实现开工运营100个以上。推进1850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力争全年完成投资7200亿元以上。

项目都来之不易,既然已经定下了,就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尽快地落实下来。

如何抓牢抓实抓出成效?赵豪志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今年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全力推动计划项目落地见效。

今年,青岛将发起谋划招引、提速建设、结构优化、服务保障四场攻坚战役。大领导招项目。每位市领导至少新引进落地2个3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各区市委书记、区市长、各承担招商任务的委办局负责人至少新引进落地1个3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

青岛还将在组织领导、统筹指挥、考核激励、宣传引导、监督问效五个方面强化保障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司令员”,亲自指挥、带队冲锋;市级领导担任“指挥员”,及时发现、解决困难问题;区市(功能区)、攻势、产业链专班牵头部门负责人担任“战斗员”,现场服务、狠抓落实。

项目建设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必须要以从严从实的作风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赵豪志强调,要明确项目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雷厉风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攻山头、炸碉堡,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抓好底线性工作,将“项目落地年”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扎扎实实、经得起检验的成效,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青岛发展的思路已经清晰,“穴位”已经找准,路数打法也已经明确,下步要做的就是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抓牢了项目建设,青岛就抓住了明天。

作者 沈默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调度!动员!誓师!牛年开局,青岛抓牢项目“牛鼻子”

2021-02-19    青报观象山

国家中心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山东“十四五”规划纲要里的“济青机遇”

2021-02-20    齐鲁网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青岛出台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17条”

2021-02-20    大众日报

探访: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开始桥下施工 确保6月底前通车

2021-02-20    青岛新闻网

省内返青学生都要做核酸检测?官方回应来了

2021-02-20    大众网

探访核酸检测实验室:外地人员主动留青,几乎24小时运转

2021-02-20    大众网

新年青岛二手住房价格如何?市场热度不减,学区房尤其抢手

2021-02-20    大众网

好消息!青岛多家医院试点门诊费用跨省联网直接结算

2021-02-20    大众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