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青岛如何开局起步?市长赵豪志:从这四个方面突破!
起跑,对一场田径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能不能开好局、起好步,关乎未来五年的发展。全面起势的青岛,以什么样的“姿势”起跑?
山东省两会期间,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参加青岛代表团审议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青岛将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双招双引”等1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发起攻势,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努力更高水平地“搞活一座城”:
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二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工业强市;三是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这四个方面是青岛最大的优势所在、最大的潜力所在,关乎青岛的当下与未来,只要抓好了,青岛就能进一步巩固优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01
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决定发展。有没有未来,能不能高质量发展,关键看科技创新怎么样。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将创新提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要任务作出部署。
近年来,青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个关键,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创新策源力,积极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0年12月26日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青岛位列全国第十,较上年上升两个名次。
开局之年,必须将科技创新贯穿发展的始终。
赵豪志对科技创新工作非常重视,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作出安排部署——
2020年12月5日,到西海岸新区调研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华大基因北方中心时强调,要坚持强化创新驱动作用,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0年12月9日,到海信集团调研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好支持、服务和保障,促进提高城市发展能级。
今年1月2日至3日,到莱西市、平度市、即墨区,调研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工作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月6日,到李沧区,调研经济运行、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高效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
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2021年重要做好的九件大事之首,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水平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创业城市,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1月21日,在主持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质询答辩会议时赵豪志指出,要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围绕13条重点产业链,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策源能力,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突出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加快形成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发展生态,吸引汇聚天下英才来青创新创业。
山东省两会期间,赵豪志指出,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具体来讲,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建设好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02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工业强市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城市经济的“脊梁”。但这些年来,青岛工业增长趋缓,对经济的贡献度、支撑力一再走低。
2020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虽然高于5%的全省平均水平,但这个增速在全省只能排到第8位,还不算快。
无论是筑牢全省的龙头地位,还是在全国城市中进位争先,开局之年的青岛都必须加码工业。
赵豪志在多次调研中,对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工业经济水平作出安排部署——
2020年12月11日,到城阳区调研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工作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12月21日,到崂山区调研经济运行、企业发展、园区建设等情况时强调,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强信息化改造,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产业层次。
12月24日,在出席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启用仪式上说,青岛以工业立市,未来仍将把实体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制造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创业城市。
今年1月2日至3日,到莱西市、平度市、即墨区,调研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工作时强调,面向“十四五”,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全面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招商,围绕十三条产业链精准招商,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四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月27日,到西海岸新区调研经济运行、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港区发展规划等情况时强调,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山东省两会期间,赵豪志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工业强市,并指出了路径:坚持做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3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03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不论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的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还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开放,青岛都能紧紧抓住机遇,成为出口导向型和外需拉动型城市,引领城市发展。
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岛的国之重任,也是青岛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之窗”。
面向“十四五”,开放仍然是青岛最大的机遇和优势。随着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更好发挥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作用,加快利用国际资源向内辐射,利用国内资源向外辐射。
赵豪志对对外开放工作多次进行专题调研——
2020年12月11日,到城阳区调研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工作时强调,日韩是青岛对外开放的重点方向,要充分发挥毗邻日韩的地缘优势、经贸往来频繁的合作优势,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空间等方面积极行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放发展新局面。
12月12日,走访山东省港口集团时指出,青岛因港而生、向海而兴,港口是青岛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青岛具备独特的“双节点”价值,青岛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携手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今年1月21日,在主持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质询答辩会议时,赵豪志强调,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用好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开放平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山东省两会期间,赵豪志指出,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特别强调,要建设好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完善胶东五市协同发展机制。
04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和特色。1984年,青岛被列入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领风气之先。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海洋密切相关。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十三五”期间,青岛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去年以来,青岛发起经略海洋攻势,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青岛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3.3%。2020年,预计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3%。
青岛市“十四五”规划《建议》鲜明提出,要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并以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为着力点,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些措施和目标都落实落地了,青岛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就会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0年9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去年12月,山东“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明确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山东省两会期间,赵豪志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对提升涉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海洋科学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开展超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平台,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作出安排部署。
海洋科技创新是青岛的突出优势。赵豪志调研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时指出,要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加强创新平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今年,青岛将加快制定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对外开放、航运贸易等领域全面发力,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青岛以知名的国际海洋城市身份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
这四个方面是青岛的“穴位”所在,只要扭住不放,持续发力,将进一步提升青岛的优势,并逐步转化为青岛的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