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王清宪
1月29日,据安徽省委组织部官微“安徽先锋微讯”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清宪同志任安徽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至此,王清宪担任青岛市委书记一职,正好满两年。
回首青岛
人们称呼一个地方为“她”,往往是出于对这片地域的独特情感。
在王清宪的演讲中,提起青岛,都会亲切地称之为“她”。
两年,无论是对于一座城市的历史,还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而言,都称不上漫长。但记忆的刻度有时候和时间并无关联。
王清宪把自己称为“青岛人”。
初来青岛时,他回想起自己与青岛的联系——“20多年前,那时,我还在北京工作,有一年夏天到青岛来玩。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在风柔沙白的沙滩上放风筝。记得那时,心里就曾经感慨,作一个青岛人该是多么幸福啊!可怎么也不曾想到,20年后的今天,我真的成了青岛人。”
那是他刚到青岛就任的第一周,刚一来这座城市,他就发现了青岛人的一个普遍共性:“故乡情,谁都有。但是青岛人爱青岛,在全省全国都是出了名的。”
一个人热爱一座城市,会有什么表现呢?那就是乐意想象它的未来。
在很多很多场合,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创投风投大会,在企业家创新发展峰会,王清宪三番五次地向在座的企业家、人才、投资人等不同群体,讲述自己的一个想象——
“在青岛,要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民族、各肤色年轻人,能在那里看到世界最流行的音乐、最流行的艺术、最流行的时装、最流行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世界餐饮,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国际会议,以及文艺、体育、文化的新样式……”
实际上,这就是王清宪所说的,一个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青岛,一个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青岛。
可以说,王清宪就是为了建设这样的一个青岛而来。
2019年1月29日,中央调任他为青岛市委书记。在赴任前,他向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辞行。来到青岛后,他始终记得省委书记对自己的一句话:“责任重啊!重于泰山。中央让你去青岛,核心的任务就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王清宪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到青岛后,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总书记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青岛应该如何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用开放的国际视野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他用了很多新的打法实践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学深圳、赶深圳”;
选派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
推进15个攻势;
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
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开展工作;
建设世界创投风投中心;
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之都”;
建设创业城市;
打造“三化三型”政府;
培养“三化一型”干部队伍;
打造日、韩、德、以、上合等多个“国际客厅”;
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开展舆论监督和“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
…………
很多媒体在报道时,用“前所未有”来界定这些新打法。事实上,在这些发展青岛的路径中,很多都透露出一个共同的焦点,那就是对“人”前所未有的瞩目,或者说是一种尊重,一种比肩而立般的理解。
正如同他所说的:“所有的事业,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是人的思想,是人的精神,人的能力。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2019年3月,青岛在深圳举行推介会,王清宪向在座企业家发表了一番热情而诚恳的演讲。王清宪提到,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大批的深圳企业家到青岛来考察投资,他们很多人都会提到王清宪在深圳推介会上一句:我读得懂企业,读得懂企业家。
“他们说,这句话让他们感到很贴心、很暖心。他们这么说,倒是让我颇为感动。我们的企业家,是多么的需要理解呀!我们的企业家在市场上叱咤风云,你们的意志坚韧不拔,而你们的内心又多么的柔软啊!”
无论对于企业家,对人才,或者投资人,王清宪总是贴近他们的感知和需求。而他最希望与青岛牵手的,莫过于是那些有着深厚家国情怀与高远发展格局的人。
他对来青的人才们说:“真正的人才决不会只满足于青岛给他们一套海景房来看海,他们需要的是创业,是自己创造创新的价值实现。”
他对青年企业家们说:“让我们在青岛,做蓝天的梦,做大海的梦,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梦。”
他对有意投资青岛的人说:“我要说,今天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就是在国家战略中实现企业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对于领导干部,他同样将重心放在对人的瞩目上。
在两年前的正月初一,他对自己的同事们说:在所有的人中,首要的是我们这些干部,我们这些“关键少数”。我们的思想开放了,我们的思维活跃了,我们的精神振作了,我们的本领增强了,我们的作风扎实了,我们的创业内生动力强起来了,人民的劲头就高涨了,我们的各项事业必定也就蓬勃起来了。
对于远赴深圳实训的干部,他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首先要学深圳人、赶深圳人;学深圳人、赶深圳人,首先要学深圳的企业家、赶深圳的企业家。
无论是向深圳、上海派驻干部队伍,还是培养“三化一型”干部队伍,或是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又或是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都是先改变这座城市中“关键的人”。
对于市民,王清宪同样将注意力放在了人的声音、人的体验、人的情感上。
主政者或多或少对负面舆论有忧惧之感。可王清宪来青岛不久,就在《青岛日报》和青岛电视台这两家主流媒体,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监督。
在他看来,舆论监督就是为了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力,理顺社会情绪,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的规则意识。现在,青岛各级政府部门“被监督”,已经成为工作常态。
另外,他还一手策划了名为“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的大型民声倾听主题活动,把原先青岛市民与政府间互动的多条渠道整合起来,鼓励全民“吐槽”,用“槽点”推动政府改革。他说,这是希望让“家里的事家人商量着办”。
可能正是出于这份对人的洞察,他的所言所行,才会每每给人一种敞亮、开阔、透彻、昂扬的感受。
这两年来,人的思想之变、格局之变,以及由此推动的对一座城市更新的认知、更大的想象力、更充足的信心,这或许是王清宪带给青岛最有价值的改变。
展望安徽
对于山东人来说,王清宪即将就任的安徽,并不是一个具有很强“存在感”的省份。
就在前天,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合肥开幕,根据安徽省省长李国英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安徽省生产总值3.87万亿元,增长3.9%、居全国第4位。其GDP大致相当于山东省(7.31万亿元)的53%,增速比山东高出0.3个百分点。
安徽的产业发展自有其特征,2020年,与大多数省份不一样的是,安徽除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还经历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严重汛情,单是撤离安置的群众就达到了133万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省的重点行业显示出突出亮点,顶住了冲击,电子信息、医药、汽车、石油加工和化工等行业生产强劲,均增长10%以上,这5个行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4%,推动工业迅速企稳回升。
从安徽省目前的发展战略来看,有几个主要方向与王清宪在青岛的施政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遥相呼应。
在去年王清宪发表的一次演讲中,借用了中国古代的一句话,说谋事干事要遵从六字箴言:“取势、明道、优术。”他认为,人做事情,特别是做大事情,首先要谋势,也就是说,要借势发挥、乘势而上。
在青岛,王清宪把青岛置于国家推进纵深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大势中,谋求这座城市的发展。
而安徽省,也正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中确立了发展战略:安徽已正式成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使命。
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安徽正全面推进与长三角在城乡区域、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的一体化。
如何更深入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将是王清宪赴任安徽后“谋势”的重要课题。
此外,与山东类似的是,安徽省同样面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较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
安徽同样把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和2020年安徽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
其中,2019年安徽提出:拓展融合型数字经济领域,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5000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2020年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0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6000台。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专门设有工业互联网处,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推动安徽省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和平台建设等。
目前,安徽已经形成了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多个创新应用,比如海螺集团5G+智能工厂升级版、宝武马钢智慧矿山智慧料厂、合力叉车的无人驾驶、科大智能的能源物联网,几乎涵盖了钢铁、水泥、汽车、装备、家电、电力等安徽省内重点行业。
此外,4个月前,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比山东自贸区晚了大约一年,两者均为120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也成为安徽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目前,安徽同样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扩大合肥中欧班列覆盖面,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推动产业集群“组团出海”。此外,安徽还正在实施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深化沿江港口与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合作。
在青岛,王清宪所谋之势,是在长江以北,为中国打造一个纵深开放的新的战略支点。而安徽同样在经历自身的再定位,正在融入长三角这一最成熟、协同度最高、资源密度最大的经济带。同时,安徽的产业转型也必然要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力量,并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中,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力求新突破。
入职安徽后,王清宪将有哪些新的成果?我们在祝福的同时,也充满期待。
而更大的期待在于,青岛这座已经被“引爆者”燃起的城市,能大步踏向我们想象中的那一个个美好图景。
祝愿我们共同心之所属的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