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这个“高新战队”正快速壮大,它们肩负着青岛的未来!

2021-01-26 06:00    青报观象山

刚刚结束的15个攻势作战质询答辩会场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数据,这些数据为青岛的昨天“画像”,也勾勒出了青岛的明天。

在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质询答辩会议上,有这么一个数据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含金量”十足,蓄积着青岛迈向未来的关键力量——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96家。

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其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创活力的重要指标,多与少、强与弱决定了未来的竞争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地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纵观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靠前的城市,GDP排名也很靠前。比如,北京、深圳、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位,其GDP也位列全国三强;广州、苏州、南京、武汉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飞猛进的城市,其城市GDP排名也在不断进位。

可以说,青岛与先进城市之间的差距就是企业间的差距,企业间的差距最核心的就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

在产业发展上,青岛错过了信息化、消费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没有形成深圳、杭州那样更多信息化引领的头部企业,传统企业也大都没有抓住前几波信息化发展大潮进行改造升级。因此,一直以来,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在全国排名不算靠前。

但近几年来,尤其是从2019年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以来,青岛发起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攻坚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头部科技企业,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

效果正在显现:2018年,青岛高新技术企业为3112家,到了2019年增加至3829家,一年间增长了717家,增幅高达23%;2020年一年间再增加567家,达到4396家。在全国排名第14位,与青岛GDP在全国的排名大体相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正在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塑地区竞争格局。各个城市纷纷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抓住了高新,就抢占了发展的制高点,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这一次,青岛不能再错过,青岛的企业必须冲在前头,进军高新领域,抢占制高点,撬动城市的未来。

01

它们立于金字塔塔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18世纪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至今已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先导,每一次都给生产力带来更大的飞跃。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曾说:“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中,建议提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可以说,“创新”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的一条主线。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要任务作出部署。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组成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认定,门槛很高。

比如,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最低不低于3%;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近年来,各地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群体。2019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500万人,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

华为无疑是这个群体里的佼佼者。华为有着全球规模最庞大的研发团队,20万员工中有9.6万人是研发人员。最近两年,华为的年研发投入都在1000亿以上。2020年,在外部压力下,华为的研发投入仍然达到200亿美元规模。这些超长期的投入形成了华为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2020年公告发明授权专利年报》显示,华为总授权专利数量达到了6393件,高居第一。

在2020年度阿里巴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首次披露,近几年,阿里巴巴每年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1000亿元。在多年持续投入下,阿里巴巴达摩院如今已研究覆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芯片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在国际顶级技术赛事斩获60余项第一。

根据《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20)》的统计,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前1000强的专利数量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专利申请总数高达165.3万件,有效专利申请总数达到了86.1万件。

02

城市“跃迁”的关键力量

各地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愈发重视,纷纷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行榜上,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苏州列前五位。五市2020年前三季度GDP排名分别为第二位、第三位、第一位、第五位、第六位。南京、武汉、东莞、天津、成都位列6-10位,这些城市的GDP总量也相当靠前。

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遥遥领先,最高峰时占到全国两成。2020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庞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托起了北京强大的科技实力。“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报告显示,北京位列“全球主要城市科研能力排行榜”第一位,超过了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及旧金山-圣何塞。今年1月22日发布《2020全球城市基础前沿研究监测指数》,北京位列全球第三位。

排在榜单第二位的是深圳。2020年,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000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0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深圳企业500强在2019年度的营收总计达7.62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逾半。庞大的创新企业基座,让深圳这个创新高地星光璀璨。

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到自创生产线,从“山寨”,到自主知识产权,深圳以40年的进阶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硅谷”。2019年,深圳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核心指标居全国第一,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459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74%,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

有着“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仅2020年一年就有419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现有高新技术企业9772家,数量居全国第五。其实,苏州的科研资源远比不上一线城市,也不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但就是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苏州一步步走到了科技创新的前沿。目前,苏州拥有112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45家,仅次于北京、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8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当前,苏州把培育国际一流创新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加大高企培育力度,提高申报便利度和服务水平,力争到2022年末,高企数量达到1.4万家,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高地。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20)》显示,前1000强企业的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21.5%)、北京(20.5%)、上海(9.6%)、江苏(8.6%)和浙江(6.5%)。相比之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的省份,上榜企业明显偏少。比如,甘肃入围前1000强的企业仅有2家,海南、吉林、内蒙古、青海、新疆入围前1000强的企业分别只有1家。

03

青岛进步不小,但差距还很大

因为没有抓住信息化和消费互联网浪潮,青岛高新技术产业一度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

2016年,青岛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348家。同年深圳为8037家,上海为6938家,青岛仅为深圳、上海的六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十三五”期间,青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个关键,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

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战报”显示,2020年,青岛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0家,较上年翻一番;高企总数达4396家,占全省30%;依托高企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02家,为企业上市提升科技属性;高企上市行动用时18个月推动14家高企上市或过会,总市值超800亿元。

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深圳、上海的比值提高到四分之一,进步明显。

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壮大,撬动了青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20年,青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2%,高出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这个比重高于南京的54.5%、苏州的51%。

青岛入选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榜单前十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十强、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榜单前十强,包揽三个榜单前十强。获批“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

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3.0版作战方案提出,青岛将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国家普惠性政策,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2021年,高企总数净增300家、达4700家,新增过会或上市高企6家。

势头不错,但也要看到,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量还不算多,增长速度还不算快。

2020年,青岛高企总数为4396家,在全国仅排名第14位,不仅远低于一线城市,还比南京、武汉、东莞、天津、成都、佛山、杭州、西安等城市少了不少。

从增长情况看,2020年,青岛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67家,增幅为15%。而同期,苏州增幅为65.6%;成都增幅超过40%;西安增幅为28%;武汉近五年年均增长26%。

青岛还需要加把劲。该怎么做?先进城市的一些做法极具借鉴意义。

南京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连续三年将新年“第一会”和市委“1号文件”同时聚焦于“创新名城”主题,明确提出并实施“121战略”,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营商环境加速优化提升,通过持续举办创新周来打造人才、信息、创新要素汇聚的强磁场。

苏州着力打造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集聚万家高企创造了丰厚的土壤。苏州把高企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着力下好创新资源引进和高企培育两步“先手棋”,通过做大做强高企“蓄水池”,造就一片适宜高企后备军成长的“水草丰茂地”。把高企作为撬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点,聚焦产业打造高企集群,突破孤岛效应、释放鲶鱼效应,助力苏州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激发未来经济发展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直辖市天津,地级市东莞是怎么做到的?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落成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建设再到松山湖科学城的启动,东莞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重点发展专用芯片、新材料等产业,着力解决“缺芯少核”的问题。2013年至2018年,东莞工业经济创新驱动增幅的综合指数居珠三角第一。

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青岛都必须更好地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以未来眼光布局未来产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尤其是要打造一支有数量、有质量的高企“战队”,强力托起城市的未来。

作者 沈默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最新!青岛10区市发布通知 过年期间来返青岛须提前这样做

2021-01-26    青岛早报

1号线、4号线…地铁建设多点开花迎来开门红!

2021-01-26    地铁新生活

市北区教体局:中小学生非必须不离青,确需出行应提前三天报备!

2021-01-26    大众网

车厘子奶枣啤酒接连检出阳性 今年买年货 看好这6条实用指南

2021-01-26    青岛早报

青岛景区景点:提前预约限制客流 游览秩序井然

2021-01-26    蓝睛

@青岛人 疫情防控,家庭消毒有讲究 市疾控中心教你这样做

2021-01-2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高新区给“就地过节”外省务工人员发补贴 职工每人800元 企业最高20万元

2021-01-2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8日前只发售除夕以前的火车票!今年春运这些变化咱要知道

2021-01-26    大众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