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落地年”,青岛排出强大“第一阵容”
“项目落地年”,青岛排出强大“第一阵容”
2021年首批重点项目名单发布,涵盖2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050.2亿元,100个重点准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03.9亿元
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也是“十四五”的崭新开端。开好局、起好步,时不我待。
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青岛市政府印发《关于公布青岛市2021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亮出新一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作战图”。
根据《通知》,2021年青岛市市级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6454.1亿元,其中2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050.2亿元,100个重点准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03.9亿元。
抓大项目落地是2021年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延续“顶格战法”,按照投资大、质量高、拉动强的原则,青岛还从本年度的20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遴选出总投资2334.1亿元的30个项目作为市级重大项目,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督战,实施顶格协调、顶格倾听、顶格推进。
立足于早,立足于快,更要立足于实。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是2021年首批市级重点项目,下一步青岛将实施动态管理,继续梳理发布大项目清单,把大项目作为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支撑。
一年之计“早于春”,
高质量遴选市级重点项目
作为开年之“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这份名单来得格外早。肩负着“大抓项目、大抓落地”的使命,在“项目落地年”,青岛市级重点项目的一年之计不仅做到了“在于春”,更“早于春”。
这样的发布节奏透露出了青岛“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劲头。
“项目落地年”就是工作落实年、成效凸显年,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市级重点项目不仅是城市投资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也是提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是打赢15个攻势的重要抓手,关系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迈入新征程,善于起早、抓早、赶早才能赢得未来。
在谋划市级重点项目的过程中,青岛坚持超前布局,站在未来看当下,站在全局看局部,立足国家战略和自身优势,瞄准重大产业需求、民生需求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以思维模式的突破和招数打法的创新,谋划确定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00个、重点准备项目100个,全力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亚洲杯足球比赛场地建设工程项目入列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图为足球场鸟瞰效果图。
2020年的不易,决定了2021年这个时点更为关键。要想尽快从扑朔迷离的疫情走势和外部形势带来的困顿中彻底走出,重整旗鼓,追回一度失去的时间、填补去年留下的发展缺口,青岛必须转换路数、创新打法,从改革的视角、用改革的办法充实市级重点项目。
拓宽项目来源,在谋划这一名单的过程中,青岛对于部分条件成熟的大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入库。大力挖掘储备项目潜力,市级重点项目库密切衔接“双招双引”,建立项目从引进到落地的全流程跟踪督导机制,让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引领强、发展质效优的“双招双引”项目成为市级重点项目新生力量。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今年的项目吸纳过程中,青岛更加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将一批社会投资项目果断纳入,让市级重点项目库成为成全企业家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
筛选项目坚持论证先行,开门问策。在项目筛选期间,市发展改革委把专家论证摆在突出位置,广泛征求各区市、责任部门和商协会的意见建议,部分项目通过组织答辩的方式决策,把好质量关,注重提升项目发展能级,统筹考虑投资强度、当前进度,兼顾行业类别、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产业做强升级的作用。在本年度的项目选取时,青岛侧重产业类项目,从项目质量、真实性、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细致把关,区市之间不搞平衡,坚持优中选优,既确保实事求是,又突出产业导向。
精准对接13条产业链,
面向未来升级城市产业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的项目分类相比,今年的市级重点项目名单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重点项目的分类精准对应到了13条产业链。透过这一名单,青岛勾勒出了新一年度的产业升级路径。
纵向对接13条产业链,横向衔接15个攻势,找准“穴位”、聚力攻坚。从项目分类看,对应13条产业链,200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现代海洋产业项目12个、高端化工及传统制造业产业项目4个、高端装备产业项目44个、精品旅游产业项目8个、商贸产业项目4个、商务服务产业项目3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10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项目6个、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项目15个、现代物流产业项目9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29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34个、医养健康产业项目15个、基础设施项目7个。
仔细看这份名单,一系列延链、补链、强链的项目赫然在列。在高端装备行业,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基地项目、青岛美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等将为青岛逐梦新能源汽车产业加码竞争力,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及重要零部件出口服务基地及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认证中心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青岛轨道交通产业优势,东橡年产15000万平方米高强力节能输送带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以色列开普路高端精密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将为青岛先进制造提供新动力。
聚焦“四新经济”,此次项目遴选不仅看规模、看结构,更注重成长性、引领性和未来价值产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中,既有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项目、中国移动 (山东青岛)数据中心二期项目等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项目,也有沃尔芯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制造项目、青岛融合半导体有限公司高端封测厂房项目等补城市短板的“强芯”项目。这些面向未来的产业项目,将不断增强青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全面发力攻坚落地,
动态管理市级重点项目库
“项目落地年”重在落地落实。谋定快动,《通知》对推进市级重点项目的落地落实进行了系统部署。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升服务效能。《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环节优先支持保障市级重点项目,优化重点项目建设环境。落实市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确保重点项目新增用地需求应保尽保。畅通市级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高效做好市级重点项目各项审批服务工作,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通知》要求加大重点项目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加大重点项目资金供给。积极探索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在项目资金保障中,充分认识资本、善用资本、借力资本,发挥好政府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统筹用好政府债、企业债、银行贷款、股权投资、信托基金等渠道资源,促进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两个层面齐头并进。
从头抓紧、全程发力。《通知》明确了通报督导的机制,要求市发展改革委重点建立跟踪问效的指标收集、分析研判、结果运用整套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通过市级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推动项目建设,每月形成市级重点项目进展情况通报,引导各区(市)、各责任单位聚力攻坚、攻出实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通知》还要求进一步完善市级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会商机制,各单位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充实项目支撑,强化项目储备。在市级重点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青岛将实施动态管理,持续围绕15个攻势、13条产业链,积极谋划大项目,创意大项目,招引大项目,建立市级重点项目储备库,市发展改革委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多层面、宽领域发力,不断掀起“项目落地年”新热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