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创意”,知名企业家“领衔”!横跨青沪的这个企业家联谊会要书写新版“双城记”!
浦江潮涌胶州湾,青沪企业同潮生。青岛、上海,这两座有着相似“气质”的城市越走越近,两地企业家也越走越亲。
2020年7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带队到上海学习,提出成立青沪企业家联谊会的想法,得到上海工商界的积极响应。
短短半年后,2021年1月8日,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普洛斯、月星集团、益海嘉里等百余位上海企业家,海尔、特锐德、新华锦等百余位青岛企业家,以及青岛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等300余人共同见证。
青沪企业家联谊会设名誉会长一名,由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郭广昌担任;会长两名,由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周云杰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两名,由分众传媒联合创始人陈鹏、青岛旅游集团董事长王红担任;副会长由10名上海企业家和10名青岛企业家担任,并设执行秘书长两名。联谊会实行会员制,广邀两地企业自愿参与。联谊活动由两地会长、副会长协商开展,日常工作由两地秘书长共同主持。
青岛与上海,黄海之滨与浦江之畔,一南一北两座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携起手来,共促未来,是两地企业家的共同心声。
“深化青沪间的交流合作,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更需要市场主体间的深度互动。成立青沪企业家联谊会,就是要为两地企业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大会致辞中说。
其实,这样的模式已经有过“成功案例”。2019年11月,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应运而生,这是全国首个横跨双城的商会组织。成立一年来,青深两地企业家频繁互动,有效促进两地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优化整合和互融互通,把深圳市场化、法治化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青岛、辐射到山东,已然打造成为两地企业家联谊交流、互通商机、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
青沪企业家联谊会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值得期待。
01、大腕儿云集,这个联谊会“星光熠熠”
什么样的城,就会滋养和吸引什么样的企业家。
作为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处在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特质造就了一批极具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青沪企业家联谊会长长的成员目录,可谓“星光熠熠”——
名誉会长、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郭广昌,1992年与人一起用3.8万元开始创业,25岁便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其创立的复星集团总资产达7157亿元,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第371位。郭广昌本人以570亿元财富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45位,入选2019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之跨国经营商业领袖名单。
会长、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20多年来,带领杉杉从单一的服装业务稳健发展成为集锂电新能源、时尚服装、健康医疗、休闲旅游等板块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业集团,自2002年起连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鹏是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分众传媒诞生于2003年,创建了电梯媒体广告模式,2005年成为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广告传媒股,2015年回归A股,成为中国传媒第一股,被评为“中国广告最具品牌引爆力媒体”。
副会长有10位上海企业家,包括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建新,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牛余新,阳光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吕建波,联储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春卫,上海河姆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华建刚,上海宁圣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伯党,上海天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良,红纺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董事长郑波,普洛斯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等。
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品牌之都,青岛诞生了“五朵金花”,享誉全球。随着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等建设,青岛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四新”企业、“新金花”,涌现出更多新锐的企业家。
联谊会青岛企业家成员也是大腕儿云集:会长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周云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岛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红,副会长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青岛伟东云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端瑞、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雨等悉数在列。
联谊会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王清宪“定了调”:“希望联谊会聚焦产业链招引,打造成为‘双招双引’的平台;加强商协会交流合作,搭建起市场互动的平台;积极组织各类会展活动,当好资源整合的平台。”
02、青沪企业越走越亲,联谊会应运而生
青沪两地企业家的交流合作并不鲜见,但以这种方式相聚到一起,共创未来,还从来没有过。他们因何走到一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岛与上海这两座城市越走越近。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是一座令人钦佩和敬仰的城市,一直都是青岛学习的榜样。曾几何时,“上青天”并称中国纺织业名片城市;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青岛市委响亮地提出“学上海”。
这些年来,上海一直是青岛凝望的城市。2020年下半年以来,王清宪先后于7月7日、11月5日两次带队到上海学习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并举行两地合作交流对接会,推动青岛学习上海持续走向深入。两次对接会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361亿元的26个项目,目前已注册8个,开工运营5个。
这是市场和资本主动选择、互动的结果,更是上海企业家用实际行动彰显对青岛发展前景的认可。
眼下,青岛与上海人员往来日益频繁。青岛持续选派干部到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开展专业实训,近距离感受上海、体悟上海、学习上海,深刻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传递“青岛之问”的“上海答案”。目前,首批51人已完成实训返青,第二批153人正在实训当中,第三批实训队员已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中。
短短半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走进青岛、投资青岛。自去年7月以来,上海累计在青投资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230亿元。通过第二批实训队队员的牵线搭桥,不少联谊会成员企业家前期已来过青岛,开展了实地考察和对接洽谈,目前,已有70多个项目签约落地和达成合作,项目总投资额550余亿元。本次大会现场,签约落地青沪两地合作项目31个,其中,基金管理规模277亿元,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99亿元。
随着两地交流的深入,双方企业家越来越觉得需要一座有实质、有温度、有情怀的桥梁,来实现两个城市及企业和企业家加强沟通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目标。尤其是通过两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发挥“催化剂”作用,青、沪企业家的化学反应更加璀璨而热烈。在两地企业家共同倡议下,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应运而生。
郑永刚,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杉杉品牌创始人,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营企业家,在听说要建立青沪企业家联谊会的消息后,利用自己的人脉,积极运作,极力促成、感召了一大批上海企业家的参与。他还自告奋勇,主动争取担任青沪企业家联谊会会长。“这个会长是我主动争取的,希望青岛企业家和上海企业家的联谊,为青岛和上海两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郑永刚说。
青岛企业家同样对这个联谊会充满期待。“将通过搭建资源流动的开放大平台,有效促进两地企业资源、人才、资本、技术等优化整合和互融互通,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高水平融合发展。”青沪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周云杰说。
03、两地合作空间在哪?市委书记“划重点”
青岛的机会在哪?青沪企业家可以在哪些方面寻求合作?这需要再一次审视两城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既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又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节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可以说,青岛和上海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在新发展格局下,青沪两地的企业家频繁互动,把上海市场化、法治化、开放型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和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青岛、辐射到山东甚至更广阔的北方地区,这既是青岛与上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一南一北两座城市携手互动,对中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责任与担当。”王清宪说。
现代服务业无疑是双方合作极具潜力的领域。现代服务业具有全产业的渗透性、区域空间的广覆盖性和强大的整合配置资源能力。青岛要发挥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双节点”价值,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必须大力提升服务能级,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我们恳望上海把青岛作为发挥现代服务业辐射作用,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地,通过支持青岛,来辐射黄河流域、辐射北方地区。”
去年以来,青岛抓住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努力营造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上海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先行城市,在大数据、芯片、工业软件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领域实力强大,已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资源配置、创新策源、产业引领的高地。“我们真诚希望能够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以市场的逻辑在工业互联网技术、场景方面深入合作,全面开放青岛场景,吸引上海资源融入,推动核心技术与场景深度结合,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海洋的流动性注定了海洋经济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地位。上海海洋产业实力雄厚,青岛海洋科研实力优势明显,但科研能力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经济实力,两地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希望能与上海的涉海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大力发展船舶、海工装备设计与研发制造产业,做大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一批海洋科研项目,携手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新发展格局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自贸试验区正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上海自贸区毫无疑问是先行者、排头兵。2019年8月,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青岛片区是面积最大的片区。“希望能够加大与上海自贸区企业间的交流互动,聚焦服务贸易、金融创新、融资租赁、国际商品分拔、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多元合作交流,帮助上海企业家利用好北方广大市场,推动青岛和山东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国家纵深开放的战略布局。”
一个城市每一刻奋斗的现在,都是为了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未来。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青沪企业家相聚青岛,携手共创未来,这为两地新一年的合作开了个好头。青岛、上海两地交流合作,正在开启新的更多可能。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