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个年轻人的青岛“创业史”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创业之城”无疑是青岛最令人耳熟能详的标签之一。这一年,青岛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4+1”发展生态,落实“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汇聚创新创业的新锐力量。青岛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处处充满了创业的活力、创新的激情。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过去的一年里,一批批青年才俊在青岛迈出了创业之路的重要一步,一批批“城市合伙人”在这里实现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青岛青年驿站”里,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网上申请就能免费入住7天;在项目路演中,青岛的初创企业可以直接对接到国内一线投资人;去年底青岛一次性出台6个重磅人才新政,更让创业者们享受到青岛最大力度的创业暖心便利“大礼包”……青岛青年创业“性价比高”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梦想成真,这座城市也在向着创业城市加速迈进。今天,让我们回望6位青年创业代表的2020“创业史”,记录下他们的心得感受,为青岛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进程留下一个佐证,写下一处注脚。
青岛罗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殷述军:
“把总部搬到青岛是最正确的决定”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2020年对于大多数创业者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同时又是危中寻机的一年。
在昌盛新兴产业园,记者见到了刚出差回来的青岛罗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殷述军。他的这一年在奔波忙碌中度过,尽管也曾受到疫情带来的较大影响,但随着在线教育的井喷,他找到了新的机会。“在线教育的全民普及已经完成,我们的产品也成为在线教育的刚需,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实现去年同期的3倍。”殷述军说。
从成立开始就专注于智能书写设备最底层的传感器技术以及相关算法,这为罗博科技的全面爆发打下了基础。作为在线教育的流量入口,罗博科技的智能书写产品采集学生的答题笔迹,然后基于物联网和移动终端实现数据上传,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大受市场欢迎。
“研发深度始终是我追求的东西,这可能也是我这样从海信出来的创业者身上的烙印。当你做得足够深,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会有优势。”殷述军说,“做技术深度也意味着最开始几年会很痛苦,投入很多但产出不大,你要铆着这股劲儿去熬。”
在线业务方面,罗博科技覆盖了90%以上的国内在线一对一学科教学,包括作业帮、掌门一对一等头部企业,还拓展了新东方、学而思等传统培训机构线上业务,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增量。教育信息化方面,电子书包、互动课堂等产品完成了在学校市场的渗透。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帮助孩子完成单词听写的AI听写产品,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自然增长了几十万用户。
其实,罗博科技最开始成立于北京,但没过多久殷述军就将总部搬到了青岛。他坦言这是他创业这些年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在北京、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生存压力大,这是回青岛最直接的原因。搬回来以后,我们发现不管是政策支持还是融资,在青岛创业都比在别的城市更有获得感。比如政策补贴,我们没有一笔钱是要自己去催的,只要符合条件就自动打到我们账户上。”
令殷述军印象最深的是,他参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遴选。崂山区委组织部、崂山区科创委、巨峰科创等部门登门做了大量辅导,帮助他整理商业模式,梳理经营情况。他对2020年10月5日这一天记忆犹新:“那天还在国庆假期里,区委组织部两位工作人员放弃休息,跟我一起梳理商业计划书。我们只是一家50多人的小型创业企业,这一点一滴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度。”
展望2021年,殷述军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线教育进入战略机遇期,教育硬件企业也迎来更大机会,而他已经准备好了大干一场。
“95后”小伙江克洲及其团队:
“对青岛海洋产业发展信心满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2020年12月30日凌晨1点,夜深人静。江克洲依然坐在电脑前,快速敲击着键盘,打磨、设计牡蛎育苗自动投饵机器人的外观与结构。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他,在青创业已有两年多,他的团队主创人员有3人,均是“90后”,而1995年出生的江克洲年龄最小,却是“带头人”。
江克洲的创业契机,缘起于研一时的一次出海试验。当时他发现,“蛙人”的工作危险性非常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水压、水温、海底暗流等发生生命危险,而且最优秀的潜水员也只能在几十米的水下环境工作,不敢涉足更深的海域。从小就热爱海洋的江克洲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水下机器人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2018年4月,江克洲组建了水下机器人项目研发团队。他们每天聚集在实验室里,讨论机器人设计细节、编写代码、调试运行,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水下机器人斩获了第二届“全志杯”微创客高校挑战赛全国总冠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铜奖暨山东省金奖等多项大奖,并顺理成章地注册了青岛海目云海洋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但创业之路并非坦途,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防水与算法开发是最大的难题,测试过程中曾因为漏水,烧坏了好几块电路板。甚至有一次在客户面前出了丑,交货时突然漏水,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江克洲说。这让团队意识到必须用市场、战略、产品等思维去创业。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学较晚,订单几乎为零。产品、渠道单一,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4月,团队经过五六次的激烈讨论、碰撞,一条条梳理问题,一点点确定方向,才决定将水下机器人使用方向由科研使用向海水水产养殖转移。此后,江克洲和团队又开始了加班、熬夜,他们会因为一个细节设计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一个技术难点的突破而欢呼雀跃。如今,他们开始研究牡蛎育苗的自动投饵、扇贝育苗自动穿孔等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销售范围已覆盖全国15个省、近40个地级市、近10所高校。
“青岛是一个非常适合创业的城市,对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扶持,也有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扶持政策。特别是近一两年,创业环境与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在北方城市中名列前茅,给我们这些年轻创业者以信心。不过,与南方的杭州、三亚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更多一些温暖、贴心的人性化政策。”江克洲对未来充满希望。
“95后”创客牟芳庆:
“青岛福地让我们提前完成‘小目标’”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2020年12月30日上午,记者在湛山创业工厂见到牟芳庆的时候,他的脸上稍显前一日加班后的疲惫。
这一年来,细化方案、产品升级、开拓市场,总是奔波在路上的他已经把加班、熬夜当成了一种生活常态。不过也正是因为这股子“拼”劲儿,2020年,也是他创业项目的第四年,公司账户从负数逐渐变为正数。
“上周我们刚刚敲定了一个300多万元的订单,算是给2020好好收了一个尾,今年营收达到了1000万元,提前超额完成了创业的第一个‘小目标’。”说到这儿,牟芳庆脸上露出笑容。
“95后”的牟芳庆其实算是一个“老”创客。在青岛读大学期间,不太“安分”的他就开始尝试创业。尽管是工科出身,但牟芳庆似乎一直对教育格外有兴趣。2017年,还是大学生的他带着团队一起做线下培训机构,赚到了第一桶金。但不满足的他敏感地察觉到智慧教育的无限前景,2018年大学毕业的当年,牟芳庆的创业项目正式开始转型到教育大数据和智能教育,并创办了教育科技企业——果度。
瞄准教育科技“赛道”,牟芳庆做好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准备。“主要还是看好这一块儿的市场前景,相信只要是我们的项目够优秀、定位够精准、产品够成熟,一定会被‘看到’。”有了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困难的日子里,牟芳庆咬着牙熬了过来。2018到2019年“蛰伏”的时间里,牟芳庆和他的研发团队逐渐打造出“记知”和“微习惯”两个软件产品,同时打磨出兼容软件产品的集成型配套硬件产品。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原本的计划是要在2020年逐步做推广,不过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发生给我们摁下了‘快进键’。”牟芳庆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团队非常默契地达成共识,“生活将全面进入‘在线’模式,这也是智慧教育项目突飞猛进的一个爆发契机。”大年初三,团队就开始远程在线办公,升级服务器、带宽扩容,为“线上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准备好产品,我就带着团队开始跑市场,但在一开始,品牌市场认可度低、产品使用习惯也没有养成,起步艰难。”牟芳庆说,为了让更多用户了解到这一款创新产品的优势,他们免费将产品赠送给学校试用,而尝到产品使用便利的“甜头”后,也开始慢慢收获“口碑”式营销成果,开始有用户主动找他们对接。“去年初我们免费为20多所学校进行了‘试体验’,到下半年,愿意付费和意向付费的学校数已经超过了100所,从省内到省外,从北方到南方,我们的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这一路走来,除了自己的坚持,也要感谢青岛这片‘福地’。”牟芳庆说,创业四年,眼见着青岛的变化,环境政策越来越好,政府服务也在不断优化,“以前创业只有自己闷头干,现在常会有人社局、孵化平台带着政策和服务送上门来。”牟芳庆说,自己现在享受着湛山创业工厂280平方米办公场所三年免租的优惠,还有各种创业补贴、社保减免、人才政策,日常还会有“上门”的法律咨询、税务政策解读等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让他作为一名青岛创业者越来越“从容”,也越来越有“试错”的勇气。
“2020年我们招了十多个新员工,绝大多数是外地人。”牟芳庆补充道,“有越来越多的‘精英’加入,我们也有信心在2021年营收突破5000万元的目标。”
山东华锦控股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镛绚:
“创投风投大会让企业与青岛结缘”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山东华锦与青岛的缘分始于2019年青岛市第一届创投风投大会。通过这次大会,我们把更多目光聚焦到青岛,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接触,我们发现青岛不光有良好的发展政策和产业项目,也具备十足的城市活力。多方比较权衡后,最终集团把区域性总部落在市南区。”“90后”小伙王镛绚2016年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伴随着山东华锦控股有限公司落地,王镛绚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开辟新的事业征程。
2020年,山东华锦在青布局全面展开。王镛绚介绍,目前公司完成了基金、产业、贸易等多个方向的布局、落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条线实现独立盈亏平衡,基本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在手储备的各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例如,我们与城阳区合作设立总规模达15亿元的创投基金,以扶持创新型、早中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引入海洋科研资源十分丰富的市南区,近期还将把一个合作伙伴的总部项目落地市南。”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此前王镛绚对家乡的感受是“闲适”,而当他以“投资人”的身份真正融入青岛这座创业城市的澎湃浪潮中时,他对青岛的看法变得更加深刻——
“青岛的营商环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工作效率极高、扶持政策清晰,为企业项目落地从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大便利。比如,由于公司业务板块较多,需要在控股公司下注册专注各个业务条线的子公司,在青岛只需要线上提供完备材料,线上修改、审批,省去大量往返于行政审批中心的时间;对于产业项目落地,各区政府都有自己的政策明白纸、落地政策线上介绍,避免了企业在多部门间重复沟通,统一为企业提供丰沛优惠政策。”王镛绚告诉记者,这种环境,正是吸引企业落地青岛的原因,也是他们愿意把更多合作伙伴引入青岛的原因。
回到家乡干事创业,也让王镛绚对青岛有更多期待。“与很多一线城市相比,青岛亟须拓展高附加值行业,支持孵化、引入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也与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等战略不谋而合。”王镛绚说,在和很多本土创业者交流中,他们最大的感受是——人才难招。他们也注意到,目前青岛针对各级人才推出了一揽子政策,力度很大,希望更多的人才能流入青岛。
“90后”王栋及其团队:
“与上合示范区正在相互成就”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实习生 胡惟瑜
“我们是年轻的创业公司,上合示范区是日新月异的创新创业之地,双方能够互相成就。”谈起为何将公司落户到青岛上合示范区时,山东胧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栋这样说。而让他欣喜的是,在青岛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当天就拿到全部手续。王栋和团队创业瞄准“青申互动”,依托上合的创业母港,在上海打造1000平方米的离岸创业港,自2020年8月启用,4个月已吸引29家企业注册落户在上合。
“与胶州及上合示范区的缘分,始于在上海的一次推介会。” 2020年12月30日,王栋在位于上合示范区的办公室向记者讲述了来青创业故事。当时,他所在的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属于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校科创服务机构之一,曾参与8个创业创新孵化器的运营,每年孵化项目近100个。在那次推介会上,胶州市委组织部详细了解他们的业务模式,并诚邀来青发展。26岁的王栋主动请缨,开启来青奋斗历程。
自洽谈开始,王栋便感受到胶州及上合示范区重视创新创业的氛围。“政府部门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甚至协助我们制作在青岛的发展规划,主动通过人才政策为我们解决人才公寓、办公场所等一系列的事情。”说起这些,王栋颇多感慨。而更让其感动的是,为帮助他们尽快落地青岛,胶州市委组织部专门选派一名干部到他们上海公司“体悟实训”。“短短7天时间,这位我们眼中的领导与我们一起加班到凌晨,每天中午一起出去谈客户,由此我深深感受到,政府部门主动向企业靠拢、用企业的工作方式服务企业的理念,我觉得这是营商环境优越的最大体现。”
2020年,青岛与上海交流日益频繁。6月,青岛更是选拔专业实训干部赴沪学习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王栋和团队致力于搭建沪青资源整合平台,协助胶州及上合示范区在上海打造1000平方米的离岸创业港。王栋说,他们依托上海及母公司完善的孵化器运营管理体系及人才工作环境,筛选出一批成长前景较好的独角兽、瞪羚企业重点引进,培养储备一批符合胶州以及上合示范区的科技型初创企业。
方向对了,路就更好走了。截至2020年年底,王栋及团队已帮助胶州市及上合示范区累计引进注册上海企业29家,共实现产值3亿元,其中8家企业达到“规上服务业标准”。同时,在长三角地区对接高层次人才60名以上,有落地意向的创业团队达12个,涉及新能源、环保、智能制造等项目。“青岛是一座创业的城市,我们是正在成长的年轻创业公司,期待双方同频共振,比翼齐飞,尽快成长为‘独角兽’。”王栋说。
青岛海通胜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辛悦吉:
“工业互联网业务让我们忙得像陀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高强度忙活了大半年,元旦假期无论如何都要让大家休息下。”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订单,为了让团队有充分的时间休整,青岛海通胜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辛悦吉还是选择了不加班。
专注于中低速电动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的海通胜行成立于2016年,相继推出用于工厂车间和仓库的智能叉车、用于室外的无人电动搬运车等,是国内首家将智能叉车出口到日本的企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工业企业用工问题日益凸显。明显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意愿和需求,让海通胜行这样的智能制造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马不停蹄、没日没夜,自2020年6月前后线下项目实施恢复正常以来,这样的状态已成为海通胜行团队的日常。“原本就有很多订单因为疫情影响推后实施,再加上还有大量新订单过来,全部‘扎堆儿’,每个人都忙得像陀螺一样。”辛悦吉说。
前方市场和现场实施人员往来于全国各地,负责对接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现场验证和交付;后方研发人员虽然坐镇办公室,但也一刻都不得闲,一会坐在电脑旁写代码、改代码,一会要跑到车间实地测试效果。为了让订单能保质保量完成,企业团队规模也在2020年扩大了20%,增至40人。2020下半年,海通胜行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50%的同时,应用行业和应用场景也在加速扩展。
智能制造行业一个最明显的特点便是个性化。海通胜行每台叉车开发时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验室的通用方案开发,第二步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现场,进行场景开发和适配。越是快速积累更多有代表性的案例,越有利于未来竞争。
企业2020年的新客户,青岛某大型饮料企业就为企业技术改进提供了宝贵项目经验。“这是我们过去未曾遇到过的‘极端工况’。以前我们碰到的仓库,叉车行驶的通道至少都在2米以上。但这次的通道只有1.4米,比我们的叉车仅宽出20厘米不说,还是个‘弯道’,如何快速通过‘不翻车’,对我们是个考验。”辛悦吉介绍,运动控制算法人员在客户仓库内“蹲守”半个月,历经上千次调试,终于圆满完成了交付。海通胜行的智能叉车也从此“习得”了“快速通过狭窄通道”的技能。
“2020年我们的产品更加完善了,2021年希望在市场表现上能有‘爆发’。”辛悦吉介绍,青岛以及省内市场将是明年发力的重点。
过去,由于南北方企业意识的差异,海通胜行客户以南方企业为主。但2020年青岛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一系列“组合拳”,让更多本地工业企业的意识发生了转变,辛悦吉从中看到了诱人的商机。
“2020年,就有十多家企业主动找过来咨询对接,涉及食品、机械加工、电气等行业,企业思维和态度转变十分明显。”辛悦吉粗略测算,目前青岛叉车保有量约为2万台,其中一半是室内叉车,如果其中有10%进行智能化改造或替代,市场规模就能达到3亿元。“对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已是一个足够庞大的市场。”对未来,辛悦吉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