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暂时进至第13位!这五城咬得很紧,谁上谁下,很快见分晓!
又值岁末,正是回望盘点的时候。中国最前排城市的表现始终受到最多关注的目光。因为疫情的原因,原本就难以预测的城市竞争格局再添变数,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
2020年年度经济数据出炉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通过今年以来各个季度数据走向的分析,可以窥见各个城市所处的位置,以及数字背后的努力,预测其“期末考试”成绩。
今年前三季度,最大的热点莫过于天津退出十强行列,整个北方地区十强城市仅剩下北京一城,南北经济失衡再一次受到热议。
此外,GDP万亿之城中,因为长沙经济数据迟迟未发布,竞争最为激烈的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五城的排名始终不明朗。
4天前,长沙市统计局终于“官宣”了2020年1-9月长沙经济运行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89.87亿元,同比增长3.1%。
至此,上述五城2020年前三季度GDP座次排定:宁波排名第12,青岛排名第13,无锡排名第14,长沙排名第15,郑州排名第16。
与2019年年底排名相比,宁波排名不变,无锡排名下降1位,青岛排名上升1位,长沙排名上升1位,郑州排名下降1位。
从数据看,五市的差距仍然没有拉开,排名第12位的宁波领先排名第13位的青岛22.71亿元,青岛领先身后的无锡42.1亿元,无锡领先身后的长沙仅7.62亿元,长沙领先身后的郑州284.34亿元,优势稍大一些。
在万亿体量面前,这样的差距微乎其微,谁上谁下皆有可能。这让我们对今年第四季度各城的表现更加充满期待。
01
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
我们关注城市间竞争,到底是在关注什么?
改革开放40年有很多值得纪念、关注和总结的东西,但最眩目、最直观的或许就是中国的城镇化。
从1978年的190多个城市和2000多个小城镇发展到今天的600多个城市和2万多个小城镇,实现了数量的大发展和规模的大扩张,撑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为超过8亿人提供工作与生活的场所与机会,居功至伟。
在众多城市中,GDP万亿之城是实力强劲的佼佼者。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诞生了17个万亿之城,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按照2019年GDP排名)。
在这个阵营中,头部被上海、北京这两个超级城市牢牢占据,暂时还没遇到对手,其他城市只能争夺第三。
前十强的竞争较为激烈,除老牌的一线城市外,成都、武汉、杭州都是新贵,今年前三季度,天津退出十强行列,南京成功晋级。
最为激烈的竞争发生在“下半区”,尤其是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五城之间的争夺战趋同白热化。
2019年,五城的排名为宁波(12)、无锡(13)、青岛(14)、郑州(15)、长沙(16)。其中,宁波领先无锡132.8亿元,无锡领先青岛111.01亿元,青岛领先郑州151.61亿元,郑州领先长沙15.48亿元。五城咬得很紧,排名第12位的宁波领先排名第16位的长沙也仅有410.9亿元,稍有不慎就会重新洗牌。
果然,今年以来,五城排名出现变化。先是今年上半年,长沙连升4个位次,取代宁波成为五城榜首,宁波从第12滑落至第15,无锡、青岛位次不动仍排名第13、第14,郑州下滑1个位次至第16位。
到今年第三季度,排名再次大调整:宁波重回第12,青岛排名上升一个位次至第13,无锡下滑一个位次至第14,长沙下滑三个位次至第15,郑州排名第16保持不变。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五城差距仍然很小,排名第16的郑州与排名第12的宁波差距也就356.77亿元。第四季度,领先城市能否保持住优势,落后城市能否实现逆转,都不得而知,可以说充满了悬念。
从增长势头上看,今年前三季度,五城都实现了正增长,殊为不易。
其中,长沙增速最快,达到3.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4个百分点,这个增速在万亿之城中仅次于南京(3.3%)、杭州(3.2%),非常厉害;无锡、青岛,同比分别增长2.5%、2.2%;宁波、郑州,同比分别增长1.9%、1.2%。
五城增长势头都不错,尤其是长沙势头最猛。如果第四季度能延续这一势头,长沙有望在五城竞争中取得好的位次。
其他四个城市同样有机会,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02
关键在工业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城市经济的“脊梁”。一个城市想要进位争先,必须首先“挺直”工业这个“脊梁”。
2019年,宁波之所以能领衔五城,关键就在于工业很给力。当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3991.50亿元,无锡实现工业增加值3753.19亿元,青岛实现工业增加值3159.86亿元。宁波比无锡、青岛分别高出238.31亿元、831.64亿元,而当年其GDP只比无锡、青岛分别高出132.8亿元、243.81亿元。
也就是说,在工业之外的其他产业领域,宁波是输给无锡和青岛的。
今年以来,五市都在“加码”工业。
先来看宁波。工业是宁波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昔日,宁波的商贾们奔赴上海滩,闯出中国工商界赫赫有名的“宁波帮”,开了中国制造的先河。如今,宁波拥有9个全国唯一的产业基地称号,形成8个超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
深厚的积淀,让宁波工业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今年前10个月,宁波工业增加值达到322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4%。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0%。
工业之于无锡同样无可替代。无锡百年来取得的辉煌成果,从本质上讲是工商实业所创造的辉煌成果,表现为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成为一座以制造业见长、实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
眼下,无锡正深耕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物联网的新高地。在物联网的牵引下,无锡工业较好地对冲了疫情的影响。今年前10个月,无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205.56亿元,同比增长5.1%。33个行业大类中,20个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6%。表现相当不错。
长沙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制造业在长沙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超过40%,不久前,长沙市“以产业链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获得国务院点评表扬。疫情之下,长沙的工业恢复势头也很强劲。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
郑州制造业实力也不弱。郑州明确了七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郑州的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兴材料,现代食品与加工六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目前,郑州市形成了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三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年生产手机2亿部,占世界的1/3;传感器占全国70%以上的规模;汽车产业方面现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上汽、郑州日产等六个整车企业,10个专用车企业,整车汽车产能超过了200万辆,产业规模接近一千亿元。今年前10个月,郑州工业增速加速回升,相关指标支撑有力,企业效益明显回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较快。
青岛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又抓住了国家消费品工业产品的市场机遇,迅速崛起,曾经创造了“上青天”的辉煌。但因为没有及时抓住消费市场和整体产业转移的机遇,也没有跟上IT、网络设备、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等几波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产业更新蝶变逐渐滞后于时代发展,工业对GDP的强支撑逐步减弱。2019年,青岛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6.9%,远低于同类城市。
意识到这一点,青岛开始发力追赶,尤其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效果正在显现。青岛1-10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35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0.0%。第四季度,如果工业能延续良好发展势头,青岛经济将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可以看出,五城在工业上都实力雄厚,各有所长,谁率先突围,谁就能在城市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03
“三驾马车”谁动力足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是驱动城市经济前行的主动力。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三驾马车”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先来看投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增长。抓投资就是抓经济工作全局,就是抓经济工作全链条。受疫情影响,资本观望情绪浓厚,投资意愿不强。越是艰难越向前。五城都把投资作为重要抓手。
1-10月,宁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8%、7.0%和6.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投资回暖势头很猛。
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更猛。1-10月份,无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207.01亿元,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70.46亿元,同比增长12.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682.52亿元,同比增长14.6%;民间投资2016.79亿元,同比增长10.0%。可谓“国民同进”。
青岛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增长0.2%;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增长3.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增长15.4%。从重点产业链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投资保持了39.4%、18.7%的较快增长。
五城中宁波、无锡、青岛三城都是“吃开放饭”的外贸强市。2019年,按照进出口总额排名为宁波、无锡、青岛,其进出口总额分别为9170.3亿元、6366.63亿元、5923.4亿元。在全国城市中分别排名第7、第10、第11,都是好手,实力超过很多中西部省份。今年以来,三市进出口同样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其中,宁波1-10月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985.1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5217.9亿元,增长5.8%。
无锡外贸表现不佳,有些令人意外。1-10月,无锡实现进出口总额707.30亿美元,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总额408.67亿美元,同比下降11.6%。
青岛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5120.8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3049.7亿元,增长12.9%。
可见,青岛在外贸领域的表现最好,如果能发挥好外贸的牵引作用,青岛制造业将享受到外需市场的利好,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
最后来看消费。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在三驾马车中,消费马车受疫情冲击最大。于城市而言,谁能率先重启消费市场,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五城看,消费马车还没有完全跑起来。
宁波1-10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9.6亿元,同比下降2.2%;无锡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1.87亿元,同比下降3.2%;长沙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8.86亿元,同比下降4.5%;前10月,郑州消费品零售总额4086亿元,同比下降6.3%。均未能实现转正。
今年以来,为对冲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青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为市民发放消费券、优惠券、购车补贴等,效果立竿见影。10月份,市场总体向好,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1-10月份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4%;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2.2%。1-10月份,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2%。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基本生活类商品需求旺盛。青岛消费马车在五城中恢复得最好。
综上所述,比较三驾马车,青岛在五城中拥有相当的优势,只要持续加力,必能为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不论是深度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是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投资和消费增长。
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青岛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探索运用更多市场化的手段,强化拓展投资空间,全面促进扩大消费,不断增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度。
抓好了上述几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穴位”,就一定可以在年终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