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蓝繁”天数已达295天 青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初战告捷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0日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岛充分依托本地环境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好高效青岛建设攻势,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初战告捷,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蓝天、碧水、净土,依然是今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青岛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机制,紧盯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20条”,构建“1+14”作战模式,聚焦抑尘、控车、压煤、减排重点领域,找问题、促整改、抓落实,持续发力,打出蓝天保卫“组合拳”。在完成国家、省目标基础上,历史性的全面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创近年最优水平。截止到11月底,青岛“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95,比去年增加31天,排在全国北方城市前列。
在治水这场硬仗上,青岛坚持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重点实施了33个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全市域摸排各类入河排水口6588个,实现市控以上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全覆盖。截至11月底,全市11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中7个断面水质实现跃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98.8%,胶州湾优良海域面积占比达到74.8%,均同比提升。
在保卫净土方面,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全市设立323个国省控土壤、农产品产地例行监测点位,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土壤治理修复试点任务。青岛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土壤污染调查评审工作指南,将对土壤污染调查报告审批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青岛应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919个,目前已开展调查914个,完成评审890个,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通过实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森林生态修复、退耕还果还林、农田防护林体系、森林生态廊道、城乡绿化美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七大工程,今年完成新造林9.1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58%,超额完成“绿满青岛”国土绿化行动造林任务。通过修山、治污、增绿、扩湿、整地并重,全力构建良好生态格局。
“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的结果。青岛不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动融入“15个攻势”主战场,27项作战任务扎实推进,都为这份环保答卷增添强力支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