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唯一卫生行业代表!青大附院于文成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4日 今天上午,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青大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于文成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据悉,他是青岛唯一一名获得表彰的卫生行业代表。
全国先进工作者于文成教授(右三)
抗非典抗洪抗震救灾,人民医生屡立战功
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伤员救治、2009年抗击H1N1甲型流感、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在一次次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急时刻,于文成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成为守护生命“万里长城”上一道挺拔的身影。
2003年,SARS来袭时,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每天都要参加四五次会诊,有时凌晨一两点钟还会被突然喊去会诊,他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进入SARS病房,面对病人,他一呆就是20天。在SARS病人的诊断、治疗、消毒隔离及监测等方面,他总结出了一套SARS防治经验,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及防治方法,从而填补了青岛市在SARS防治方面的空白,圆满实现了青岛市SARS零感染、零死亡的目标,他也被山东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一等功。
新冠来袭,他战斗在岛城江城两个战场
2020年初,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病魔无情,决战有力,青大附院作为青岛市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迅速周密部署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于文成作为青岛市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青大附院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副组长,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只要出现疑似患者或会诊,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于文成和专家组成员们确诊了山东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诊治患者过程中,他深入病房询问病史,并给病人查体,制定治疗方案。
在元宵节阖家团圆的时刻,青大附院接到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命令,于文成再一次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山东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战场,他也是此次出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医生。
坚守一线,他是援鄂医疗队的定海神针
于文成作风严谨,无论生活、工作、教书育人都一丝不苟。平日里,无论工作再繁忙,始终保持着从医者严整的仪表风范。他书写病历规范、详尽,带教学生、规培医师时高标准、严要求,是大家心目中的严师良师。
援鄂期间,于文成将严谨的作风一以贯之。他带领青大附院医疗队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重症病区,全面负责50多名重症患者的诊治。面对传染性强的危重型患者,于文成和同事们承受着感染的风险和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进入重症隔离病房,了解每名病患的情况,详细制定治疗方案。
在武汉的50多天里,于文成几乎每天都要到病房亲自检查每名患者临床症状及各种化验指标,52名患者的资料都记在他脑子里,但他还是每天都要严格查阅病历,将每名患者的医嘱和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写在纸上,交代给分管病房的医生和护士执行。每天,他几乎都要熬夜到凌晨1-2点才能睡觉,睡觉前他还要给病房的值班医生护士打电话,再询问一次患者的病情,并及时给予指导。在于文成的精心指导和治疗下,不到10天的时间,就有多名重症确诊患者康复出院。
一丝不苟,交出学霸级“武汉答卷”
于文成坚持医疗队“科学救治,严格执行‘两零、两有、三及时、一加强’”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两零”即零感染、零投诉,“两有”即有温度、有感情,“三及时”即患者病情变化掌握及时、临床治疗及时、心理安抚及时,“一加强”即加强病区文化建设。
50多天的日夜奋战,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治愈出院82人,救治成功率位于各医疗队前列,累计开展核酸检测305人次,医疗队用微创技术、重症超声等创新技术成功抢救危重型高龄伴多脏器损伤患者,用高水准的医疗技术交出了一份学霸级“武汉答卷”。
在于文成的带领下,医疗队凭借过硬的急危重症抢救水平和奉献拼搏的精神,赢得了各级专家组高度评价和患者的肯定、信任、褒扬。在这次防控疫情的“战役”中,于文成以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堡垒,书写了大医精诚的奉献之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