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自贸时代下二度牵手上海,青岛有何打算?

2020-11-07 14:34    澎湃新闻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特殊时期,如约而至。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显然,“推进合作、共同开放”仍然是中国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方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一枝独秀到国内自贸区的百花齐放,伴随数量猛增至21个,预示着在内循环主导的“双循环”战略下,中国自贸区发展正在迈进携手共进、开放共赢的“自贸时代”。

而从黄海之滨到黄浦江畔,坐拥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青岛市,继4个月前围绕现代服务业主动对接上海后,此次再以上海为师,“取经”自贸区先进经验与做法,持续书写着沪青再续前缘的“青岛故事”。

以上海为师,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进博会开幕的第二天(11月5日),围绕两城自贸区的联动发展,带着课题的青岛,由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领党政代表团奔赴浦江畔,考察上海自贸区的“同”与“异”,取经上海自贸区的“机”与“势”。

结合当下的中国城市走向,伴随进博会的中国深耕开放型经济的定调,国内各级城市迫切需要寻找开放合作的突破口,此时具有自贸区红利的城市,逐渐体现出优势。在黄海之滨,青岛拥有位于山东自贸区核心定位的青岛片区,但尚处在起势初期,如何利用自贸区功能与定位,激发城市开放型经济的跃级?

带着课题的青岛,想要过关,就要有“模范生”的引领。

在黄浦江畔,坐拥厚植7年成就与积淀的自贸区,上海是中国城市群开放型经济的“领航者”。

作为中国首个被国务院批复成立的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以全市1/5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超1/4的生产总值、1/4的税收收入,集聚了全市50%左右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累计一百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众多记录的诞生,源于自贸区迭代迅速的“新玩法”。即:不断推动投资、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创新,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大量优质企业的落地。

这对于已经设立自贸片区的青岛来说,是一种“诱惑”。怎样利用自贸片区优势,进一步扩大城市开放格局,在体制机制上不断突破?以上海为师,求学上海自贸区,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取经”上海自贸区,打造先进服务贸易平台

在5日上午考察学习期间,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王清宪特别提及了“两个平台”的打造。分别是:加快打造更多集展示、推介、接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贸易平台和将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打造成为立足山东半岛、服务黄河流域乃至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平台。

相较于后者更偏向于发展目标的属性,打造“服务贸易平台”则是青岛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形成突破口的重要手段。

我们来看青岛党政代表团考察的目的地,代表团先后到上海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上海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贸易中心、上海外高桥森兰国际、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行政服务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展示馆等进行考察。

值得关注的是,目的地都围绕一个区域展开,那就是1990年设立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这个保税区与浦东新区共成长,用30年的时间,把服务贸易做到了极致,是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以至于中国后面设置的138个保税区,都以其为标杆,进行探索发展。

在这片中国大陆最开放的区域,设有隔离设施实行特殊管理的经济区域,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上海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对于外商,来到这里就如同位于上海的客栈及仓库,他们可以等待贸易合作谈妥后,再将货物直接发出。

这个过程中,外商和货物不再需要漂泊在海上,而是借助这里灵活的政策区位优势,产生更多合作互动方面的新需求,政府的管理方式在遵循底线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宽松灵活,进而带动本地产业发展,时机成熟时便可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园。

起初,外高桥保税区以物流和贸易产业起步,还处在典型的货物贸易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后,以电子设备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成为保税区着重发展的产业,随后的自贸区挂牌,更是对该区域金融、技术、商务、租赁等服务带来利好,更多从事这些领域的企业开始涌现,反之贸易、物流、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企业比重下降,新兴产业逐渐走到保税区的“C位”。

从最初依托港口发展的基础物流业、加工业和商贸业到后期的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产业服务功能越来越多元配套,是浦东新区30年成长历程中的点睛之笔。

既然选择追逐上海,就要处处对标先进,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取长补短。

而上海外高桥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阶段性成功,直接对此后的中国自贸区提供参考价值。其背后所体现的制度创新,就像书写自贸时代“青岛故事”前,所列的“上海提纲”,是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未来发展的核心生命力。

青岛自贸片区:明确新打法背后的创新尝试

在谈及具体做法时,王清宪也基于上海外高桥经验,为青岛自贸片区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打法。他表示,要把自贸区建设与推进城镇化、打造创业城市等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满足生产生活、产业发展、人才招引、技术转化等需求一体谋划设计、一体推进建设,不断拓展完善园区功能。

意味着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各项工作理应走在前列,从政策、规划到产业布局、企业人才引进培育,都要更加灵活、更具创新,敢于闯敢于试。

而在过去一年,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针对制度创新、产业构建、企业集聚等领域,做了诸多尝试。

例如通过加速试点任务落地和配套制度供给,落户了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首创全国沿海港口外贸原油国际中转业务;落地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落户中欧国际交易国内首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

同时,依托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五大产业,打造了以海尔卡奥斯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平台、以山东港口青岛港为代表的航运物流产业平台、以华大基因北方中心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平台、以中欧国际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平台等,优良产业生态轮廓显现。

截至今年8月底,青岛自贸片区内纳税人实现销售收入1391.48亿元,同比增长15.4%。新增纳税企业5149户,新增户数超过前四十多年总数的42.8%,其中新增民营企业5034户,占全部新办企业的97.7%,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主体活力正在被激活。

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纳税人户数增长109%,金融业增长6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57%、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增长55%,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但相较于上海,仍处在初期起势阶段,差距较大。按王清宪的话来说,就是“与上海自贸区相比,青岛片区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自城市主政官的务实论断,表明青岛自贸片区建设距离未来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拥抱上海,趋势使然

8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名单,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等28个省、市(区域)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期限为3年。

上海的入围,得益于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赋能,在制度、创新、人才、科技、物流、国际交往等领域都雄厚的资源优势。而青岛滨海区位优势明显,是多个国家战略的承载地,海洋经济、港口建设基础良好,潜力十足。

来自国家的政策红利倾斜,为沪青两城围绕自贸区建设,提供了产业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的发展条件,青岛可以更好地厚植服务产业,加快自贸片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5日下午,市委书记王清宪在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上表示:“我们真诚渴望加大与上海自贸区的交流互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方面与上海企业、商协会深化合作,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将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定政策、优服务。欢迎更多的上海企业和创业者走进青岛,投资青岛。”

透过王清宪的诚挚邀约,体现了青岛市拥抱上海,对接上海,融入上海的诚意与渴望。

接下来,积极学习“上海经验”的青岛,不但可以把握新一轮国家扩大开放机遇,实现同处东部沿海经济带南北两城的互联互通,而且可以通过上海自贸区在规划建设、服务贸易等领域的深耕,赋能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建设,进而推动青岛打造面向世界的北方开放战略支点城市。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今日立冬!山东直降10℃!还有霜冻+7级北风!重要天气预报发布……

2020-11-07    青岛新闻网综合

青岛地铁4号线建设新进展!昌乐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20-11-07    青岛日报

赏山海奇观、看非遗大戏……承包你的整个冬天!青岛文化旅游惠民季启动

2020-11-07    大众网

新机场高速连接线架设钢梁,夏庄立交多条匝道夜间封闭施工

2020-11-07    青岛日报

线上“人才周”打头阵 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启动

2020-11-07    大众网

校园采摘节!青大又成“别人的大学”,考研的都来讨彩头…

2020-11-07    青岛大学

双11临近快递难进校园 青岛工学院:受外界干扰

2020-11-07    齐鲁壹点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0-11-07    央视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