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李沧,让李沧更美好】平均年龄65岁 他们唱出李沧人的精气神
【青岛新闻网原创】
(图、文、视频|孙志文)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风儿送来春的气息,让我与梦不期而遇”……
如果你每天早晨9点钟左右经过李村公园,一定会被公园里传出的红歌合唱所吸引,一阵阵歌声铿锵有力,一首首红歌振奋人心,让人忍不住驻足片刻,悉心聆听。
然而,唱歌的并不是一支专业队伍,而是一个自发组织的业余合唱团体。这个合唱团的成员平均年龄65岁,团里年龄最大的歌者91岁,年龄最小的也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从2017年只有四五个人的小队伍,到如今固定团员两百多人,最多的时候有五六百人,合唱团不仅给李沧区红歌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一展歌喉的大舞台,也成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开怀歌唱的主阵地。
这个合唱团就是李沧区银龄红歌合唱团!
一把口琴一个麦克,他带着两百人唱红歌
深秋的清晨气温走低,但李村公园的广场上却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到9点,广场南侧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两百多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围成一圈,有盛装打扮的,有拖家带口的,还有拄着拐棍的、坐着轮椅的。他们,都是银龄红歌合唱团的成员。
上午9点整,合唱团准时开唱,从《上甘岭》到《我和我的祖国》,从《东方红》到《我们的中国梦》,一首首经典红歌响彻四方,优美的旋律和激昂的歌声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再看四周的歌者,他们抬头挺胸、目光如炬,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聚精会神地高声咏唱,时不时还跟随着旋律的变换挥舞双手,完全沉浸其中,那种忘我的状态和昂扬的精气神儿,让人忽略了他们的年纪。
走进人群,你会发现所有歌者的目光汇聚在队伍中间的一位男士身上,他手拿口琴和麦克风,一边卖力演奏,一边挥舞手臂指挥大家合唱。这个人就是孙立森,今年58岁,是银龄红歌合唱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合唱团的团长。
说起合唱团的从无到有,孙立森告诉记者:“从来也没想到能做到这个规模”。
据孙立森介绍,退休之后,热爱音乐的他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李村公园的广场上清唱红歌。那时候只有四五个人,只能算是个合唱小组,大家一直没有伴奏,演唱的水准自然也无法提升。于是,精通口琴演奏的孙立森自告奋勇,承担起了伴奏和指挥的重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演唱被很多路过的市民所熟知,于是,越来越多的红歌爱好者和市民朋友主动加入到合唱的队伍中。慢慢的,合唱小组变成了合唱团,四五个人的自娱自乐变成了上百人的红歌联欢。
孙立森:“我是从小听着红歌长大的,对红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17年来到李村公园唱红歌以后,我发现像我一样热爱红歌的人还有很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唱歌,岂不是更快乐!”
“我不仅带领大家唱歌,也教大家笑对生活”
从组团唱红歌开始,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孙立森几乎每天都准时到李村公园“打卡”,带领大家唱红歌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唱团的团员们也把孙立森当成了团队的“灵魂”,只要天气状况允许,百人合唱的场面天天都会在李村公园准时上演。
其实,吸引大家聚在一起唱红歌的不只是因为合唱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也因为大家能在合唱团找到开心快乐的理由和笑对生活的力量。
李村街道居民兰淑华今年63岁,两年前加入合唱团,跟着孙立森一起唱红歌。采访当天,她身着一袭红裙,化着淡雅的妆容,很难看出她已年过六旬。兰淑华告诉记者,现在的她与两年前的她判若两人。
据她介绍,6年前她家里发生了诸多变故,老伴儿罹患肝癌去世,之后儿子儿媳又闹离婚,接连不断的打击让她魂不守舍,整日以泪洗面。兰淑华:“有一段时间我得了抑郁症,不得不去医院做精神治疗。我也想忘掉不开心的事,但就是走不出阴影,直到我遇见了银龄红歌合唱团”。
兰淑华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2018年的年初,她经过李村公园时被合唱团的歌声吸引,同样喜欢红歌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团员们唱了一上午的歌。在畅快的歌唱中,在团友们的耐心指导下,兰淑华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从那以后,她正式加入合唱团,每天唱红歌成了她的必修课。
兰淑华:“大家一块唱歌能使人身心愉悦,唱了两年歌,我的抑郁症治好了,整个人都精神了,家里的气场也变好了。疫情期间,我还去社区做志愿者,主动帮助别人。如果不是加入合唱团,这些我真的都不敢想象。”
这就是银龄红歌合唱团的神奇之处!
正如孙立森所说:“如果当初唱红歌是我的爱好,那么现在唱红歌已经是我的一份责任了。所以,我不仅要带领大家唱歌,唱出咱李沧人的精气神儿,也要鼓励大家笑对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一个自发形成的合唱团,让数百名中老年人有了伙伴、朋友,发挥了特长,培养了爱好,更找到了精神的归宿,让幸福写在每个人脸上。可以说,银龄红歌合唱团已经不单单是李村公园一道别样的风景,也成了李沧区中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