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 高新区:加速打造北方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
智慧赋能让机器人产业“链式”扩张
世界排名前10的业内企业已有6家落户,青岛高新区加速打造北方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
青岛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13条产业链,重点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基地等。今年3月,青岛市机器人产业政策正式出台,这是省内出台的第一个机器人产业政策。
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支撑,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际上,早在去年,青岛市就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将智能制造装备迭代升级作为重点攻坚任务之一,机器人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作为青岛市机器人企业集聚地,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累计引进一百余个机器人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占全市机器人企业的80%以上,产品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随着越疆、钢铁侠、海尔机器人、斯图加特、海之晨、凯沃智能等企业逐渐在西海岸新区形成新的集聚,西海岸新区也成为青岛机器人产业新的承载地。此外,机器人产业在青岛各区市均有分布。
青岛机器人产业一直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青岛出现。如中智泓熵的教育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悟牛智能科技的农业机器人,澳西、伏羲的防爆消防机器人,以及钢铁侠的双足大仿机器人等。
企业注重自主创新
智能机器人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青岛的机器人企业又是如何发展的?记者走进青岛高新区两家企业。
通产智能生产的生活服务机器人。王涛 摄
身份证分检系统、自助体检系统、微车管所、视频会见亭……在通产智能科技公司展厅里,数十台智能机器人一字排开,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推出的系列产品。考过驾照的人都知道,考前需要到医院或专门地点排队体检。“这款自助体检系统是公司2015年推出的产品,平时主要在车管所使用,人只要坐在里面,就可以自动测量身高、体重、红绿色盲及视力,整个体检过程只需要3到5分钟。”通产智能科技公司销售总监郑明星说,目前产品已在全国25个省、100多个地市使用。
2018年,公司又推出第二代产品“微车管所”,将自助体检与车管所业务结合在一起,实现“一站式”服务。今年5月份,第三代产品也已上市,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驾驶证制证功能,只要将各种信息输入设备,现场即可打印驾驶证。
“在主推政务服务机器人的基础上,近几年,公司又推出生活服务类机器人,如餐厅服务机器人、小区巡逻机器人等。”郑明星说,毫无疑问,机器人会越来越“聪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5G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机交互能力的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等,未来,智能机器人将更多走进人们的家庭,老人陪伴、儿童玩伴、家庭安全卫士……这些机器人将成为家庭的一分子。
在科捷机器人生产车间,数十台注塑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正在测试。与人工相比,注塑机器人的机械手一次可同时抓取32个零部件,极大提高了生产速度和准确率。“这个相框生产线全部用机器代替人,切割、分流、组框、装玻璃……前后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用时不超过两秒。”在车间的另一个区域,公司工作人员指着一款机器人说。
成立初期,科捷机器人就瞄准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机器人产品的巨大需求。多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如今科捷已成为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设备及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工业4.0解决方案服务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改建智能工厂,对无人化、少人化车间的需求提升,科捷也在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产品的服务,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3C、汽车、木工、物流等行业。
“在我国,智能制造占制造业的比重只有10%,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捷机器人公司董事长陶喜冰说,目前,一些劳动强度大、条件相对恶劣的工厂会优先使用机器人,但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人工生产达不到零部件的高端需求,加之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以及大规模定制的需要,无人化生产线、智能工厂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龙头企业加速聚集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是无土之木,而青岛高新区则为其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通产智能和科捷两家企业只是众多机器人企业的杰出代表,其自主创新过程也是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的缩影。
2014年是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元年,精准定位重点发展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近几年,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集聚,具备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发展先机,为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青岛高新区招商部副部长华熙凤说。
青岛高新区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机器人产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条建链补链,高新区构建起机器人全链式产业布局。上有盈可润减速器、旭升视觉、智腾微电子传感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有科捷、宝佳、新松等本体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有本地合作及红树林等教育培训机构,建链成效显著,形成了良好的配套发展模式。
在产业环境上,高新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支持,围绕人才、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十余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打造青岛国际机器人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打造良好的营商发展环境。同时,高新区党群、经发、科技等诸多部门,纷纷出台提供产权型人才公寓、“人才特区”计划、产业发展资金、园区企业孵化奖励等企业所切实需要的各类政策,园区企业“双招双引”取得很大成效,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机器人龙头企业已在高新区加速集聚,世界机器人排名前10的企业中,已有ABB、KUKA、安川、发那科、那智不二越、新松等6家落户,机器人“四大家族”齐聚,毕勤、海克斯康等一批外资优质项目落户发展;本土企业势头强劲,软控、科捷机器人、科捷智能装备、宝佳、北洋天青、星华智能等企业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为主要基地的优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构建机器人发展生态
根据规划,青岛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力争全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跨入国内先进城市行列;以高新区、西海岸新区等区市为重点,加快机器人产业集聚,构建机器人发展生态体系,建设全国知名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青岛高新区科学布局以机器人为主导的“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型产业链,加速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对于青岛市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目前的产业基础,高新区将重点补齐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产业链条,进一步发展壮大系统集成。”提起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华熙凤说。
今后,青岛高新区将重点发展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加强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外引内培,一方面大力吸引国内外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实力的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通过引资、引技等方式切入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域。
在中游本体制造商、软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方面,高新区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以点带面推动工业机器人向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延展布局人机协作机器人、真空清洁机器人、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等产品,推动高新区工业机器人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积极拓展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规模。加大对青岛高新区现有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重点企业支持力度,重点发展公共服务、物流、家庭清洁、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极限作业等特种机器人。依托高新区医疗医药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发展手术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加快机器人在医疗健康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布局。
培育壮大重点行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以集成应用促进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依托青岛高新区良好的应用市场基础,积极推动机器人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医药等行业的规模化集成应用,聚焦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加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李青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