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激情建功青岛】十年拓荒路 他见证盐碱地变亿吨大港
【青岛新闻网原创】
文字|韩彤彤 图片|陈志伟 视频|刘硕
十年前,历时363天,董家口建成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码头落成当天,封洪海兴奋到睡不着,晚上十点多,他爬起来买了一瓶老白干、几包榨菜和同事喝了个酩酊大醉。
封洪海是董家口经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2009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策启动董家口开发,封洪海因此来到董家口任职。那时的董家口还是一个传统渔村,港区内零散的码头上停靠的是渔民们的小渔船。封洪海与同事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走上拓荒之路。
一年后,董家口建成40万吨矿石码头,一举夺下三个“世界第一”:世界上设计的第一座40万吨矿石码头;世界上建成的第一座矿石码头;世界上第一座靠泊40万吨大船的码头。
十年后,提及此事,封洪海仍意犹未尽,当时的场景好似依然历历在目。他说,人生能参与完成此等大事,足矣。而此刻,他所坚守的地方,已变成投资总额超过1600亿元,港口吞吐量达1.5亿吨的董家口经济区。
在集装箱内办公 进驻盐碱地开荒
董家口港,由中国“五大古港第一港”琅琊港发展而来,近海1公里水深可达-20米,水深条件好,航道开挖小,且常年不冻不淤,具有建设深水大港的自然禀赋。
时间回到2009年,这是封洪海到董家口任职的第一年。那时的董家口分布着人口不多的小渔村和传统农村,居民大多靠打渔或耕种为生,纵横交错的乡间小道,连车都开不进来。
当时的产业区座落着面积1.3万亩的黄海盐场,除此之外,就是盐碱地、芦苇荡,水、电、气、路统统没有,一片荒芜。“现在的横河也是从滩涂中整出来的。”封洪海回忆道。
董家口一定要开发,但怎么开发?往哪儿开发?成了摆在封洪海面前的难题。“我们的办公地点非常地简陋,大家就在海边几个集装箱铁皮屋子里办公。”他比划出长方形的样子,说罢,又摆摆手,“那儿经常缺水断电,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
回首过往,用天壤之别一词形容再贴切不过。十年匆匆,但对像封洪海一样的港口建设者而言,他们在董家口的第一战打得并不容易。
海陆拓荒 一天一个样
董家口从一片盐碱地变成一座亿吨大港和一定规模的临港产业区,倘若将建设的时间轴拉开来看,这里的每一天都是翻天覆地的崭新一天。而“董家口速度”的背后,是一群人的殚精竭虑与全力以赴。“我们大部分职工干部吃住全在工地,大家就像‘拓荒牛’一样。”说到这,封洪海笑了笑,“这里真是一天一个样儿。”
建港初期,港口回填需要大量土石方。“这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为既要保障港口建设土石用料,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为了寻得两全之法,封洪海与团队进行了充分调研,制定出多种方案,“最后决定由政府国有平台公司分别在藏南镇于家官庄村和张家楼镇大山张村开办土场与石场,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创新。”
此举既能满足建港用料需求,又能降低建港成本。“土、石材料价格比当时的市场价低了30%以上,也避免了因港口快速建设造成土石方价格飞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及时遏止了滥采滥伐、破坏山体的问题。”在完成开采后,封洪海与团队还对两个山体进行了生态修复,“港口要建设,但绿水青山也要保护。”
解决完土石方用料问题后,又一个难关接连而来。“有群众向我们反映,一些大型运输车辆不分昼夜地跑,严重扰民。”大型运输车辆载重一车就是100吨,道路离村民房屋最近的不足2米,“有的村民甚至抱着母鸡过来,说由于噪音和扬尘,家里的母鸡都不下蛋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封洪海带领团队对运输路线进行了专题研究,规划建设了专用运输通道,串连土场、石场至港口,共约20公里、途径10余个村庄的道路,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董家口的开发与建设便是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一道又一道难关中闯过来的。也许,他们曾未想过要取得多么耀眼的成绩,但在攻克一个个问题,跨过一道道难关后,身后已然耸立起参天大树。
十年耕耘 彰显一代人的坚守
如今,再看董家口经济区。十年前的小渔村、盐碱地已蜕变为一座亿吨大港,实现了“九通一平”,区域集聚亿元以上项目90余个,投资总额超过1600亿元。目前,董家口在建项目31个、总投资额703亿元;投产项目40个,总投资650亿元;过百亿元项目6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投资项目27个。
然而,这个对大多数人而言无比亮眼的成果,落在封洪海眼里更多的是一份贯穿始终的奋斗历程。十年,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盛,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这十年,不平凡,不简单,不容易。“哪怕我不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哪怕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或公职人员,也应该这样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便是封洪海十年的初心与坚守
早前,为了保障企业职工的住宿问题,封洪海与团队决定由国有企业在管委行政商务区建设4栋7万平方米蓝领公寓。时至今日,蓝领公寓迎来送往着一批批年轻人,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正在慢慢崛起,他们将继续扎根于此,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