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意青岛大会:谋篇新格局,激发强动力
青岛日报2020年9月26日3版
创意青岛:谋篇新格局,激发强动力
——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侧记
9月25日,在浮山湾畔开启的一场顶级思想盛宴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华彩。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启幕,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以深化改革释放新动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碰撞智慧,共谋发展,创意青岛。
9月25日,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傅学军摄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这一契合当前和未来发展主题的大会别具意义。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和企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如何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这些都可以在大会上找到答案。
牵手青岛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这也是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首次年会落地青岛的原因。
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是极具思想力、创造力、行动力的智库平台。创意青岛大会是助力青岛迈向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思想平台,两者可谓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拿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总召集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的话来说:“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也是改革创新的热土,更是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热土,这里曾经诞生了海尔、海信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今天青岛又致力于深化改革有了新的经验。”
“改革中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宋志平尤其欣赏青岛这座城市洋溢的企业家精神。他表示:“青岛在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这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大家赞赏。”
创业青岛的朝气蓬勃给远道而来的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制改革综合司副司长王任飞在致辞中说:“近年来,青岛市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一大批青岛企业和企业家成为青岛的亮丽名片。”
开放的青岛也在发挥更高水平开放的优势,汇聚各方顶级资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资源畅通、互动的平台。
这场大会就是青岛以平台思维服务“双循环”的鲜活例证。
“本次大会,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与青岛市深度合作,携手共赢的重要成果。”中国企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许金华表示:“我们愿意通过这次大会进一步把一些思想,把大家的真知灼见加以整理和广泛宣传。用这种形式服务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于、服务于广大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创意变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方能提供强大助力。“改革”自然是当天大会最重要的主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看来,新发展格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要坚持把握。他表示:“我们的总需求、总供给要在更高水平进行动态平衡。通过改革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通过消费转型塑造新型消费体系。”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推进深层次改革。”王任飞表示,“聚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关键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提升改革的整体效能,破除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企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主体。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副主任曹如民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是国企改革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面向新阶段,我们要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进一步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拓精神的国有企业家队伍。”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剖析了国企改革,在他看来,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连接点,也就是通过混改把大中小企业联系起来,把国有、民营企业联系起来。同时,要解决员工持股、股权多元化和国资委的授权经营机制改革等问题,真正通过股权激励和释放用人权、分配权给企业以发展的动力和空间。
新发展格局对企业来说也是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以中国一重的实践为例,分享了企业在其中的责任和担当,“要注重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手抓传统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拓展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国有企业的作为,民营企业同样不能缺席。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政表示:“新格局的根本是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展更大市场空间,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实现均衡发展,实现全国“一盘棋”,也就是区域协调发展,南北协同发展,城乡协同发展,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协同发展。”
产融创新
如何有效地推动双循环?找到堵点、畅通堵点是关键。
“探究双循环的堵塞点就是要发现我们的短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说,“我们的短板核心在两个,一个是高新技术领域,需要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另一个是对外贸易的支付体系的安全性,是一个极大的风险点。”
“这些年经济发展基本战略是低成本的快速出口导向工业战略,搭上全球化便车,我们获得过贸易利益、规模经济、技术外溢,但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外贸依存高、经济风险高、关键技术是受限的、国内市场需求得不到深入开拓。”黄群慧表示,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也正在提速新工业革命。
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紧迫感,是当天嘉宾们的共识。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看来,数字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有应用才创造价值,制造业将成为数字技术和智慧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如果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跟不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浪费。
“数字化发展滞后的一大误区就在于,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误理解为仅仅是部分机器装置设备的数字化、智慧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生产系统的数字化、智慧化,还要企业管理体系数字化、智慧化,还要把相关的客户、供应商、承包商各个方面的利益关联方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数字化的、智慧化的企业生态。”傅成玉说,“所以今天的制造业要用明天的思维来思考我们要做什么。”
用明天的思维来决定当下,这正是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出发点。
作为青岛企业家的代表,青岛浩丰食品集团董事长马铁民分享了依托工业数字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在新农品的决策上,我们利用阿里的数据处理,从原来的五年筛选一个品种变成现在一年筛选五个品种,完全是根据消费图谱来选择品种、生产产品。”
工业互联网是时代的创新,用创新转型带动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撑。
“企业的发展是三维空间,技术、互联网、资本缺一不可。技术解决核心竞争力,互联网解决市场的问题,资本解决发展的基础问题。”宋志平向青岛建议,要进一步关心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作为创新的杠杆,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上海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邱平也把破解产融问题作为企业寻机双循环的重要突破口。他表示:“我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远远不够。庞大的闲散资金要和产业合作。如何加强两者之间的深度合作,是我们所有的企业家包括政府要考虑的问题。资本市场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人才精英。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积极的心态拥抱资本市场。”
做优环境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这是前提。
“新发展格局下要继续推进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需要构建很好的服务市场和符合经济原则的营商环境,”吴晓求指出,“这里面极其重要的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是老生常谈,但却至关重要。”
“政府在双循环里最重要的职责是创造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没有这一条,双循环循环不起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直截了当点明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理想的营商环境好比春天,在春天里,企业、人才就是种子,环境好了种子才能开花结果,让企业家舒服顺心。
曹如民也表示,要为更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落实好“放管服”要求,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标深圳,青岛近年来在营商环境优化上付出的努力嘉宾们有目共睹,宋志平说:“‘青岛就是要让企业家舒服’。这几个字,让我听了心里暖烘烘的。”
在思想碰撞中深度研讨。当天的大会延时将近一个小时,但嘉宾们依旧意犹未尽。
智慧交融,创意新格局,也是在创意青岛,为青岛开启开放发展的崭新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青岛日报评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意味着百年未有之新机遇。
今天,在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上,各界嘉宾脑力激荡、创意新发展格局之下的发展之道。青岛的前行路径进一步明晰:必须充分发挥“双节点”的作用,全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不断育新机、开新局的进程中,实现城市能级新的跃迁。而当务之急和最核心的支撑就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各类资源要素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空间中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投资、生产、消费等经济运行各个环节要更加有效衔接,而营商环境是实现畅通循环的必要条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上破题。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是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出海口,要充分统筹内外两个循环的“双节点”价值,必须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联合胶东经济圈五市和沿黄九省(区)省会(首府)城市,共同发起的2020·青岛·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引向深入,进一步携手海关、港口、证券等企业、机构,搭建服务黄河流域的企业合作机制。要更好地发挥胶东经济圈已经成立的创新创业、文化旅游等12个发展联盟,以及在金融服务、行政审批、法治一体化等16个合作协议的作用,有效地突破行政壁垒,让各类要素在胶东经济圈、在黄河流域更好地流动。
要坚定不移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青岛要用足用好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家战略平台,在市场集聚、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创新性政策措施,在贸易、资本的自由化、便利化等领域大胆地先行先试。要进一步建设、发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国际客厅”的作用,让所有需要“走出去”和“走进来”的国内、国际企业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国际客厅”实现资源的耦合。
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生态。青岛要不断优化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4+1”发展生态。加快聚集行业引领性强、成长性好的新锐企业和人才。要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全面开放产业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创投风投基金与创新创业人才对接互动,用好用活资本市场,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机制,加快建设创业城市,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努力成全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陪伴广大创业者一起成长。同时,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进一步倒逼政府提升服务能力。
要发挥好商协会作用。商协会是架起政府宏观和企业微观的桥梁,作用发挥得越好越充分,经济就越活跃。应该承认,商协会发展的差距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南北经济活力的差距。青岛要全面对标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找差距、寻不足,通过顶层设计,发挥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要搭建更加紧密的沟通联络渠道,让商协会更加活跃起来。
当今城市间的竞争,相当程度上体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在这场不进则退的竞争中,青岛各区市各部门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扭住不放,只有一个愈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才会让青岛更具吸引力、竞争力,才会让这座城市活力迸发、魅力四射,“双节点”的作用才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本报评论员)
青岛日报2020年9月26日4版
互动耦合:百家商协会,共结新联盟
拓展放大人脉、信息、产业优势、优质要素,寻找更多城市“合伙人”
9月25日,作为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的重要部分,青岛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揭牌成立。
这一重磅联盟由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等10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组成,由小平台组合成大平台,体现出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将为青岛找到更多更好的“合伙人”。
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取暖”,青岛的行业协会商会这一次真正站在了“C位”上。
三大方面重点发力
商协会在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集结了100多家重点行业协会商会的联盟却不多见。
青岛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致力于打造青岛市行业协会商会合作服务的引领性平台,推动联盟成员单位在学习交流、业务培训、平台建设、市场开拓、“双招双引”、行业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成员单位在国内外的整体竞争力,助推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简单来说,联盟就是把各个行业协会商会聚合起来,让每一个行业协会商会的人脉、信息、产业优势、优质要素等进一步拓展放大。
从联盟盟约来看,联盟明确提出参与地方法律法规、行业政策、重大规划课题等制定研究;搭建集政策、市场、研发、标准、人才、信息、媒体资源为一体的共享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社会化招商;探索广告服务、咨询策划、商务活动等市场化运作模式等。
当选联盟主席的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伟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端瑞介绍,联盟将从搭平台、走出去、引进来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努力汇聚青岛各行业协会商会的优质要素资源,助推工业互联网生态跨越式发展,开展与上海、深圳及海内外知名商协会之间的密切交流互动,发动商协会以商招商、招商引资,围绕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以及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引进企业和人才,努力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商协会联盟“双招双引”新模式。
创意来自城市互动创新
青岛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看似凭空出世,其实是政企之间深化交流、城市之间互动创新的产物,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去年以来,青岛对标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找差距、寻不足,持续开展体悟实训活动,并将实训干部提出的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的建议转化为顶层设计。
今年5月,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了《关于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意见》,围绕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持续加强与先进城市互动交流,探寻深圳、上海等地行业协会商会运作的机理、成功的秘诀,进一步提出组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的创意,并联手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总会,将创意付诸实践。
会上,深圳、上海的知名商协会专门发来祝贺视频或贺信。“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激发经济活力,打造社会组织参与现代社会治理的‘青岛范本’,是青岛进一步开放发展的积极探索。”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在贺信中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国内另一个重磅级商协会联盟——长三角现代服务业联盟也在上海成立,以现代服务业社会团体的合作发展来增强长三角地区服务类行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可以说,通过联盟共建,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动耦合、互利共赢,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协会大咖献计献策
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众多协会代表在会上为青岛献计献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认为:“第一是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围绕政府部门、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会员提供信息和资源服务,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和咨询服务。第二是加强协会、商会、专业化队伍建设。第三是创新商会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将不同的行业协会、商会、法律、投资咨询机构形成一个联盟。第四是行业协会为会员服务和会员支持行业协会是相辅相成的。最后是加强党建工作。”
“深圳现在所有的协会商会、民非组织、基金会总共是11142家。”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孙文平透露了一组数字,他认为协会商会需要规范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
“上海将信息化行业协会、家政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组合形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用联合会梳理协会,用联合会做智库平台。”丝路国际总商会副秘书长兼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田晓红介绍了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的经验。该联合会设有上海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会等分支结构,其中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用金融的创新力量推动中小型企业上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承接了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会为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赋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