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女儿”该为父亲负担高额医药费吗?家庭关系最大的误区是…
这几天,青青岛论坛有一个帖子引来不少人留言:
老父亲生病住院,经过专家会诊确诊后,需要治疗费用六十万,可老父亲把家产钱财全部都给了儿子,却要求女儿,儿子平分治疗费用,您说我该怎么办?
平日里孝顺老人,时常往家里买东西,节假日还给老人钱,可谓是尽孝尽忠,可如今老父亲住院费用却要平分,心里感到委屈,憋屈,不甘心,又很无奈,毕竟不是外人是老父亲,您给出出主意,费用应该平分吗?
关于家庭重男轻女,财产分配不均的事可谓屡见不鲜。前几天,在青青岛社区论坛里也有网友发帖,称父母把财产都给了儿子,母亲生病了,却要求女儿来伺候。而女儿认为,既然在财产分配上没把自己当女儿,自己去照看母亲要收费。
这样眼熟的剧情,在生活和影视作品里都很常见。
前一阵很火的电视连续剧《都挺好》,也是以一个这样的“偏爱”的情节开头:姚晨饰演的女儿苏明玉从小在家庭中倍受冷落,为了供大哥出国读书,家里卖了房;父母的退休金也都给了二哥,而自己要考清华的梦想被扼杀。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苏明玉自然心有怨气,对于母亲的去世没有悲痛情绪,对于父亲和哥哥也各有不满。
这样的家庭状况自然是拧巴的。家庭中理想的天平是:在父母的一头,对每一个孩子的爱都均等,遗产方面也能做到平均分配;在儿女的一头,每个人对父母也孝顺有加,都能尽到赡养和照顾的义务。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理想的天平常常发生倾斜,受“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旧观念的影响,不少父母在分配财产时会倾向于儿子一方。
在古代,一般是儿子养老,老话说“养儿防老”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由于儿子养老的付出,财产归儿子也合情合理。但在现代社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生育政策的调整等,养老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化养老体系不断完善,大多数的养老问题对子女的依赖大大减轻,儿子和女儿都可以平等地尽到赡养义务,此时,再用一张旧船票登上新的客船,自然会天平失衡。
“旧船票”自然是指旧观念,财产给儿子。“新客船”是指新的形势,在养老问题上,儿子、女儿都一样。老人是老观念,女儿是新思想,冲突在所难免。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儿子如果处之泰然,甘做《都挺好》开头“苏明成”一样的受益者,认为财产就该归自己,无法站在中间平衡这种关系,则天平会彻底歪倒。在家庭中处于绝对弱势的女儿又能如何?惟有以不养老来进行对抗。
清官难断家务事。难就难在,在情与法之间,有着一些模糊地带。比如女儿可否起诉父亲偏心?父亲可否状告女儿不尽赡养义务?就前者而言,老人有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即使是在身后,也要按遗嘱来分配财产。因此,女儿如果要诉诸法律胜算不大。女儿虽然没有获得财产,但从法律角度讲,老人对遗产的处分不能免除儿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女儿还是应该赡养父亲。
情与法相去越远,现实就越冰冷。感情不是靠法律来维系的,法律也无法黏合破裂的感情。
家庭关系的好坏,家人感情如何,最关键的是看父母是否开明、开通。在家庭这个“公司”里,父母是不是合格的领导者,他们是否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家庭事务,做出一些正确的教育、投资、分配等决策,决定了这个家庭能否顺利前行。如果管理存在重大问题,家庭便会面临危机甚至破裂危险。
有一句网红语,说“人最大的教养,是接受父母的不完美”。诚然,世上难找完美的父母,儿女尽孝道天经地义,但父母也不能“挟感情以令子女”,将天平压得太过倾斜,手握一张感情牌,可以随意“挂上”出牌。
还有一句很走心的话,“孩子是因你而来,不是为你而来。”如果父母以为带给孩子生命是一种莫大的恩赐,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喜好来管教孩子,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无条件尽赡养义务,这恐怕是家庭代际关系最大的误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念好家庭经,莫忘常念“家和万事兴”。但愿每个家庭经历再多的波折,最后还是像电视剧一样,都挺好。
文/闻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