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 青岛每个街道(镇)至少有一处社区养老中心
青岛新闻网8月26日讯(记者 丁淑华 摄影 宁冠宇)今天下午,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栏目特别邀请到青岛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振竹做客网谈直播室,就“青岛市民政工作”和网民在线交流。王振竹介绍,今年以来,市民政系统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学深圳、赶深圳”和加快推进“15个攻势”决策部署,着力做好养老、儿童福利、流浪乞讨救助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全力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推进殡葬改革,再造婚姻登记服务流程,提升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底,全市每个街道(镇)至少建成一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青岛是老龄化较为明显的城市之一,市民对养老事业尤为关心,王振竹介绍,近年来,青岛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部署要求,立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初步建成了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已建成82处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到2021年底,实现全市每个街道(镇)至少建成一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都建成一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
从三方面培育壮大养老服务机构。一是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引导培育了福彩、圣德、新华锦、福山等一批带动力强的社会资本养老企业。二是大力引进外来企业,举办了2020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共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145.77亿元。三是盘活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资源,改进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方式,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促进了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针对养老服务发展的各个领域制定了综合性规范补贴政策:在机构养老方面,推出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和养老综合责任险补助;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制定4项补贴政策,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下的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机制;在老年人补助方面,制定80岁老年人体检补助、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和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普惠性养老服务政策,政策涵盖青岛市所有的老年人群体。
另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市民政系统开发了“青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了“互联网+”智慧管理,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网络。在人才建设方面,通过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规范技能资格鉴定、提高工资待遇等手段,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免费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1000多名。建立了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之战,青岛民政分三步走
今年是决胜的关键时刻,青岛市民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从提高社会救助标准、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东西协作扶贫三方面持续发力。
提高社会救助标准。自2020年4月1日起,全面提高我市城乡低保标准。截止到7月底,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万户、8.9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9690户、9953人,临时救助困难居民5774户。
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统筹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和困难群众排查工作,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条件的困难群众,快速审批纳入对应保障范围,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东西协作扶贫。在帮扶协作方面,建立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协调服务机制。动员135家社会组织和会员单位与53个中央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结对,签订帮扶协议。创建“山海盟”扶贫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实施“百千万”特色扶贫产品消费项目,销售陇南地区农产品价值797.25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推动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与陇南市养老服务运营中心签订“青岛—陇南养老行业帮扶三年合作协议”。在解决就业方面,推动深度贫困村劳动力就业,面向陇南、安顺地区招工334人,同时,引导城阳区时尚饰品协会会员单位投资在安顺建设“就业扶贫车间”,解决当地130人就业问题。开展“一对一爱心圆梦助学”行动,2020年资助贫困学生444名,资助金额2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