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80亿 高新区从上海签回大单
青岛新闻网8月6日讯(记者 任俊峰)8月6日,以“沪青牵手 创赢高新”为主题的2020青岛国家高新区推介暨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山东半岛自主创新要素与长三角高端要素在此对接交融,胶州湾与黄浦江再次“牵手”,共商区域合作,共谋循环发展。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总投资约80亿元的11个主导产业项目和7个精准招商平台项目现场签约,成为青岛高新区聚焦主责主业、运用“平台思维”打好“双招双引”攻势的有力展示。
会上,青岛高新区管委围绕区域优势、投资环境、发展潜力等内容进行了主题推介和政策解读。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香港)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在交流发言中表达了对青岛新一轮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对青岛高新区这片投资热土的深厚感情。部分与会嘉宾围绕经济形势与沪青合作等内容开展了圆桌论坛,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2020青岛国家高新区推介暨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对接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现场举行了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国药器械区域总部等涉及软件信息、医疗器械、智能家居、光导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创业孵化、商贸物流、科技金融、会展服务等领域的11个主导产业项目,以及火石创造等7个招商平台项目集中签署合作协议,落户青岛高新区。
其中,国药器械区域总部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国药集团医疗器械研究院青岛分院、国药器械研发产业基地、国药山东医学检验所、北中国区进出口高端医疗器械中心、医疗器械配送服务中心,计划2023年投产。
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的“奥烨 当代星芸教研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签约,将打造全龄素质教育创新基地,配以研发、办公、商业等业态,形成24小时活力复合型综合体。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青岛分中心项目将引入大量上下游企业落户青岛高新区,以交易为核心培养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等大宗商品经济新业态,另一方面以交割为核心,构建交割与支付、结算、清算、仓储、物流管理等跨服务协同格局,创建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清算等大宗商品交割新模式,实现交易中心合规化可持续发展。
金茂—浦软汇智联合创新中心项目将由上海浦东软件园在青岛高新区中欧科创园设立创新中心,通过创新中心营运和创业大赛等产业活动导入上海浦东软件园相关产业资源。
新华社直属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项目将利用自身的高端平台和优质资源,为青岛高新区管委搭建一个面向客户、接轨市场、辐射全国的沟通交流平台,协助在青岛高新区内聚合资源、招商引资,积极推介青岛高新区主导产业相关企业及机构入驻,进一步丰富产业链生态,提升青岛高新区未来发展动能,实现多边合作与共赢。
太库科技智慧产业独角兽中心项目将建立1套含基金、智库、人才培养的产业支持机制,构建一个完整的原始创新-工程转化-商业落地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帮助青岛相关产业实现升级,构建全球孵化-青岛加速-独角兽培育的创新发展通道。
火石创造项目将聚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方向,与青岛高新区开展精准招商合作,促成医疗医药产业项目落地。
上海中机联项目将主要服务于自动化和机器人及相关领域,依托丰富的办展经验和资源帮助青岛高新区引进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
这些优质产业项目引领性、创新性和成长性突出,落地后必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立足“精准招商”的平台项目将有效对接长三角高端资源,吸引更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业内领军企业来青投资兴业,进一步促进青岛高新区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循环,加快汇聚全球高端要素。
当前“大循环、双循环”的时代背景以及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家重任将上海、青岛链接在一起。据了解,青岛市委派出的由51名干部组成的第一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目前正在上海学习实训。这次青岛高新区联合上海专业实训队举办的推介暨产业合作对接会,也是贯彻落实市委部署、体悟感受上海、全面对接上海的重要举措。今后,青岛高新区将通过多种形式,与上海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联结、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两地在平台、项目、人才、资源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对接,促使更多的上海企业走进青岛、走进高新区,共创共享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链接:沪青牵手互利共赢
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青岛与上海携手,将有力地推动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走出去,引进来。站在改革创新新一轮风口的青岛高新区在用广阔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的同时,又做了哪些“筑巢”的准备?
作为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高新区肩负着打造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主引擎和主阵地的重大使命。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抢抓青岛市多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期,以“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乘势发起“双招双引”新攻势,争做青岛市科技引领城建设“主力军”。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青岛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全国第3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列全国第7位。今年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青岛高新区GDP仍逆势增长5.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增速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56.5%,增速全市第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7%,增速全市第二。
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一心一意加强科技引领、心无旁骛推动创新创业,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3+1”主导产业,涌现出软件信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多个高端新兴产业集群。截至目前,累计引进腾讯、华为等项目2000余个、项目总投资4400多亿元,引进院士3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6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4名,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突破2300个。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亲清”的政商关系。开展精准招商及专业化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网格化贴身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新模式,入驻大厅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去年,青岛市首家集行政审批服务、建设工程交易、办税服务、不动产登记、出入境及车驾管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已正式启用,在全面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建平台、享资源、谋发展、赢未来。
上海创新驱动强劲,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门类齐全,而手握多重资源禀赋的青岛高新区也已经规划好一条开放发展新路径。沪青牵手,乘势而上。未来,共同向世界振荡出强劲有力的澎湃时代新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