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牵头 “5+1”合力“拆墙” 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破局

2020-07-20 22:57    青报观象山

纵观国内外都市圈、城市群一体化的成功案例,无一不是在“人的一体化”进程上实现了突破,即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能否实现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要想提速,关键是要拆掉阻碍“人社一体化”的“围墙”。

近日,山东省人社厅签发《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章程》等文件,意味着由青岛市人社局牵头推动、山东省人社厅支持保障、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人社局共同筹建的“5+1”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正式成立并启动运行。

这是自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以来,首个由省直部门发文并全方位参与和支持共建的胶东一体化业务合作事项,这也标志着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1

五指攥成拳,促“人才共荣”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核心在产业,关键在人才。

今年1月份,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统筹人力资源配置”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提出,加快消除城乡、市域间户籍壁垒,促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人才交流互动。

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也对“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提出明确要求。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首先要畅通要素流动渠道。要实现人才自由流动,首先就是要保障公共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顺畅。

“我们正在跟胶东其他4市对接,首先实现在各自既有的信息平台上共享胶东五市的就业招聘信息,这样一来各地人力资源平台上的供需信息将大大扩容。同时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各地不同产业特色,定向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打造人才资源的精准对接。”

青岛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高校毕业生,除了联合开展招聘活动外,青岛正在对胶东其他4市共享毕业生就业线上服务技术,计划在“青岛人社·学历汇”开放端口,服务胶东经济圈所有毕业生。

当然,除了顺畅的就业流程和服务之外,打破技术技能评定和认同的行政藩篱也是实现人才自由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一些全国通用的技术技能评定规则外,企业或者是行业内部会有专属自己体系内的一套评定规则,但不同地市之间,这种规则并不统一,因此常常会出现从外地‘挖’来的技术人才与企业原有的技术评级不匹配——换个工作就需要从头再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目前也在积极完善胶东5市技术技能评价和认同制度,以此加大引才力度。”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

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之外,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成立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更加科学合理地调配人才培养,打造体量更庞大的人才梯队。

“以青岛为例,目前青岛在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对于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当然不仅局限于技术研发类高端人才,一线操作的技术工人目前缺口也很大。”

青岛市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一体化语境下,围绕这一产业方向,五市范围内可以综合调配各地市人才培养优势,分别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多个梯队上布局相关专业。

在“抢人大战”愈演愈烈的当下,各自为战显然不如攥指成拳来得有力量。

试想,走到五市中的任何一个城市,就走进了胶东半岛、走进了山东,面对的是胶东半岛的5万多平方公里、山东的15.8万平方公里,是3000多万乃至上亿人口。

这对人才的吸引力自然是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比拟的。

胶东五市在禀赋上各异,产业类型上互补性很强,在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上存在天然的合作基础,优势互补,互惠共荣,并不难。

2

社保规则逐步实现5市通用

除了服务业发展的人才资源要素外,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成立后也明确在民生社会保障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业务先行。

在青岛一家企业单位工作了近30年的王逸飞退休后,回威海老家养老,但每年3、4月份都需要回趟青岛,为自己退休养老待遇确认进行现场认定,破费周转。不过,这个必须现场认定的要求很快就会被改写。胶东五市人社一体化推进后,五市间的人社数据信息将实现共享。

信息共享,也就意味着,“王逸飞们”只要在五市范围内居住生活,他的一些基本行为轨迹,包括入院看病、消费购物等,都可以替代当事人的现场认定,直接领取退休养老金,省去了必须到退休养老金发放地的麻烦。这样一来,社会保险待遇资格互认互通、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便利化、社保卡“一卡通用”也都会水到渠成。

信息共享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促成认定协同。比如,胶东五市范围内“出差”受工伤的认定调查,可以按照属地人社机构进行勘查认定、结果共享,省却异地勘验认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工伤认定和权益反馈过程也会更高效。

这对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很多企业在胶东五市范围内有多家工厂,原先各个工厂给员工办理社保、用工登记,需要分别登陆各市人社局服务网站或者去现场办理,但实现人社一体化后,只要在一地完成了这些相关信息的登记,其他地区可以实时共享登记信息,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一地办理、各市互认”。

3

“5+1”如何破局

对于每一个城市群来说,除了大交通基础设施在内的“硬件”协同发展外,产业、服务、文化等“软件”才是城市群协同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人才资源自由流动以及社会保障的一体化统筹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国内一些城市群也在人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长三江、长株潭等城市群,早就提出人社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协议,杭州、黄山两城也就人社一体化达成合作协议。

多年来,胶东半岛城市间也在积极探索人社一体化,但成效并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社体系内的数据向来都是单向流动的,由各个市汇总到省厅,只有省厅层面才能掌握各市情况,并据其进行统计、调度。”青岛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实现“人社一体化”首先就要打破这种以市为单位的行政藩篱,让数据信息可以多向流通。

青岛市人社局局长、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首届轮值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胡义瑛介绍:“建立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目的是通过在胶东各市打破壁垒、取消掣肘、消除障碍,畅通胶东五市人社业务融合贯通,推动胶东半岛打造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业创新的乐园、百姓就业便利社保互通的工作生活福地。”

因此,这次新组建起来的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创新推出“5+1”的运行机制,除了胶东五市之外,更是拉来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合伙人”——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人社厅的“加盟”,不仅是为其站台,适当给胶东五市几家兄弟“赋权”,更能在关键时刻拍板定调、把握方向。

联盟专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和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信息化建设等5个业务工作专班。联盟实行联席会议决策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机制、业务专班执行落实机制、重大问题向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双向报告机制以及业务专班省厅协调专员推进等六项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

有了这种机制保障,省厅可以对胶东五市在部分人社业务办理上授权,更能自上而下打通数据信息的行政藩篱。当然,这种相对成熟完善的机制,也为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理顺了内在逻辑和程序步骤,具体可操作的实际业务事项也让整个联盟不仅局限于口头上的框架合作,也为“人社一体化”的长效推进铺平了前路。

应该说,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的打法是科学的,路径是清晰的。如果能打破“画地为牢”观念束缚,善于“算大账”,善于借力,一定可以实现“1+1+1+1+1>5”的效果。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2020年版山东百强民企来了 青岛上榜数量猛增五成 一年间发生了什么?

2020-07-20    青报观象山

宜家开业倒计时 最新后勤保障进展消息来啦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一图看懂青岛全区中小学建设进程,在你家附近吗?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程兴谟明日网谈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潍莱高铁通车后将开行平度莱西至青岛的市域列车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青岛出台商品房交付征求意见 拟推行“交房即办证”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西海岸新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情况发布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地铁8号线北段验收稳步推进 拟年底通车试运营

2020-07-20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