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混改签约 青岛国企混改能否迎来“加速跑”
在青岛的城市词典中,“双星”是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词”。
7月16日,双星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签约仪式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双星集团以增资扩股同步股权转让方式引入启迪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鑫诚恒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和“职工持股平台”。
根据协议约定,全部投资完成后,双星集团股权结构将变更为:青岛城投集团持有41%股权,启迪科技城持有35%股权,融控集团、鑫诚恒业分别持有4.5%股权,“职工持股平台”持有15%股权。
签约各方表示,将提供支持双星快速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助推双星创千亿级世界一流企业,助推青岛市“15大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等战略目标实现。
在此利好消息刺激下,17日青岛双星开盘报4.91元,仅十几分钟涨10.06%报5.14元,09:46分封上涨停板。
青岛国企改革“第一枪”备受关注
双星本次混改,是青岛市第一家集团层面的混改,担负着为青岛新一轮国企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因此备受关注。
双星集团自1996年上市以来,先后经历了两次创业历程,从老国企发展成为国内轮胎行业新龙头。
在2002年前,双星集团主营业务为鞋服的生产和销售,2008年公司进行改制,将鞋服产业剥离,聚焦轮胎和橡胶机械产业。
从2014年开始,公司开启“二次创业、创双星世界名牌”征程,企业由“汗水型”转向了“智慧型”,控股了曾名列全球前十的韩国锦湖轮胎。
2016年以来,中国轮胎市场经历剧烈的震荡,特别是进入2019年,汽车行业进入寒冬期,轮胎销量下滑,很多轮胎企业相继破产。
严峻形势下,双星集团这样一家老国有橡胶企业,想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破除体制机制束缚、进行市场化改革无疑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公司在技术、人才、机制、资金和资源等方面都进入发展瓶颈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内修己身方能逆势而上!
2020年,双星集团全面开启了“三次创业,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围绕橡胶轮胎、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废旧橡塑绿色循环利用三大产业,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双星集团打造成为独具特色、千亿级规模的世界一流企业。
双星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要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支持双星实施新战略、打造千亿级企业的关键资源!
这次引入的三家战略投资者各有所长:启迪科技城是启迪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启迪控股是一家源于清华,聚焦科技服务领域、资产过千亿的科技投资控股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在科技、人才、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等方面拥有优势资源;融控集团和鑫诚恒业在智能装备、主机厂配套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资源。
从长远发展来看,混改对双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除了引入具有企业快速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外,通过混改更能推动国企改革两大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建立起“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员工持股,实现效酬合一,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和员工积极性,无疑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国企混改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布局的重要棋子,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青岛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促进青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明确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搞活青岛这座城市,首先要搞活青岛的国有企业,搞活国有企业是搞活一座城的重要力量。
为此,2019年,青岛市发起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成为“15大攻势”之一,把突破国有企业集团层面混改作为一项重点攻坚任务,旨在以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和开放型发展为方向,围绕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力,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9年8月,青岛市国资委发布《青岛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项目书》,向全球公开发布了109个拟混改项目,涵盖了所有市属企业集团,涉及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大企业。同时,市国资委制定出台“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规范混改工作操作流程和决策程序。从2018年双星被国资委列为青岛市唯一一家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计划的集团级企业,到2019年9月市国资委通知双星集团启动混改,再到今年7月,双星混改成功签约,青岛新一轮国企改革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要“混”更要“改”
当然,国企混改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放眼全国其他城市,新常态下国企混改进程中,出现过国有资产管控、管理机制调整、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在不断探索解决之道。7月16日,就在双星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签约的同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会上,媒体记者对国企改革非常关心。
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领域或重要环节在抓好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方面将进一步按照既定的方针积极稳妥深化改革,另一方面也希望每家企业梳理一下所出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适合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什么样的方式改革,要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当中,光“混”不行,还要进一步“改”。怎么改?怎么使经营机制改到位?下一步应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正如双星集团董事长柴永森所言:“混”和“改”都是手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青岛国企应奋力跑出混改“加速度”
对国企混改的未来,双星充满信心,并提出了足够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混改后,双星集团将以轮胎为核心,围绕橡胶、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废旧橡塑绿色生态循环利用三大主业及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成为具有“千亿”级规模、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争取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收入、资产和市值三过1000亿元!毋庸置疑,对于青岛来说,在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发起青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对促进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青岛国企国资,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要真正昂起龙头,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正需要国有企业勇于担当,激情奋进,锐意创新,争做改革的领头雁、排头兵!
双星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制鞋企业之一。近百年的岁月中,双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以创新的行动,迎接变化与挑战。
吉姆·科林斯在《基业长青》中说:“创建一家恒久的伟大公司、一个真正长青的基业,乃是崇高的使命。”然而放眼望去,世界上的企业如过江之鲫,真正基业长青的却如凤毛麟角。双星立志打造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
传承、创新
城市发展正需要这样基业长青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