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毕业季,青岛如何弯道抢人?

2020-06-27 06:26    回澜听涛

“青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剩一片感动在心窝。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又到凤凰花开,这首《凤凰花开的路口》近期风靡毕业生的朋友圈。

受疫情影响,这届毕业生“与众不同”,没有了把酒言欢、相拥而别,他们体验的是“云端”考试,“云端”论文答辩,甚至是“云端”毕业照。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74万人。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对于急需人才的城市而言,却也是一次弯道留人抢人的机会。

1 青岛十条举措加码留人抢人

为抓住这次机会,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在青落户就业创业,青岛在3月份推出十条举措来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对住房、安家、就业、见习、社保和创业等方面给予补贴。

其中的亮点之一是青岛推出了“在校大学生可落户”的政策,即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含毕业学年),可申请在所在院校的学生集体户落户。

落户后,可享受本市购房政策。符合落户条件的大学生可通过“青岛人才网”、“青岛就业网”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不见面、零跑腿。

从本科生到专科生,再拓展至在校大学生,自2018年以来,这已经是青岛第三次调整落户门槛。

大学生落户青岛之后,还将享受住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分别按照本科、硕士和博士每月500元、1200元和15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

在创业方面,也是鼎力支持,在青创办小微企业的大学生,可享受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有创业融资需求的,可享受最高4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和最长3年的全额补贴;创办小微企业的,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在服务方面,创建了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为招聘企业和毕业生双方提供线上交流、视频面试、网上签约等对接服务。

同时启动了“金种子”人才储备工程,从“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国外大学遴选一批优秀在校生,给予一定学费、生活及实习补贴。

青岛还打造了“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系列招才引才品牌,邀请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学生代表来青研修对接,助推青年人才融入青岛。

2

留青意愿与人才量节节攀升

一系列加码的引才政策,配上青岛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和“学深圳、赶深圳”的攻势,青岛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感受到:

一是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数据分析表明,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其中青岛排第12名,比青岛的GDP排名高,更多省内外大学生愿意来青工作。

二是在2019年底,青岛统计局曾对驻青10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59.84%的毕业大学生意愿留青工作,比上年提升4.44个百分点;分地域看,89.2%的本市学生、59.56%的省内学生、40.87%的外省学生选择愿意留青工作,其中外省学生选择愿意留青工作上升6.78个百分点,有较大幅度上升。

而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市吸引毕业三年内的高校毕业生14.8万名,21所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48.6%,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

无论留青意愿还是实际留青人数,都有大幅上升,这表明青岛这两年一系列人才举措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正在产生良好效果,人才对青岛未来信心在不断增长,青岛的吸引力在显著增强。

3

他山之石,可以助青

增长,令我们欢欣鼓舞,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在看到成绩的背后也要看到差距。

百万补贴、打折购房、落户零门槛……这几年,人才大战,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年都有因人才而火的城市,但是青岛一直不属于这最火的行列。

那谁最火?杭州说第二,没城敢说第一。数据表明,杭州2019年以55.4万的人口增量位列全国第一,同时在近三年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均保持全国第一。

对标杭州,有那些值得青岛借鉴的地方呢?

NO.1 用产业引人留人

近几年杭州引进人才中,近60%的人才流入了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这两大万亿级产业对人才的吸引,与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布局生命健康产业密不可分。

人才安居乐业的背后,一定是一系列产业平台的支撑。任何一个前沿发展领域都有其不容低估的引才能力。

反观青岛,制造业是这个城市的核心产业之一,为此在今年4月份,青岛发布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要发力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根据方案,到2022年,青岛将打造1个国际领先、10个国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20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争创中国软件名园。

初步形成涵盖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新一代网络设备、工业软件、工控系统与传感器、安全设备与产品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千亿级产业新生态。

工业互联网就是青岛引才的新引擎,一系列产业平台,必将为青岛引来大量先进智能制造业人才。因为,长期来看,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是决定人才动向的重要因素,落户优惠政策和租住补贴固然能够吸引人才,但最终能够留住人才的还是就业机会与产业结构。   

NO.2 谁是人才?打造兼容并包的人才生态

现今直播经济如火如荼,今年5月,杭州江干区,这个网红主播和MCN机构集聚之地,出其不意,将“直播达人”纳入人才参评范畴。

职称、学历,历来都是人才的基础标准。杭州却另辟蹊径,打破原有“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评价模式,把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市场元素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杭州正在以自身的包容气度打造“热带雨林”式的人才生态。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扩宽人才标准,打造人才生态正是青岛下一步要发力的突破点。

我们既要有参天大树般的院士级顶尖专家,也要有众多自由生长的专业领域技能人才,这样才能形成丰富多元的人才生态系统。

我们既要眼睛看着大学生,也要多关注和吸纳新领域的人才,扩展人才标准,有助于促进更多行业创新发展。

余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夏林发布余杭区直播电商政策

NO.3 所有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都是人才工作

在杭州,“人才是第一资源”已经达成共识,城市的重大政策必与人才工作提前对接协调,人才工作需要统筹协调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提上议程商讨解决。

正是这种力度的重视和支持,为此杭州上线了人才码,一码统筹整合了医疗健康、子女教育、购房落户、双创支持、交通出行、休闲旅游等集成式、智慧化、全流程的优质服务。

服务体系之上更嫁接起干事创业的支撑系统,为人才提供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务,建立高效便捷的投融资支持体系,都在有形无形中形成对人才的感召力与吸引力。

而在人才的服务上,青岛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比如,答应的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及时兑现。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现在已经成为公司引才的障碍之一。

现在青岛的创业环境在北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等各方面都结合好,深化“上管老、下管小”的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让各部门共同为人才服务。   

NO.4 携手求贤,在协同创新中留用人才

当各地市借地耕田,杭州却正在借人肥地。当各大城市纷纷各自为阵争夺人才时,杭州却屡屡携手兄弟城市搭台引智。

比如,虽然引进企业的注册地多数不在杭州,但常驻杭州人才大厦的人才,也可享受在杭落户、购房资格、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人才政策。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杭州的这一人才观,与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的想法不谋而合。“主动给其他地方、其他人提供服务,给的越多你的盘子就越大,你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而对青岛来说,无论是国际城市战略的实施,还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都不是青岛单打独斗能够做成的,而是需要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合力,为此“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也被写入了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

积极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除了经济、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协同联动,青岛更要展示出自己的人才开放观,和其他城市在协同创新中留用人才,胶东子弟多才俊,我们要聚而用之。

风物长宜放眼量。加大引才留才用才政策力度,扩展人才范围,用产业引人,用服务留人,在协同创新中用人,让有识之士如浪潮般充分涌流、来去自由,青岛必将大势起,成为人才的聚集地与创新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莱西: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基地

2020-06-27    青岛日报

市北区延长升级产业链 加快建筑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2020-06-27    青岛新闻网

市南区小升初第一志愿电脑派位结束 28日可查结果

2020-06-27    青岛新闻网

青大附中2020年新生电脑派位结束 快来查看录取名单

2020-06-27    青岛新闻网

网络中国节 端午浓情 尽情放“粽”

2020-06-25    青岛新闻网

视频直击!青岛26中 青岛39中电脑派位结果出炉

2020-06-27    青岛新闻网

青岛蓝谷: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打造海洋产业生态

2020-06-27    蓝睛

视频直击!琴岛学校、海信学校电脑派位结果出炉

2020-06-27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