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区市观察】逆势增长 青岛高新区是怎么做到的?

2020-06-24 08:44    青岛新闻网

青岛高新区实现逆势增长。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任俊峰)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全球经济正面临巨大的考验,而位于胶州湾北岸中心区的青岛高新区却逆势上扬,跑出高新经济“加速度”:

一季度,青岛高新区完成进出口总额超31亿元,同比增长20.18%,在全青岛市位居前列,实现了“开门红”;

一季度,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7亿元,同比增长5.0%,增幅列全市第一;

5月8日,国务院发布通报,点名表扬了青岛高新区,这也是全省唯一获得国务院激励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今年1—5月份,青岛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6%,在青岛各区市中排名第一;

……

面对疫情的冲击,青岛高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坚韧性、稳定性和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呈现企稳向好的良好发展势头,成为今年青岛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很多人想知道,高新区是怎么做到的?

功能区改革后,高新区明显“提速”

2019年底,青岛高新区和全市其他三大功能区一起,率先开展了功能区改革试点。改革后,高新区的社会职能划归城阳区管辖,高新区“一心一意”聚焦主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更为精确。

改革前,作为国内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高新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位列第10位,而改革后的高新区又将如何定位?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李鸿雁表示,高新区新一任领导班子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积极推动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自身创新、改革、科技等优势,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使青岛高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目标有了,如何干更关键。为此,高新区首先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35岁,本科以上学历占98.7%,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52%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出台了《关于激励担当作为、争创一流的实施意见》及容错纠错办法、优化营商环境正面清单等系列配套制度,引导干部队伍凝心聚力、担当共识,最大限度为功能区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推动区域实现从“鲲”的量变达到“鹏”的质变。

面对高新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短板,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同向发力,努力破除营商环境“壁垒”。将优化营商环境引入纪检监察之力,积极创新监督方式,使纪检监察监督与市场需求同向发力;为打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青岛高新区通过《意见》建立起让企业家来评价的监督机制,建立倒三角监督体系,聘请管理与服务链条上的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创业者等作为监督员,对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涉企服务等事项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链条监督,建立企业家与纪工委书记的“直通车”;加快推进工作流程再造,打造“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以“亲清”作为双招双引最大招牌,吸引高质量优质产业投资落户,将青岛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发展、开放崛起的投资新高地。

通过政策扶持和“点对点”帮扶,高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高新技术企业营造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种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疫情之下显得更有“含金量”。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冲击,高新区增长态势不减,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三驾马车”持续发力,区域经济发展稳中求进、逆势上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迅猛,全部位居各区市前列,跑出了高新经济增长的“加速度”。

“我们将体制机制改革以来的制度优势、政策响应优势、服务优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优势迅速转化成高新经济增长的动能优势。”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李鸿雁表示。

保外贸稳基盘,“经济答卷”行稳致远

疫情的蔓延给国际贸易蒙上了阴影,海外需求萎缩、订单不足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在青岛高新区,外国企业家们的信心却依然坚定。

面对复工复产后环保涂料订单快速增加的现状,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用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520万升船舶涂料的生产记录,并有望在得到相关评审后进一步扩大生产。“我们相信在高新区政府和青岛市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会拿到年产8000万升的批复,同时在自动化提升上加大投资。”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运营总监Jon Overbo(乔恩·欧文博)说。

而另外一家外企——青岛天摩亚太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也因享受到退税政策的利好实现了快速复苏。公司总经理Ekaitz Ezpeleta(雷凯之)说:“疫情期间,我们共申报退(免)税额近450万元,均实现了当日申报次日到账,退税提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负担,降低了运营成本,为我们做好防疫工作和稳定外贸出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功能区改革后,青岛高新区灵活改变政策打法,增进服务举措,借助财税金融组合发力,出台应对疫情扶持企业平稳发展“11”条,从租金、税费、金融、技改等多个方面推动企业恢复生产,并成立财税金融稳外贸企业服务工作队,对外贸企业开展点对点个性化服务,确保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疫情防控期间,青岛高新区推出了“非接触式”出口退(免)税服务,目前区内企业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率已达99%以上,采取先行审核、事后复核的办理方式,当前共涉及退(免)税390.67万元。”青岛高新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增利介绍道。

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先后共拨付企业各类政策奖补资金1268.25万元,在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上提速增效,加速各项帮扶政策措施效应释放,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赋能科技创新,企业活力尽现

六月刚过,青岛的企业圈就传来好消息——疫情之下,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高测股份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审核,即将成为2020年青岛市第一家科创板A股上市企业,也将成为青岛高新区北部园区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业。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危难时期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与韧性:生物医药产业1—5月份累计产值同比增长6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2%,十余家企业累计产值增速超过100%,经济上拉作用明显。

在日前发布的《拟认定山东省第三批瞪羚企业榜单》中,青岛高新区的汉唐生物等四家企业成功入围,目前该企业已接到来自意大利、法国、智利、伊拉克等20多个国家50余万人份的订单,目前日均产量5到8万人份。

“持续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入选瞪羚的关键因素,”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说,“我们已搭建起了全方位的研发体系,丰富的新产品成为公司持续增长的支撑。高新区政府也为企业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企业创新方面推出了从人才到项目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的“造血”能力,是突破疫情危机的“关键之钥”。功能区改革后,青岛高新区建立起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潜在的“独角兽”“瞪羚”等企业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创业创业生态活力迸发——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获2020年山东半岛自创区发展建设资金1000万元,嘉星晶电公司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资金2500万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1家、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1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242家,同比增长30%;上市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12家,总数占全市1/5;融智生物、科捷智能装备等29家企业获批建设青岛市首批技术创新中心,占比21.8%,位居全市第一。

“我们会努力帮助更多优质企业度过初创期,加快培育高成长型新经济企业,通过提高政策扶持、实施倍增计划、优化企业服务等多种措施,全面激活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青岛高新区经济发展部工业和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王筱青表示。

当前,青岛高新区众多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成绩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盘古润滑产值增长近一倍,正典生物增长约40%,万创国际营收增长近6倍,近50家在孵“四上”企业产值总体与去年同期持平……得益于抓住机遇、超前谋划,他们在疫情期间不仅经受住了考验,更实现了化危为机。

创新“双招双引”,聚势增量崛起

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上提出,开发区要当好“特战队”,全面推开各项改革任务,打造“双招双引”高位平台。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创新“双招双引”打法。

强化平台招商,举办中国芯大会、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入中关村信息谷专业运营团队运营大荣生态科技园,吸引爱泊车等18个优质项目落户;举办了2次线上项目集中签约,共有利群商业综合体、明日世界(华东)数据中心等20个优质项目落户,总投资约26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在人才引进方面,作为全市唯一的“人才特区”,青岛高新区连续4年开展“人才特区”项目评审,为112个高端人才项目发放扶持资金2.2亿元。累计引进院士33人、海内外高层次专家62人。

在平台建设方面,青岛高新区依托中科研发城、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7个国家级孵化载体,累计引进中科院院所6家,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100余家。充分整合华为、百度、腾讯、招商蛇口等项目或组织的优势资源,吸引玄机科技北方总部、大道至简等创新型企业128家、科技型项目105个、生态圈企业10余家。  

在产业链培育方面,青岛高新区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集群,2019年“3+1”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64.8亿元,同比增长29.8%,创新创业项目突破2300个。

据了解,疫情期间,青岛高新区通过短视频、微信群、视频会、线上批复等信息化等形式,加大网上推进项目合作力度,共梳理了总投资315亿元的20余个重点项目信息。“我们瞄准产业细分领域,力争全年引进主导产业项目400个以上,以招商引资的产业集聚成果打造让企业家舒服的发展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青岛高新区招商部部长李明宽说。

此外,在全球资源配置领域,青岛高新区加快中以“国际客厅”建设,成立中以(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中以天梯产业创新研究院等2个平台项目签约落户,储备优质项目30余个。

在政策领域,青岛高新区将出台“1+N”产业招商政策(“1”即普惠性招商政策,“N”即针对主导产业细分领域的个性化招商政策),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围绕信息安全、创新药物、机器人、总部经济等产业细分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行业新锐企业,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新的动能。

补齐短板,高新区变得“更宜居”

康复大学、五十八中高新校区、中欧国际城初中已经开建,青岛东方伊甸园、青岛金茂览秀城正式开工,世茂52+、鲁商综合体即将开业,高新嘉园、星雨华府两所幼儿园规划公示、华中路、双积路贯通提上日程……今年以来,在民生领域,高新区利好消息接连不断,令人颇为振奋。而地铁8号线北段贯通的消息,更是给高新区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让这个胶州湾北岸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凸显无疑。

交通硬件设施的提升,让高新区与“宜居”二字产生了联系,而生态、自然环境的营造,一直都是高新区的优势。每逢周末,高新区澜湾艺术公园游人如织,来自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享受着这凝聚自然与工匠营造之功的双向馈赠。而夜晚逐渐多起来的灯光,拔地而起的新楼座,陆续竣工的市级公共设施,正预示着高新区不仅将成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新高地,还将成为宜居又宜业的城市新空间。

今年以来,从教育、商业、文旅等各方面,高新区加快优质资源集聚整合,提升城市品质,并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高质量的项目服务水平,精准快速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助推各大项目开工建设。

5月份开工的青岛东方伊甸园项目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唯一集生态环保、海洋文明、文化娱乐、科研教育、论坛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园区,预计2022年年底建设完成,2023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同样于5月份开建的青岛金茂览秀城将打造“适度超前、半步引领”的一站式生活体验中心,并通过智能化消费场景与创新体验业态的打造,构建城市级未来城市生活探索中心,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科技生活、潮流娱乐、家庭社交等全方位的未来品质生活。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青岛高新区人居品质正发生着质的飞跃,城市、人口、产业不断融合,宜居宜业的环境逐步完善。”李鸿雁表示,显著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体系、优质的城市生活配套、优惠的政策支持、一流的营商环境将成为高新区的“标签”,也是最大的优势,将为高新区下一步的“双招双引”工作提供优质的保障。

“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为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李鸿雁说。

风劲好扬帆。实现了功能区改革的自我换血与革命,突破了疫情的重重阴霾,青岛高新区正以强劲的势头,阔步前行,破茧重生,一座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新兴城市片区,正蓄势待发,崛起于胶州湾北岸。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两大“神器”助阵北斗卫星发射 青岛力量闪耀太空

2020-06-24    青岛早报

【一线访谈】胡孝潭: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2020-06-24    青岛新闻网

H5 |“宝藏天团”已上线 6位青年榜样讲述青年担当

2020-06-24    青岛新闻网

改造大升级 青岛61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

2020-06-24    大众网

工业互联网精彩故事天天讲 寥寥数人24小时可产洗衣机6000台

2020-06-24    青岛日报

青岛国际职教城赴深圳推介 与25家企业集中签约

2020-06-24    青岛日报

青岛早知道|61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 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7月31日开幕 端午出行指南请收好

2020-06-24    青岛新闻网

2020年6月23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0-06-24    健康山东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