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习武36年练成通背拳绝技 他是全国冠军却从不轻易出手

2020-06-24 05:40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李倍 视频、图片/张力伟

说起通背拳,或许不少人会感到陌生,相传这门武术为清末时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创,是一种以柔为主,以背力为法,放长击远先发制人的拳法。

时承旭作为祁家门通背拳第七代传人,他7岁习武,10岁才得以拜入师门,如今43岁的他,苦练通背拳已有36年,几乎占据了他生命长度的绝大多数。练拳是一个艰苦而枯燥的过程,想要熟练掌握一个单操动作往往要练上三四个月,遇上侧空翻等高难度动作,骨折是常有的事。然而时承旭痴迷练拳,他把自己和自己的时间全都交给了功夫,最终成为获得多次国际比赛冠军的名将。

如今,已迈入不惑之年的时承旭肩负起传承通背拳的重任,他坚信“以德铸人,以武锻身”是中国传统武术里蕴含的哲学和文化。刀为什么有鞘?不是为了杀,而是为了藏,“我告诫徒弟‘人若犯我,要先忍让三分’,因为习武之人出手就会伤人。”

7岁习武10岁拜师 他用十年学得通背拳

他姓时,时间的时,他说练功夫需要时间,没有时间功夫出不来。今年43岁的时承旭与功夫为伍的时间长达36年,几乎占据了他生命长度的绝大多数。初见时承旭时,他身着一套白色练功服,戴着发箍,留着小胡子,与电视剧里武功盖世的大侠颇有几分相似。

而时承旭的武术启蒙也确实来自于电视剧,当年的《射雕英雄传》、《霍元甲》让年幼的他对武术愈发痴迷。7岁那年,时承旭进入“五方功夫馆”,师从祁家五行通背拳第六代传人——李增普。时承旭说,为了方便练武,那时吃住都在师父家,早上5点半起床跑步,白天上学,晚上练武,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师父不仅教功夫,也督促他们学习。时承旭坦言,自己小时候有些顽劣,上课调皮捣蛋成绩不好,师父见他考试成绩差便责问他,时承旭低头不语,于是师父上来就是一个转环掌,一个正环一个反掌,虽然避开要害,但还是让年幼的时承旭长了教训,从此他再也不敢不用功读书。

尽管7岁就住在师父家里学功夫,但真正拜师行礼是在时承旭10岁那年,“教徒弟要先观察这个孩子的品性,老师父尤其讲究这个,一般要观察个两三年,不然如果将功夫误传歹人那是有辱师门的。”时承旭说。

“以德铸人,以武锻身”是出身武术世家的师父的传武师训,师父认为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培养出一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背拳看似柔和,但一招一式也颇为讲究,通常一个单操动作就要练上三四个月,但时承旭不觉得枯燥,他太喜欢练拳了。就这样,从7岁到17岁,时承旭在师父家住了十年,也得到了师父关于通背拳的真传。

斩获全国武术冠军 他以实战经验调整拳法

时承旭笑起来的时候有些酷似台湾男星王耀庆,而他自己也坦言年轻时确实有过“演员梦”,想凭借自己的功夫考到中戏当个“武打明星”。然而,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弯,凭借武术特招,时承旭没能去中戏,而是去了上海体院,系统地学习关于运动与训练的相关知识。

随后,时承旭在全国武术邀请赛中荣获螳螂拳冠军、通背拳冠军,棍术冠军、刀术亚军,并成为中国武术段位指导考评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

在不断的实战比赛中,时承旭开始对师父所授的通背拳进行调整,不管是在步伐、力量还是掌法上都融入了现代实战经验。“最早的通背拳,腿分开后承载的力量是三七分,前面一条腿是三分力,后面一条腿是七分力,重心几乎都在后面这条腿上;到我师父那一代,改为了四六,前面四后面六,重心稍微前置了一些,但移动起来依然有点困难,所以到我这里,我调整成了五五,就是前后两条腿的重量一致,这样动起来步子会更灵活。”时承旭说。

此外,他还将通背拳的36手掌法加以提炼,总结出了较为实用的5手,“这5手分别是弹掌、劈掌、转环掌、撩掌、穿掌。”一边说,时承旭一边用手比划起来,通背拳掌法轻盈,看起来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我这只是比划了一下掌,还没加腿上的功夫,我们有句行话叫‘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

那么,通背拳的“杀伤力”到低有多大?多说无益,时承旭决定打一套拳给我们看看。伴随着几声“嗖嗖”的拳风,打拳时的时承旭周身立刻腾起一股“杀气”,“练拳的时候我们都要戴‘护头’的,如果不戴,一掌下去你的下颌骨就会松动。”时承旭说,“掌法中来自掌心的气压非常大,像这个转环掌,一掌下去耳膜立刻就会穿孔,所以现在不让打耳朵了。”

他决心传承通背拳 告诫徒弟“人若犯我,要先忍让三分”

通背拳的掌法如此厉害,会不会担心徒弟练拳后会出去惹事?“武术讲究的是武德,学了功夫不要外露,要学会藏。就好比刀为什么有鞘?不是为了杀,而是为了藏。”时承旭这样回答,习武之人都有门规,他告诫徒弟“人若犯我,要先忍让三分”。

但时承旭也坦言,自己大学毕业后本没想过要传承通背拳,他曾与朋友合伙开过健身房,在武术培训机构做过教练,机缘巧合下他进入精英搏击俱乐部,从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里,年近四十岁的时承旭参加了多次国际比赛,在通背拳、三节棍、刀术三个项目上,战胜了一众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一举拿下多个武术项目的国际冠军。

尽管比赛后的时承旭已是功成名就,但同时,他也深感中国传统武术项目在传承上的江河日下。“国外对于中国武术的推崇和传承,从表面上来看,比我们自己做的好,我不希望我们自己的看家本领就这么没落了,以后如果有孩子想要学通背拳,学一些传统武术,要跑去国外学,这就很可怕了。”

于是,比赛回来后,2018年时承旭决定招收徒弟,传承在我国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通背拳。“我教授的通背拳是经过我调整后的拳法,武术必须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流传下去。”时承旭说,他坚信中国传统武术里蕴含着哲学和文化,可以培养一个人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德铸人,以武锻身”才是中国武术的精髓。

推行“武术进校园” 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传承中国武术

如今,时承旭有十几个徒弟,从孩童到成人年龄跨度很大。“我很严的,练得不好该打打该骂骂,练这个就是为了要练出持之以恒的劲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经历这种磨练的太少了,传统武术里的文化是其他文体项目比不了的。而且武术讲究武德,强调坚持和团结的品质。”

中国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近年来,我国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颇为重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时承旭所在的精英搏击俱乐部从2016年开始坚持推行“武术进校园”活动,时承旭也走进小学课堂,为学生教授武术课程,这一举措也让青岛在中国武术的传承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主要是我去教课,通背拳孩子们还学不了,就学学段位一路长拳,像上体育课一样在操场上操练,有时候我也会给孩子们讲讲防身要领。”时承旭说,“武术进校园”对中国武术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同时,作为通背拳的传人,时承旭也希望他们这些习武之人为中国传统武术所作出的努力,既是一份守护,也是一份传承与发扬。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济南路拓宽改造工程征收补偿方案正式公示

2020-06-24    大众网

青岛市已有90多个小区实现微循环调流改造

2020-06-24    海报新闻

设小学、初中 重庆中路学校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2020-06-24    大众网

文艺端午节 青岛一大拨公共文化活动主打时尚新民俗

2020-06-24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出行更方便 青岛至即墨客运班线今起加密

2020-06-24    大众网

最新通知:这些场所,停留不得超过两小时!

2020-06-23    青岛日报

成功!我国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

2020-06-23    新华网

北京一外卖小哥确诊 百事公司大兴分厂再报告3例病例

2020-06-23    北京头条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