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生学生溺亡事件 出去玩目光不要离开孩子
原标题:又到高发季,防溺水莫存侥幸
近期,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分别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件,多名学生溺亡。5月2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举一反三,多措并举,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每年暑假都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如何能够堵住安全的漏洞,让鲜活的生命不再消逝?6月1日,半岛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受访者提醒广大家长看好孩子,让孩子溺水的悲剧不再重演。
调查 野外河道和池塘溺水居多
5月13日下午3时左右,在平度市南村镇郭庄周诰屯村,一名六七岁的女孩不慎掉入水井中,经平度市消防、公安部门以及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救援,小女孩被成功救出。
据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委会成员高玉瑞介绍,救援队每年都会实施多起溺水救援,其中溺亡事故不在少数。“天气渐暖,十三天时间,连续四次溺水打捞,三人溺亡,一名儿童得救。”这是5月20日高玉瑞发的一条朋友圈。据了解,这四起溺水事故中,一起是农民灌溉不慎落水塘,一起是女青年轻生,一起酒后落水,还有一起就是平度女童意外落井。令人遗憾的是,四起溺水事故中,仅有平度女童一人生还。
“这两年我们的救援主要集中在平度、即墨和莱西,共有30余起左右,学生占三分之一。”高玉瑞介绍,通过救援队多年的救援,他发现12岁至17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最多。此外,多人落水、连环落水的情况呈减少趋势,可以说明人们自我保护和施救意识在不断增强。
“池塘、水库看似平静,有些地方水看起来很浅,实则危机四伏。水底不起眼的淤泥、水草,可能就是导致溺水的原因。”高玉瑞介绍,在他参与的溺水救援案例中,以野外河道和池塘居多,其中池塘溺水占到溺水总数的一半以上。
支招 出去玩目光不要离开孩子
“年年提醒,但是每年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充分暴露了学生安全教育的短板,孩子年龄还小别指望孩子能自觉,不要心存任何的侥幸和疏忽。”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悲剧发生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虽然教育部门每年都强调,也在各大隐患地设立警示牌,但悲剧还是发生。毕竟孩子的自制力差,天性好动、好玩,家长应该在假期或者双休日看好孩子。尤其是农村地区,每个村子都有水塘和池塘,稍微不注意孩子就跑出去了,悲剧随时发生。
一到暑假,孩子的安全问题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年暑假都有青少年溺水身亡的不幸消息,溺水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有评论认为,防溺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的安全网。“很多时候可能是父母大意酿成悲剧,父母带孩子出去玩不要光顾着玩手机,目光尽量不要离开孩子。”市民吕先生表示。
施救 掌握正确方法,保住自身安全
作为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几乎每年的旅游旺季,青岛前海一线都会发生游客溺水的险情。青岛市救生协会会长王超告诉记者。
王会长说,如果溺水者救上岸发生昏迷、休克等症状,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根据以往案例,有呼吸停止一个小时还能救过来的。
此外,在溺水情况下,由于溺水者强烈的求生欲,他们往往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抓到的东西,包括施救者。因此,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很容易被对方拉下水,甚至赔上性命。所以当发现有人溺水时,首先应迅速向水中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漂浮物,让其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其次,下水救援时,施救者要特别防止被溺水者抓、抱。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而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扭转其髋部使其背对自己,从后面或侧面托住溺水者的腋窝或下巴使其呼吸,并用反蛙泳或侧泳将其拖带上岸。
■链接 青岛下发防溺水预警通知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尽最大努力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发生。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也格外重视防溺水工作,专门把5月份定为“安全月”,各学校已经组织学生进行了防溺水的相关学习。
据了解,市教育局十分重视防溺水工作,陆续下发了《2020年预防学生溺水第1号预警通知》和《青岛市2020年“安全月”活动方案的通知》,其中都对防溺水工作做出了细致要求。要求各区市教体局、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做到“一区(市)一策”、“一校一案”。各区市教体局还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各类涉水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检查,尤其要加强对河流、池塘、水库、在建工地、废弃水坑等溺水易发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安全设施、安全警示牌等。
市教育局还把今年5月份定为“安全月”,强调各区市教体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据市教育局安全管理处处长刘方进介绍,市教育局计划召开全市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联席视频会议,对今年防溺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将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6、7、8三个月对各区市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月至少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