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青岛开放大局中的老城区,需要更有“国际范儿”

2020-05-29 10:50    回澜听涛

青岛的百年老城区,也可以有“国际范儿”。

5月28日上午,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试点项目在市北区广兴里正式开园。这处青岛最大的里院,不再是破旧不堪的贫民窟,也不只是文艺怀旧的天井院落,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最前沿的技术展示厅,是充满创意创新的设计工作坊。

同样在当天启动的,还有市北区馆陶路1号引入的春光里青岛产投生态综合体,馆陶路3号的创投风投平台洪泰山海会项目,以及由馆陶路34号第一粮库变身的青岛新金融产业园。这是青岛老城区的改造思路——用产业带动老城区复兴,而提升产业能级、聚集优势资源也正是青岛这座开放的城市向“国际范儿”迈进的升级思路。

因为,老城区的改造不能为升级而升级,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来打造网红小吃街、抖音打卡地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效益倍增,但更重要的是放眼长远,要将老城区的改造与青岛城市的定位匹配起来。青岛在投资界、企业家眼中的“网红”之处,不是旖旎的沿海风光,而是青岛已经崛起的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是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机会与优势。

开放的核心基础是产业,因此这次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试点项目,为老城区赋加的变量,也是为青岛的金融发展、创投风投等新业态提供产业空间与生态服务。青岛提出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老城区的新改造,便是从这样的需求出发,借助与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一路之隔的近水楼台优势,为到青岛来的创业者、合伙人提供创意创新的碰撞空间与实现机会。

可以预见的是,作为青岛布局工业设计产业的中心点,广兴里将成为聚合全球顶尖资源的产业洼地,目前已确定有17家海内外设计机构入驻,这里还将以工业设计创新、文化创意等总部经济为主,聚焦全球设计创新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材料,构建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设计产业链,按照点、线、面打造青岛工业设计立体式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此外,在新历史坐标中的馆陶路也将再次成为青岛新金融集聚发展的原点。在这里实践的“六个一”模式,正是打造新金融集聚发展生态的体现。

一个“集聚区”,将大港片区和中央商务区作为新金融集聚区的双核,引领、辐射和驱动新金融在全域集聚发展;

一条新金融街,以大港区域馆陶路为载体,打造创新创业创意创投的新高地,赋予“百年华尔街”馆陶路新的生命和活力;

一个新金融产业园,将馆陶路34号青岛第一粮库旧址,打造成为具备新金融创新、运营模式、功能协同示范作用的新金融示范园区;

一批新金融智库,通过与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李白金融研究院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深化精英聚会、脑力激荡,打造新金融理论研究高地;

一套新金融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了《青岛新金融集聚区产业扶持政策》;

一支专项产业基金,发起10亿元新金融产业专项基金,为新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层次服务。

而这种老城区与新产业的碰撞,在青岛其实早已不是第一次。3月28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开工暨全球招商正式启动,这座百年老港区的新生,不仅仅局限在邮轮上,而是一座集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为一体的国际港城,通过航运、贸易、金融的融合,聚合新基建、新产业、新技术,打造通达四海五洲、做全球生意的世界级邮轮母港。这匹配的,正是青岛打造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定位。

其实,青岛市区内“寸土寸金”,不仅有着承载青岛百年发展记忆的城市景观,而且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备吸引合伙人来创新创业的基础,当前最需要的,就是通过设计赋能、引入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在青岛产业用地不足、老城区活力缺乏的实际问题面前,老城区的复兴、国际邮轮母港区的建设,为抢抓新业态发展机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珍贵的空间。

青岛未来的发展规划,在青岛招引落地的项目投资,都是要放在青岛这个“大坐标”中来确定位置、创新打法、谋划路线。除了国际邮轮母港区,青岛对海尔卡奥斯平台的大力推进、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科技生态的打造、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加快新基建等等,很多都是站在未来看今天的布局,而这种超前谋划的效益,最好的印证便是青岛在工业互联网赛道上的一骑领先。

而无论是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使命,还是青岛把握的工业互联网时代机遇,都把青岛放在了更开放的世界坐标之上,所以青岛这座有着世界级梦想的城市,要升级的就不只是青岛的城区与产业,关键的是青岛的人

因为哪儿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对企业家来说,能不能有“感到舒服”的软环境,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投资青岛的意愿,关系到愿不愿意在青岛发掘市场创新的潜力。

对此,青岛市委书记带头,拿出了“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顶格逻辑”:只要愿意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青岛就能层层“顶格接待”;见面完全可以不谈项目、不谈钱,而是谈青岛的想法、谈企业的想法,寻找企业家创意与青岛城市发展的耦合点,不强求合作、不放过机遇。

如果根据媒体对政务会见活动的公开报道进行统计,则会发现,在过去的13个月里,青岛“一把手”会见企业家的次数超过了100次;2019年青岛“四大班子”领导,给企业家站台的次数达到了2600多次。

这种“既顶格又宽松”的氛围,对企业来说,不仅是市场信心,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5月27日,在民营局联合城阳区政府举办“创意赋能项目落地”2020青岛市首季民营经济创意会上,青岛易邦生物工程等4家民营企业现场发布总投资额64亿元的创意项目,这些创意项目在现场论证后,还会由对应的推进小组,“一企一策”,协调推进创意创新项目落地。

这也是为什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对所有青岛干部提出的“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的要求,开放的城市需要有开放的人,才能真正“活”起来。

而且,对于头部企业落在青岛的企业,青岛主流媒体主动讲好企业创新发展故事,拿出重要版面、黄金时段为企业做“单独报道”,这也正是青岛营造“招商护商爱商敬商”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

青岛的“国际范儿”,需要的是城市、产业、人的“三位一体”。而青岛的“国际范儿”,正体现在青岛应用场景的开放上,体现在对新业态、新产业的拥抱上,以及青岛干部对企业家的温度上,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发出的是对全球创业者的邀请。

在开放大势下,青岛的百年老城区,正成为青岛阔步迈向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百年地标,而能够得以实现新生,依托的是青岛在工业互联网赛道上,对成全四海不畏风险的智者成长成功的热带雨林的打造。随着青岛的“国际范儿”渐浓,青岛这座城市也越来越让合伙人感到舒服,可能未来青岛执政者与企业家的会面,不一定是在政府的会议厅,而是在这些老城区的咖啡馆里;可能未来青岛的下一个千亿级产业方案,就在这些创意工坊的讨论与碰撞之中,迸发而出。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青岛的市场逻辑:产业怎么搞,民企拿方案

2020-05-30    回澜听涛

青岛开展脱贫攻坚战评估验收 委托第三方专业队普查+市级抽查检查

2020-05-3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胶东经济圈农产品供销一体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05-3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值得存念 这些“青岛礼物”里藏着“里院之光”

2020-05-3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周六青岛南部有阵雨

2020-05-30    蓝睛

分期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山东出台方案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2020-05-30    山东政事

深入推进“一盔一带” 青岛交警为外卖小哥解决“头”等大事

2020-05-30    大众网·海报新闻

青岛中院发布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件

2020-05-3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