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光影台东”,从老影院变迁品味台东百年商贸变化
青岛新闻网5月27日讯(记者 丁淑华)“每到礼拜天,台东三路上遵义影院的门口就会排起长队,那时候大家没有别的文艺活动,看电影是一件很时兴的事儿”。今年70多岁的傅大爷是一位“老青岛”,七零年代从部队转业,跟随组织调度,工作辗转青岛各个区。谈起台东记忆,傅大爷说,“市北烟火气很浓,那时候印象比较深的娱乐活动莫过于闲暇时和家人、朋友到台东的几家电影院看场电影。”
像傅大爷一样,说起老电影院,青岛人有聊不完话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遵义剧院、大光明电影院与台东电影院共同撑起了台东的繁华。在没有网络购票的年代,影院门口总是人头攒动,大家常为“抢”到一张电影票而神采飞扬……也是从那时开始,台东“商娱结合”的营商生态就已轮廓初显。
台东电影院(资料图)
从曾经的中国近代商业街区样板间——台东镇,到如今的城市符号——台东商业步行街,台东作为青岛唯一一个120年从未间断的商业街区,人气愈发兴盛,商贸愈发振兴。
你买票我请客,“光影台东”承载了一代人的情谊
关于社会职业分类,老一辈人有“四大褂子”的说法,即用“白黑红蓝”四种颜色指代不同的职业,“红大褂子”代表的便是文艺从业者,影院的工作人员也划归其中。“和‘红大褂子’关系好的人,更容易买到电影票。”傅大爷告诉记者,要论关系好,单位负责宣传的同志应该是最能和“红大褂子”们说上话的人了,每逢节假日,为了给大家发福利,他们总有办法“搞到”半个影院的票。
除了单位的宣传干事,电影迷们也是“红大褂子”的老熟人,他们可以不吃饭只为抢一张电影票,一来二去,便和影院的工作人员熟络了起来。有门路的电影迷负责从“红大褂子”手里买到电影票,另外的朋友则在电影结束后请大家喝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你买票我请客”成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东人重要的休闲模式。闲暇时候呼朋引伴,看场电影、喝喝小酒不亦快哉,一张张电影票根便成了这些“独家记忆”的实物载体。
遵义剧院(毛卫东摄影)
台东这种商娱结合的营商生态有迹可循,据《青岛指南》记载:“商业市场,为商人杨圣训等集股所建,完全为商办之市场。内部组织,除蔬菜摊贩,鱼肉市场,及洋杂货铺,估衣铺等外,并设有小戏园,落子馆、说书场等。”1928年,一座大型的商业市场在台东拔地而起,市场东门福寺路的东南建成商业舞台,后来改名“光陆戏院”,演出以京剧为主,1966年更名为“遵义剧院”,供一般平民工作之余娱乐所需。
票价翻十倍也要给孩子买,“光影台东”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光明影院是台东最具人气的地标建筑,提到它,70、80后的台东人有道不完的回忆。那时看电影是学校经常举办的集体活动,台东的学校多,学生也多,大光明电影院就成了学校首选的观影场所。每到学校“包电影”这天,隔着好几条街都能听到孩子们的嬉笑声。
上世纪70年代,电影《暗礁》里的大光明电影院镜头。(资料图)
傅大爷回忆,上世纪初,青岛开始放映电影起,电影票价逐步攀升,从三五分到一毛,两毛五毛再到一块,后来涨到几块钱不等。他告诉记者,电影票价并非跟随当时居民收入水平变动,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起伏。
“最开始即使是几分钱,也很少有家长会给孩子买一张电影票,但后来票价涨到一块钱、两块钱的时候,家长都愿意拿出钱让孩子去看一场电影,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傅大爷说。
在当时,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新鲜的教育方式,诸如《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等主旋律影片就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看电影受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电影鼓励青年上进,是比演讲、大字报等来得更加鲜活的政治课堂,可以说“光影台东”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
大光明电影院电影票根(资料图)
万达影城接棒遵义影院 光影元素丰满“商娱台东”
1939年在现台东云门一路28号,慈光电影院建成开业,1964年,市文化局拨专款对影院进行大修,改称“台东电影院”,九十年代影院逐渐走向落寞。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光明电影院建成,1993年3个电影厅改造完成,2008年3月停止放映;2014年8月31日,影院经过升级改造后重新营业。
2003年,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一并消失,台东万达在此崛起。
……
随着时间飞逝,上世纪台东的三家老电影院已渐渐埋没于周边繁华的闹市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但它的存在远不止一方银幕的意义,它们留下的痕迹,沉淀在现代台东的繁华中,穿过时空呈现在我们眼前。回首百年“光影台东”,我们依然能从中领略到老台东的文化风情和生活百态。与此同时,一些“新光影”经过更新换代,撑起了如今的台东。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间,谱写新的青岛商娱故事。
热闹喧嚣的台东步行街(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