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和企业家更舒服
两会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
让企业和企业家更舒服
——市政协委员谈进一步优化青岛营商环境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把全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切实提高企业投资贸易和个人工作生活便利化水平。5月16日,参加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观念。市政协委员、山东电建三公司党委副书记孙启利认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放宽思路、广集办法、狠下决心,向先进标杆看齐,抓好整改提升,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营商环境的大优化。
为企业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市政协委员,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刘晓倩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第一时间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最先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的18条政策。“针对企业没有订单的问题,我们又发起了‘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总之,要围绕企业痛点堵点难点,尽可能地提供精准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刘晓倩说。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努力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市政协委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刘瑞金说,围绕这一目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力高效青岛攻势,将着重以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再造推动流程再造,搞好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为企业群众营造一个舒服、舒心、舒坦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营商环境最可靠的保障。市政协委员、段和段青岛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海燕认为,法治化要打造人人平等依法办事、可预期可信赖的制度环境。“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为例,承担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试点任务,着力培育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需要尽快制定自贸试验区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当然,由点及面,针对企业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为企业撑起法治“保护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极。
(青报全媒体记者 薛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