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急着去 那边盼着来!学赶深圳"第三棒"整装待发
王清宪与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集体谈话时强调: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
王鲁明出席
4月13日下午,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集体谈话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并与第三批150名选派干部集体谈话。他强调,全市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提升对城市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学深圳、赶深圳”中持续锤炼本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
市委副书记王鲁明出席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伟主持会议。
“‘学深圳、赶深圳’给青岛带来了全面的、深刻的变化。”王清宪指出,“学深圳、赶深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进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些战略目标的落实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逻辑、新的打法去突破。学习能力是干部专业化的必备要求,就是要有开放的素质,主动接受新事物、乐于学习新事物、善于探索新事物。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使命。
王清宪强调,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思考水平,而提升干部的思考水平,就需要有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对真理的勇于探究,是善于利用各种专业知识、规律、工具深入研究分析,通过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术精神。全市干部要结合自身岗位的体验、工作的历练,用专业的精神去研机析理,搞清楚工作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穴位在哪里,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自觉做到想透、说清、干实。
王清宪强调,开放创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要进一步提升探索的勇气,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在实践中增强建设青岛的本领。要更加注重实践联系理论,把工作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回过来用以指导工作探索。体悟实训干部要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深圳发展生态,把更多学习成果带回来,体现到青岛工作的探索中去。要深入思考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危中求机、乘势而上,认真学习深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路举措,特别是发展信息产业、5G、人工智能、创投风投等方面的经验,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据了解,我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150名,实训单位包括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平安证券、华润集团、腾讯集团、前海母基金等79家单位,时间为100天。
当日,青报观象山发表时评——
这边急着去 那边盼着来!学赶深圳"第三棒"整装待发
4月13日下午,青岛市机关会议中心三楼会堂春节后首次启用。
在青岛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启程之际,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这里与150名队员聊了一个半小时。
派干部到深圳体悟实训是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创新之举。去年,青岛已经先后派出两批、307名干部到深圳的企业体悟实训,他们体悟“深圳奇迹”背后的逻辑,取回了青岛发展需要的“真经”。
按照原计划,第三批体悟实训干部原本春节后就要启程,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阻断了他们的行程。眼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渐趋平稳,深圳企业相继复工复产,在经过充分准备后,条件一经允许,他们毅然决定启程。
疫情尚未散去,在这个特殊时期,义无反顾地派出这么多干部到深圳体悟实训,彰显出的是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坚定决心与超凡毅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但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谁先在困局中看到了未来,谁肯率先改变自己适应未来,谁就有能力、有准备引领未来。
已经退无可退的青岛,开启“追赶模式”,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眼下,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进入正轨,“学深圳、赶深圳”自然也不能再等下去。
青岛急着去,深圳盼着来!深圳的体悟实训企业对青岛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与专业素养极其钦佩,纷纷要求他们早日成行。
他们此行的任务可以说异常艰巨,不仅要当好“深圳的学生”“青岛的代言人”,还要做好个人防护,平平安安。
座谈会上,王清宪不仅对体悟实训干部,更对全市党员干部提出了要求: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
1
疫情阻挡不了青岛
“学深圳、赶深圳”的步伐
你想成为谁,首先要敢想,如果连想的勇气也没有,那自然就没有了可能。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赴青岛主持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总书记视察了青岛,视察了山东,对青岛提出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
怎样才算搞活?如何才能搞活?青岛明确提出“学深圳、赶深圳”,用最简洁明晰的语言传递出“青岛的愿景是什么、青岛要干什么、青岛的状态是什么、青岛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凝聚起了全市上下全心全意谋发展的冲天干劲儿,构建起“南深圳、北青岛”的全新格局。
“学深圳、赶深圳”,首先要“学深圳人、赶深圳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选派干部到深圳体悟实训,成为青岛“学深圳、赶深圳”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去年5月22日,肩负着“学深圳、赶深圳”的重要使命,青岛157名年轻干部远赴深圳,开启为期100天的体悟实训之旅。
去年8月28日,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抵达深圳,与第一批体悟实训干部进行无缝衔接,开启“深圳时间”。
青岛这一创新之举开了全国之先河,受到广泛的关注。两批307名体悟实训队员,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锤炼干部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素质和能力,探究深圳发展背后的规律和逻辑,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和重塑。在深圳,他们结亲戚、创品牌、搭平台,建立了青岛与深圳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他们取回了“真经”——结合所学所悟,共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50余篇,意见建议250余条,其中不少意见建议已经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过去的困顿,一些找不到路子的问题,如今脑筋顿开,在“学深圳、赶深圳”的开阔视野下豁然开朗。
一年来,“学深圳、赶深圳”给青岛带来了全面的深刻的变化,深圳经验化为生动的青岛实践,城市能级和城市影响力实现了大幅跃升。
去年,两地成立了全国首个横跨双城的商会组织——青岛深圳企业家联谊会,华为、腾讯、中兴,海尔、海信、青啤等两地头牌企业家携手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两地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崭新模式。
体悟实训干部还扮演着招商引资的角色。第一批签约项目39个,洽谈项目52个;第二批助力签约项目62个。
受体悟实训的影响带动,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来青岛投资布局,谋划发展。2019年以来,来自深圳企业投资合作项目就达到111个,到位资金已经达到300亿元。其中,5亿元的重点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1762.6亿元。目前,已经注册落地了16个,注册落地率达到50%。深圳已经成为青岛内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学是为了赶。一年来,青岛哪些领域对深圳形成了赶超之势呢?一年前,青岛提出,在政务服务方面“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青岛做到了吗?一年来,高效青岛攻势全面展开,工程项目建设报建、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政务领域信息公开与运用、双休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帮办、代办服务等21项指标已经超越了深圳;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纳税服务、用电报装等12项指标与深圳持平。
再比如投资。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比上年提升13.7个百分点,一举摆脱了2017年7.4%、2018年7.9%的低增长,增速创近七年新高,超越深圳,列全国35个大城市第一位。
更为重要的还是青岛干部在思想上、观念上的转变。优越感减少了,危机感增加了;视野开阔了,格局更大了,学会了拿着地球仪来谋划青岛的发展。
深圳有深圳的优势,但青岛也不全是劣势。深圳不是不能被赶超的。这就好像在40年前,谁也不会想、不敢想,一个小渔村会有一天超越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只要敢想,一切皆有可能。
2
学什么?市委书记“点题”
“学深圳、赶深圳”到底学什么?经过前两批307名队员的体悟实训,路径已经比较清晰,那就是学习深圳人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能力和素质。
当然,光知道“深圳奇迹”背后的这个大逻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研机析理,深刻体会这一逻辑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学深圳、赶深圳”不是几批干部就能完成的,需要一批一批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第三批干部此行不是对前两批干部体悟之路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拾漏补缺”,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化。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冲击,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势必埋下隐患。面对新形势,应该学什么?
在4月13日举行的座谈会上,王清宪给队员们“点了题”,第一个题目便是工业互联网。
疫情蕴含的最大机遇就是因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带来的机遇,就是工业互联网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工业互联网是新的产业模式的革命。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全了杭州,那工业互联网很有可能将成就青岛。
这一次,青岛有实力抓住机遇,而且必须抓住。青岛一大重要优势就是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这也为青岛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青岛已经诞生了海尔卡奥斯,位居工信部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首位;也诞生了酷特智能这样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核心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危困从来都是创新者的机会。去年以来,青岛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早谋划、早部署,正在为青岛抢抓疫情蕴含的重大机遇提供可能。
发力新基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不仅没有因受制于疫情的束缚,减缓发展的脚步,反而大踏步迈上全新的征程。
在这些领域,深圳有不少好的做法值得青岛学习和借鉴。不仅如此,两地在这些领域优势互补,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
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第三批体悟实训干部使命在肩。“希望大家深入思考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危中求机、乘势而上,认真学习深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路举措,特别是发展信息产业、5G、人工智能、创投风投等方面的经验,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其实,在出发前的准备期,第三批队员心里也基本有了目标。近期,实训队在对队员提报的223个问题形成的问题清单1.0版基础上,继续聚焦提炼,形成重点问题清单2.0版,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16+N”方面的问题,内容就包括如何借鉴深圳经验、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如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等。
带着问题赴深圳,就有了靶子,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我们对他们将取回怎样的“真经”,颇为期待。
3
怎么学?市委书记讲了三句话
第三批体悟实训干部既是深圳的学生,也是青岛的形象代言人。通过接下来100天的体悟实训,他们应该提升哪些能力素质?
在集体谈话会议上,王清宪对体悟实训干部,更对全市党员干部提出了三点要求: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
学习能力是干部专业化的必备要求,就是要有开放的素质,主动接受新事物、乐于学习新事物、善于探索新事物。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使命。
前两批体悟实训的队员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深圳展示了青岛干部的开放素质、学习能力。他们利用实训参观、调研,参加展会、论坛等一切机会,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有的干部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还报名参加并通过了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有的顺利通过了企业入职合格考试,并获得了优异成绩;还有的利用休息时间走入深圳的社区,学习深圳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的经验做法等等。
当前,青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进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些战略目标的落实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逻辑、新的打法去突破。
深圳有一流的创新环境、一流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都是对青岛有益的借鉴。
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思考水平,而提升干部的思考水平,就需要有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对真理的勇于探究,是善于利用各种专业知识、规律、工具深入研究分析,通过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术精神。
全市干部要结合自身岗位的体验、工作的历练,用专业的精神去研机析理,搞清楚工作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穴位在哪里,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自觉做到想透、说清、干实。
开放创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要进一步提升探索的勇气,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在实践中增强建设青岛的本领。要更加注重实践联系理论,把工作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回过来用以指导工作探索。
体悟实训干部要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深圳发展生态,把更多学习成果带回来,体现到青岛工作的探索中去。要深入思考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危中求机、乘势而上,认真学习深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路举措,特别是发展信息产业、5G、人工智能、创投风投等方面的经验,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随着国内疫情趋稳,各个城市都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抢抓新的发展机遇。青岛启动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充分体现了“学深圳、赶深圳”的决心。
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共有150名,实训单位包括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平安证券、华润集团、腾讯集团、前海母基金等79家单位,时间为100天。
相信作为“第三棒”的150名干部,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充分的准备、更加稳健的步伐,在“学深圳、赶深圳”中提升自己,锤炼本领,取回“真经”,加速跑好第三棒,奋力跑出新精彩。
作者 |沈默 佳音
(内容来源:综合自蓝睛、青报观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