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中心扩容,深圳如愿以偿!青岛有没有机会?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科技的力量再一次凸显。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产生颠覆性技术。
近日,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
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该《方案》提到,北京、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这也是深圳首次在官方文件中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身份出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在科技创新引领的全球竞争中,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城市而言,获批国家科学中心不仅是一座城市科技硬实力的肯定,更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筹码。
当前,武汉、南京、西安、成都等高校云集的城市都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成为下一个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竞争者。
拥有众多国字号科研院所、在海洋科技领域实力不俗的青岛正在全力打造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重量级科技创新平台。可以说,青岛具备了相应的实力,但想要成功入列,还需要“临门一脚”。
1
科研皇冠上的明珠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近代以来的每次重大科技创新,都会引发产业变革,导致大国兴衰和格局调整。
科技引领未来势不可挡。伴随着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产业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重构,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全球竞争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
面对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建设一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刻不容缓。它将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2016年12月,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等九部委共同引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设施水平先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端人才和机构汇聚、科研环境自由开放、运行机制灵活有效”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规划明确,要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以及带动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中心”,推动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
这也是国家科学中心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样的高定位也让业内将其称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
伴随着国际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开始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作用,突出已有优势,强化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
今年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尚处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再次提出国家科学中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2
四城鼎立
截至目前,共有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四座城市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了高端基础研究四城鼎立的格局。
2016年3月,上海张江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城市。拥有着超强经济、科研、产业优势的上海入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上海长期坐拥中国城市GDP排行榜头把交椅,有复旦、同济、上海交大等顶尖高校,拥有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同时还在建设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装置等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张江的使命是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目标。
纵观已经获批的四座城市,合肥有些令人意外。2017年1月,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继上海之后的综合性第二座国家科学中心。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北京、上海、深圳,2019年GDP也并未突破万亿。但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其基础科研能力却不容小觑,配备了国内顶级的科研基础设施。
合肥拥有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等四座国家实验室,拥有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三个大科学装置,是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强大的科研能力也让合肥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诞生于中科大的科大讯飞,如今已是人工智能界的龙头企业。
同样是在2017年,北京怀柔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区域内建设了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五大科学装置。
怀柔科学城将成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2020年3月,深圳正式确认获批国家科学中心。尽管不像北京、上海、合肥那样拥有着“双一流”大学作为支撑,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入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深圳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配备了光明科学城、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大手笔”,与此同时,深圳奋力补齐高等教育短板,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合作兴建学院、分校和新的高校。
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科技企业的深圳有着无可比拟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实至名归。
3
下一个是谁?
自2016年首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只有四座城市获批,如此低的“录取率”足见其含金量之高。
而这背后,则是更加激烈的城市竞争。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拥有着丰富高校资源的武汉、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竞争者。不少城市已经把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单独发布文件,可见对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视程度。
早在2017年,武汉市就积极争取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12月17日,武汉召开“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形势报告会科技专场透露,武汉将谋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武汉科教优势明显,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4所高校,还有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30个,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武汉已建成脉冲强磁场装置、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成都同样是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竞争者。成都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承载区域,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和材料等工业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具有较强产业实力。
这些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都具备了入列国家科学中心的实力,竞争相当激烈。
4
青岛机会在哪
尽管从未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打造,但青岛从未放松在科研领域的探索,尤其在海洋科技领域,青岛科研实力名列前茅。青岛拥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大批“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海洋科技优势巨大。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成为青岛海洋科技的一张名片。其牵头实施“透明海洋”和“问海计划”,支撑我国海洋监测探测装备研发和装备国产化,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已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是青岛的另外一张王牌。中国科学院依托海洋研究所,联合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所等13家单位,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在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根据规划,到2020年初,将完成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筹建任务,基本建成高效、开放、共享运行的技术支撑平台体系;到2030年,将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多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国际一流创新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造就一批国际著名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尽管海洋科技研发实力强大,但相比已经获批的国家科学中心,青岛的科技硬实力还有待加强,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仍然偏少,青岛科研水平想要再上一层楼,还需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比如,青岛创新动力还不足。表现在,创新投入强度较低,2018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35%,而北京、深圳、上海分别为6.17%、4.2%、4.16%;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驻青高校学科布局与地方产业匹配度较低,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特别是能够产业化的应用性技术研发能力未得到有效发挥,企业承接科技转换意愿不强、能力不足;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快,互联网平台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与杭州等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一个城市没有科技引领能力,经济体量再大也成不了一流城市。青岛的当务之急就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好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尽快补齐短板,奋起直追,加快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不断增强在国家科技布局中的位置感。
作者 木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