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个装配式地铁站开工 6号线一期开始主体施工
青岛新闻网3月24日讯(记者 孙志文)今天,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地铁6号线富春江路站围护结构第一根桩正式开钻,青岛首个装配式地铁车站开工,这也标志着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各项进度领跑6号线全线
富春江路站是地铁6号线的第10座车站,车站位于江山南路与富春江路站交叉口,沿江山南路呈南北向布置。车站总长286.8米,其中现浇结构80米,装配式结构206.8米,为地下两层明挖岛式结构。
截至目前,地铁6号线富春江车站已完成装配式围挡施工843米,装配式便道施工144米,钻孔灌注桩9根,场地硬化3240平方米,装配式水沟施工342米,各项进度成为全线的领跑者,为后续主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地铁6号线为贯彻落实最新绿色、环保、节能理念,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标准制度,推广装配式围挡、自动喷淋系统、预制便道、拼装式板房、水处理系统等标准化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抓实源头管控,在每项工艺施工前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交底,实操实训,考核上岗,逐项验收、齐头并进。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时高标准、高起点组织落实复工生产工作。
七大优势契合“四节一环保”
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传统现浇工法相比,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具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施工影响、减少人员投入等七大优点,更符合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相比传统现浇工法,工期可节省4—6个月,不仅能有效地支持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周期,还能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对城市交通、周边环境的影响时间降至最低。第二,可减少施工用地和作业人员投入。预制装配式可大幅度减少现浇结构的模板、外围防护物、脚手架等施工材料,减少材料堆放、钢筋加工等场区,作业内容主要为辅助构件拼装就位、张拉作业等,施工现场高峰期每班作业工人能由原来的130—180人减少为15—20人。第三,提升施工质量。相比现浇工艺更容易保证结构质量,结构防水效果更优,可大幅减少后期运营维护期间的注浆堵漏费用。第四,降低施工风险。预制装配式结构在现场基本为辅助构件拼装就位,无大量的混凝土浇筑,无大量的模板脚手架施工,无大量的现场钢筋焊接等明火作业,无需采用大面积保暖措施等,因此可规避传统现浇施工大量的风险因素。第五,更符合绿色建造的要求。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大大提升了施工现场的机械化程度,真正实现绿色建造的要求,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节约土地、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整体降低碳排放等,其中,装配式围挡17387米、道路28123平方米、板房23113平方米、装配式车站6座建筑面积46918平方米,预计可减少碳排放30%以上。第六,提高轨道交通品质。预制装配式车站采用单拱大跨结构型式,站厅站台层均无柱,站厅层公共区两端侧墙位置设置公共区管廊,管线均布置于管廊内,拱顶上方几无管线,实现公共区上部空间的建筑美学呈现,提升站内环境和人员体验。第七,形成预制装配式轨道交通产业。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可将设计、加工等工序进行一体化整合,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升级,提高就业水平,如在后续地铁线路大范围的应用,可提高轨道交通综合效益。
引入装配式技术是“刚需”
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是轨道交通行业未来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是行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可取得广泛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导向,在山东省率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真正实现轨道交通建设的产业化、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