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评发帖送口罩!

打开

国家省市经济年报相继出炉 青岛优势凸显也有短板!

2020-02-29 22:24    青报观象山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9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2019年度统计公报尚未出炉,但青岛市统计局在2月17日发布的《2019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已经能够清晰窥见青岛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

统计公报是把尺子,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国家、省、市统计数据,也可以更加清晰地定位青岛在全国、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水平,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

本文选择一些关键指标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看看青岛哪些方面“拿得出手”,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1                

看GDP

生产总值(GDP)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规模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监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山东省2019年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71067.5亿元,依然位居全国第三位;折合约10329亿美元,大体可以在全球经济实体中排到第17位。

青岛市2019年生产总值为11741.31亿元,在已经公布数据的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4位;与哈萨克斯坦经济总量大体相当,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可以排到第58位,在城市中,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体相当。

从全国看,2019年,青岛GDP占全国的比重为1.18%,比上年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青岛市陆域面积、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0.12%、0.67%(按照2018年统计数据计算)。从人均水平看,2019年,青岛人均GDP为12.5万元,比上年提高0.85万元,增幅为7%;高于全国76%。

从全省看,2019年,青岛GDP占全省的比重为16.5%,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青岛人均GDP高于全省77%。

从增速看,2019年青岛GDP增速为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4、1个百分点。

2                

看工业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城市经济的“脊梁”。

2019年,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31710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山东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2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青岛实现工业增加值3159.86亿元,增长2.8%。

青岛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13.7%,分别低于青岛GDP占全国、全省比重的0.18、2.8个百分点。

2019年,青岛工业占GDP比重为26.9%,对全市GDP贡献率为13.9%;而同期,工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为32%,贡献率为22.4%;工业占山东省GDP的比重为32.3%。

这着实让人有些意外,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青岛是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曾经创造过“上青天”辉煌,工业始终是立市之基。

1978年-2005年,青岛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8.1%。2010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九个工业总产值“万亿之城”,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仅落后于深圳和广州。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青岛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后来,全国工业发展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区间,但即便是在“十二五”期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仍然高达10.6%,超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

但近年来,青岛工业投资愿望不强,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减弱,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值得欣慰的是,青岛工业正在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2019年青岛工业投资增长20.2%,比上年大幅提升12.8个百分点,副省级城市中,青岛超过了深圳、宁波、广州等工业重镇。尤其是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9.7%。

如果这一势头得以延续,那么青岛有可能重塑工业竞争力,挺直“脊梁”,为整个经济航船提供足够动力。

3

看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事关经济工作的全链条,抓投资就是抓经济增长、抓结构优化、抓增加就业、抓财政收入、抓扩大消费、抓民生改善。正因为如此,“稳投资”成为中央和地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2019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87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8.4%。

跟全国、全省相比,青岛的表现相当“抢眼”: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比上年提升13.7个百分点,一举走出了2017年7.4%、2018年7.9%的增长低谷,增速创近七年新高,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项目建设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19年,青岛共有在建投资项目5649个,是上年项目总量的1.5倍。其中,新开工项目3101个,是上年的1.9倍。

在“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稳投资难上加难的形势下,青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应该说,青岛投资的逆势上扬,一方面是国家战略叠加的效应,更重要的是青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青岛走出了“基础设施投资是‘铁公机’、已经没有潜力可挖”的思想误区,认识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都是基础设施建设,站在未来看今天,面向全球看青岛,发起基础设施建设攻势,梳理出未来十年总投资3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加快打造空地一体、陆海联运、服务半岛、通达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新型智慧城市。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长。青岛如果能稳住投资,相信将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强大的支撑力。

4                

看消费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再来看青岛,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其中,网络消费比重不断提升,全年限上零售企业网络销售新业态实现销售额367亿元,增长12.4%,占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销售额23.6%,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高科技产品成消费热点,全年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1.8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增长37.4%,智能手机增长20.3%;

娱乐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增长17.6%;

服务消费需求旺盛,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12.9%,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需求在上升。

应该说,青岛消费的增长势头还不错,但对整个经济的拉动力还不强。近年来,青岛最终消费占比虽略有回升,但仍然低于全国主要对标城市。2017年,青岛市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为35.5%,分别低于深圳和南京5.7和21.4个百分点;2018年青岛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为38.1%。

从全国看,2018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

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青岛想要发挥好这一主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放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

看出口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外贸尤其是出口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2019年,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5505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增长5.0%;山东省货物进出口总额2042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增长5.3%。

青岛的表现跟投资相似,实现了逆势而上。2019年青岛累计进出口592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增长11.2%,增速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列五个计划单列市之首;进出口总值占全省29%,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4.1%。其中,出口增长7.4%。

在高增速的同时,青岛外贸的含金量也在上升。位于“微笑曲线”底部的加工贸易在青岛的比重逐渐降低。去年,青岛加工贸易进出口1168.5亿元,下降3.7%,占比已从历史高峰时期的六成左右下滑至不到20%。与之相对的,更能代表“青岛制造”国际竞争力的一般贸易主导作用继续强化。去年,青岛一般贸易进出口超3734亿元,增长12.2%,占比达63%。

虽然外贸不好做,但青岛外贸队伍却在不断壮大。2019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首次突破了2万家,其中新增有实绩的外贸企业超过1000家,另储备新备案外贸企业5639家。

随着这些外贸企业的成长壮大,青岛外贸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6                

看政府“钱袋子”

财政收入是一座城市的“钱袋子”,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硬实力的重要指标,教育、医疗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支出都出自这个“钱袋子”。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占比为83%,比上年增加1589亿元,增长1.0%。

山东省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26.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4849.2亿元,下降1.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3%。

再来看青岛。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1.7亿元,增长0.8%。税收收入90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6%。

从总量上看,青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3位,高于GDP在全国的排名。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15位城市如图:

从增速上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经步入低速增长通道,其中全国增速为3.8%,山东省增速为0.6%,全国15强除天津外增速都在个位数,其中有4个城市增速低于1%。

青岛增速为0.8%。造成这一低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减税。2019年,青岛新增减税降费280亿元以上,其中减税220亿元以上,降低社保费60亿元以上,惠及100多万户企业和288万市民,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实现了对投资、研发、消费、就业的强力拉动。在全国减税降费专项考核和纳税人满意度调查2项排名中,青岛均位列全国36个省市第2位。

于企业而言,资金是发展的血液,通过减税降费,企业的负担轻了,手里的钱就多了,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自然也多了,企业发展就提速了。从实际看,减免的税收很大程度上转化成了企业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减税就是扩大投资,减税表面上做的是税收的“减法”,而换来的却是企业投资的“加法”和发展的“乘法”。

但有一个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那就是青岛财政收入的结构不太合理,税收占比太小,急需优化。2019年,青岛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6%。这一比重低于全国1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7个百分点。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越大,说明财政收入质量就越高。青岛税收占比过低,是导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下大力气补齐这一短板。

7                

看城市“资金池”

如果说财政收入是政府的“钱袋子”,那金融机构存款就是城市的“资金池”。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通俗点说就是“资金总量”,即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城市多有钱。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影响力。

2019年,全国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98.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8.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万亿元。

山东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4738.9亿元,比年初增加8271.1亿元。

再来看看青岛。2019年,青岛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7876亿元,较年初增加1752亿元,同比多增760亿元。从全国来看,青岛的“资金池”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增长势头不错。从增长幅度看,2019年青岛存款余额增幅为10.9%,比上年高出4.4个百分点,高于山东省2.3个百分点。这说明,青岛对资金的吸纳速度不断加快,进而反映出青岛对各类要素的集聚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2019年全国存款余额20强城市如图:

2019年,青岛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汇聚起全球财富的“大江大河”,正在成为金融开放的新高地,为开放发展注入强大助力。青岛航运、贸易、金融不断融合,呈现出多业并举、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青岛对各类资本的集聚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利用外资方面,2019年,青岛实际使用外资58.4亿美元,占全国的4.3%,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六位、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全省第一位。

在利用内资方面,2019年,青岛引进内资2493.3亿元,同比增长15.6%。来自省外投资1829.7亿元,占73.4%。其中,来自京津冀地区投资699.2亿元,占28%;来自长三角地区投资466.4亿元,占18.7%;来自珠三角地区投资306.2亿元,占12.3%。数据彰显出青岛对国内先进地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海量资本的到来,无疑将大大充盈青岛城市“资金池”。有了钱,好办事。青岛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将更加充裕。

8                

看居民的“腰包”

城市发展最终是要惠及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百姓腰包鼓不鼓,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

山东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比上年增长8.2%。

2019年,青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52元,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84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3元,增长8.4%。

从总量看,青岛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8%、44%,应该说水平还是不错的。

从支出看,2019年,青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501元,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266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99元,增长7.3%。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但从整体上看,青岛居民人均收入与南方先进城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2019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442元,比青岛高出53%;2019年广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5052元,比青岛高出20%。

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青岛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如果能尽快补足“短板”,同时让“长板”更长,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 |沈默

各区市确诊人数统计

市南区

--

市北区

--

崂山区

--

李沧区

--

城阳区

--

黄岛区

--

即墨区

--

胶州市

--

平度市

--

莱西市

--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例会强调: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

2020-02-29    青岛日报

青岛公共场所扫码通行首日:超21万人次使用

2020-02-29    青岛新闻网

热帖:开学家长要准备一个月的口罩?答复来了!

2020-02-29    青青岛社区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

2020-02-29    蓝睛

房贷、A股、驾照、网络治理…一批新规3月起施行

2020-03-01    青岛新闻网综合

快讯: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签署和平协议

2020-02-29    新华社

最新消息!青岛地铁在建线路103个工区全部复工

2020-02-29    青岛新闻网

2月29日0—12时,青岛新增确诊病例0 疑似病例0

2020-02-29    青岛卫生健康

​武汉副市长谈物价上涨:物流人工成本是平时的3倍

2020-02-29    湖北日报

青岛新闻网爱心助农第二弹 日售万斤琅琊海蛎子

2020-02-29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跟评发帖送口罩!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