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带队,千名干部给万户企业搞服务!青岛这波操作很硬核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极大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复工复产,何其艰难。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限制开工、口罩等防疫物资跟不上、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资金压力大……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着重重困难,不是政府一声令下就能解决,还要靠前服务,急企业之需,帮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
为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影响,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青岛再现“硬核”操作——组织千名干部下沉到一线,联系服务万户企业!
2月25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工作方案》,确定从市、区(市)两级机关选派1000名党员干部,组成服务企业工作队下沉一线,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服务时间暂定为一年。
工作队由市、区(市)两级机关干部组成,市级领导同志担任队长,把“四上企业”全部纳入联系服务范围,工作队阵容之强大、覆盖企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让每个企业“有人联系、问题有处反映、困难马上解决”,这些工作队不是花架子,他们是来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
疫情的影响是一时的,从长远看,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青岛很早就把“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
所以,“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不仅仅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临时起意,疫情结束后,工作队还将继续联系企业、走进企业、服务企业,形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进政务服务的长效机制,当好企业的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联络员。
1
这支工作队阵容强大
从全市选派精兵强将到企业服务,青岛早有尝试。
“有事就找服务队。”从2018年底开始,这句话就在青岛民营企业中流行开来。
2018年开始,青岛选派90名精兵强将组成15支服务企业工作队,下沉到82家民营企业、外资外贸企业和驻青国有企业。服务队就是政府靠前服务的小分队。他们的任务是深入区市、深入行业、深入企业,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深入了解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原因,研究提出对策,解决实际困难。
此次青岛选派千名干部进万企,与过去的服务企业工作队又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这也决定了,此次成立的服务企业工作队,既要与疫情防控紧密衔接,又要密切服务经济发展。
在运行机制上,服务企业工作队与市委、市政府已组建的区(市)疫情防控指导组相衔接,由疫情防控指导组组长兼任服务企业工作队队长,统筹指导区(市)疫情防控与经济运行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同时,工作队在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作为指挥部的“手臂”下沉一线,联系企业、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疫情防控结束后,工作队转为常态化运行机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改进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工作落实。
其次,此次服务企业工作队阵容之强大、覆盖企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工作队由市、区(市)两级机关干部组成,除由市级领导同志担任队长外,每支工作队安排3名副队长,包括市直部门(单位)局级领导干部和区(市)负责政府常务工作的副区(市)长。
每支工作队规模 100人,主要从涉企部门抽调,其中,市直部门(单位)30人、区(市)直部门(单位)70人。各区(市)按镇(街道)数量、企业分布情况等划分为若干片区,每个片区派驻 1个小分队,每名队员联系服务 10家左右企业。
工作队把“四上企业”全部纳入联系服务范围,确保每个企业有 1名固定联络员,同时指导区(市)做到辖区所有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全覆盖,实现每户企业“有人联系、问题有处反映、困难马上解决”。
2
能协调解决的
要靠上协调、马上解决
实际早在复工复产之初,青岛就开始发挥党员干部的力量,对3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分片包干、逐家对接,有序组织人员返岗,努力保障复工。
“一企一干部”夯实企业防控体系,“一企一方案”协调解决企业问题,“一天一通报”督导防控措施落实……复工以来,青岛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属地责任,把防控措施落细落小落到位。
各区市也不断推出各项政策措施,出人出力帮企业减负担、快复产,广大党员干部日夜奔波在企业复工复产一线,用“辛苦指数”,赢来企业“复工速度”。
疫情当前,复工复产正在全面推进,企业有不同的困难,也有共同的难题。比如,政府出台了那么多扶持政策,企业不知晓不熟悉,本该享受的政策享受不到。再如,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知该向谁反映、如何解决等等。
如何发挥这1000名干部的作用,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里?既不给基层、企业添负担,又找准穴位真正服务到点子上,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方案》对服务企业工作队的职责作出明确要求——
■深入一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队要全力下沉一线,逐一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搞好政策宣传解读,提振企业信心,引导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达产达效。
■着力解决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复工复产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工作队能够协调解决的要马上帮助解决;需要提请区(市)解决的,要迅速转区(市)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督促解决;需要市级层面研究解决的,要及时报指挥部研究解决,重大事项由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
■当好参谋助手。工作队要通过走访企业一线、行业一线、镇街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注重发现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疫情防控期间,各工作队每周要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一次工作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创造性开展工作。工作队实行队长负责制,担任队长的市级领导同志要靠前指挥,完善内部分工和运行机制,针对所派驻区(市)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探索服务企业的有效渠道和方式,注重用制度形式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努力形成一批政府服务企业的典型案例。
疫情结束了,工作队的使命就完成了吗?当然不是。工作队暂定服务时间为一年,疫情结束后,仍要实行“一对一”长效联系服务机制,常态化深入企业一线,密切沟通联系,当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进政务服务。
这个“差事”不好当,青岛市委组织部将加强对选派干部的跟踪了解,将表现情况作为表扬奖励、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实行不胜任不合格干部“召回”制度,违规违纪的将严肃问责。
3
找准“穴位”
“硬核”操作成就高复工率
截至2月23日,青岛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复产3327户,复工率97.7%,返岗工人数41.7万,人员返岗率64%。这一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高复工率得益于早研判、早谋划、早部署,得益于青岛针对企业关切的急点、难点、痛点问题陆续出台、落实的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专项政策和举措。
2月3日,青岛在国内同类城市中,率先发布了支持企业恢复生产,保经营、稳发展的18条举措,在缓缴社保、延期缴纳税款等方面为企业雪中送炭;2月20日,又出台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6条意见,构建扶持企业“18+N”政策体系;2月21日,针对企业收入下降等困难,连夜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1条管用实招。这些政策,一波比一波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实用性更强。
搞清楚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才能对症下药。早在企业全力准备复工之际,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就适时发布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短短一天时间就收集了450家企业反馈信息。反馈数据显示,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市场订单减少(68.9%)、劳动力成本高、招工难(52.3%)、物流不畅(51.8%)、缺乏资金(40.3%)等方面。
员工回不来开不了工?安排!青岛组织全市48家客运企业、储备客运包车1936辆,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定制化运输服务,已累计为27家企业,开行返岗包车217车次,跨越8省运送职工5222名。
开复工审批手续复杂?安排!青岛发文明确,企业复工无需审批,复工企业只需将复工方案报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同时提交疫情防控承诺书,即可安排复工。
资金周转不开?安排!开通审核拨付绿色通道,提前为301家企业拨付支持企业发展资金1.14亿元。第一时间将首批575家企业的170亿元需求推送给金融机构,截至2月19日,青岛市银行机构累计发放贷款31.67亿元。
遭遇用工难、用工荒?安排!实施中小企业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介绍符合条件的人员就业,按每介绍1人300元标准给予补贴。搭建线上用工对接平台,为6602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1.8万个,有8.3万名劳动者求职洽谈,2.8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各项税费负担重?安排!青岛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保费的单位缴费。出台了延期缴纳税款、减免中小企业税费、优化退税服务、引导降低小微企业房租成本等政策,作出了“对因受疫情影响办理申报困难的中小企业,由企业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申报”“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规定。
开工缺口罩等防疫物品?安排!青岛市商务局出台《应对当前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的具体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运用市场化措施帮助企业缓解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缺口。
青岛这一波“硬核”操作,针对性强,力道精准,契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在这场复工复产战役中,青岛实现了“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战略目标,在复工率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领先,开了个好头。
如何把良好的势头延续下去,圆满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离不开项目的支撑。青岛始终与企业、与企业家肩并肩手拉手,一起扛过疫情的冲击,一起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作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