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而强!青岛轨交示范区今年目标引进大项目15个以上
青岛新闻网2月25日讯(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周大勇)2月23日,城阳区抢占“五大高地”攻势公开质询——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在城阳区人民会堂召开。会议透露了一系列重磅信息:2019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0年,力争年内新签约落地大项目15个以上,总投资150亿元以上。
乘势而上,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作战实现新突破
2019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在轨道交通领域重点围绕五大攻坚战,抓核心、聚产业、建新城、优生态、做示范,发起全面攻势,各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2019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加快培育形成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新突破,先后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铁路机车)、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库名单、青岛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首批名单。高速磁悬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9年5月23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在示范区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悬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集群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2019年,以示范区为核心的青岛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2019年,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本地配套企业200余家,本地配套率48%。引进内外资大项目20个,总投资21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个,国内500强项目5个。
国创中心建设提质提速。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投入使用项目3个,主体竣工项目3个,在建项目6个。引进中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6家,组织清华大学、航材院等科研团队开展重大研究项目7项,推进成果转化5项。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均对国创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认可。
招才引智实现新进展。与5名院士、高级专家教授签约合作,全职引进国家特聘专家1人,自主培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青岛市首席技师3人,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示范区列入青岛市首批功能区改革试点区域,启动数字化经济运行平台建设,成立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协会,为全市轨道交通行业“政、产、学、研、资”信息交流搭建平台。
服务保障实现新提升。启动10个社区旧改项目,总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25亿元。启动轨道交通高端装备配套产业园、地铁创新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三大配套园区建设,计划总投资390亿元。
聚势而强,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
2020年,示范区将以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坚决打赢抢占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高地这场攻坚战,为加快建成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强规划引领,拓展发展空间。推进《青岛市轨道交通5000亿产业集群攻坚方案》印发实施。制定《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三年建设方案,研究出台示范区人才引培、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扶持政策。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规划“一心九园”十大产业组团,实施净地精准招商,力争新增产业发展空间8000亩。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狠抓大项目落地。瞄准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依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平台招商资源,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重点区域优质科研资源和行业领军企业。推进重点项目洽谈进度,力争年内新签约落地大项目15个以上,总投资150亿元以上。
为专业人才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与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技院所合作对接。
加强人才引培,提升国创中心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车大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环境实验室、高速磁浮试验线等实验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国创中心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出台团队管理、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政策。发挥国创中心平台作用,开展协同攻关,积极承担国家轨道交通领域重大科研专项和“十四五”重大项目。争创山东省高速列车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山东省高速磁浮技术创新中心。
加快载体建设,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加快示范区内重点产业载体、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国创中心核心区、三大配套产业园区等45个产业载体项目建设。完成北外环、华中路、中车大道、科兴路等快速通道和城市主干道建设,启动15号和9号城市轨道线建设以及示范区与红岛高铁枢纽站轨道线路建设,实现与青岛新机场、高铁红岛站、青岛北站、城阳主城区等交通枢纽及主要功能区的快捷交通。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集规划、建筑、交通、市政、景观、信息平台等多专业的专家管理平台,提升规划建设专业管理和智慧政务辅助决策水平。建设集“地理信息通”“全视通”“办公通”“政务通”四位一体的智慧政务信息化平台,实现示范区全部门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智能化。举办2020中国轨道交通绿色环保及智造技术峰会、国创中心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