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就业!青岛部分企业开启“共享员工”模式 你怎么看?
提到“共享”经济,很多人并不陌生,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共享员工”。眼下,很多企业开始复工生产,由于部分外地员工无法返青,面临招工难、用工难;而餐饮酒店却因疫情防控需求歇业,员工也进入待岗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始联手,将赋闲在家的餐饮企业员工借调到商超、加工企业等,破解企业“用工荒”这一难题。
在位于崂山区大拇指广场的盒马鲜生超市,新员工潘浩正在对线上订单进行配货。原本潘浩在一家餐饮企业上班,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春节后餐饮店无法正常开门营业,他只好在家待岗。一周之前,他通过公司的“共享员工”项目,借调到盒马鲜生超市。
潘浩某超市共享员工(线上顾客下完单之后,我们在这边拣货配货,完成一单在七八分钟左右,每天工作八个小时。)
苗恒明青岛盒马大姆指广场店店长(目前,青岛地区已经和西贝、鹿港小镇、齐鲁香等多家餐饮企业达成共享员工的合作,现在在我们这有近百人工作。他们的到来,补充了我们商超生活用品行业人力不足的问题,缓解了企业用工的压力。)
和面临寒冬的餐饮业相比,传统零售业在这次疫情中开始转战线上,商超线上暴增,订单增长幅度超过100%。在用户订单量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分拣、配送等环节出现较大的用工缺口,“共享员工”随之应运而生。岛城一些商超也开始向餐饮企业借用员工,以期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李芳丽达集团延安三路店副总经理(我们现有的人员安排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大部门岗位缺口都是在线上,分拣、理货、打包、补货等工作,这些工种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通过集训就可以快速上岗。)
眼下,岛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但部分企业公司仍然面临着招工难、用工紧张的尴尬局面。岛城有民营企业打造了鲜职网平台,发布临借员工共享计划,协助餐厅和酒店将员工出借到共享用工项目,缓解短期人力成本压力。同时,酒店员工可保持原有的劳动关系,不重签任何协议合同,借调结束后,可选择恢复原有用工关系。
“共享员工”这一用工模式让员工在企业之间临时流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发达国家,员工共享模式已非常流行,主要集中在淡旺季的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中。和国内不同的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由第三方公司来调配企业间的用工需求。“共享员工”是特殊环境下的临时之举,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实现员工共享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背后,行业又该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多方共赢?
在延安三路上的一家商超的仓库,近30名员工在拣货配货。商超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天陆续有十多名共享员工上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压力。可由于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一些共享员工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不得不离职。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也大、培训成本大……一系列难题让他有些头疼。
王友健某商超食品部经理(共享员工来到我们超市以后,采用一帮一(的培训模式)。他之前在岗位当中工作相对比较具体一些,来到超市以后,这些工作比较繁琐复杂,适应性不是那么强,可能一两天就选择离职了,给我们超市造成又一个人员缺口。)
史伟经营一家快餐店,平常有常驻员工六七人,眼下大都数已经被借调共享。不过让他担忧的是,当疫情得到控制,餐饮店恢复正常营业后,如果员工还在外派,不能及时到岗,会给饭店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史伟某快餐店负责人(我们现在有四个员工都在外面(帮工),我们平常正常配置是五六个人,正常营运就很忙。如果他们都不回来,我们就没法正常营运,何况我们又开了外卖之类的。)
“共享员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不少用工企业都是着手解决,比如把共享员工安排在更加适合的岗位,做好线上培训,减少用工成本,进一步缩短适应磨合期等。其实,共享员工或许只是今年特殊环境下催生出的灵活用工方式,除了人员调配之外,背后行业发展的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例如,很多餐饮店正大力发展线上外卖服务,补齐过去过度依赖堂食的短版,从而加速推动行业转型。
李梦飞某餐饮企业负责人(随着各个公司、各个单位的复工,我们已经开通外卖服务。因为我们身处商圈,周围的写字楼比较多,每天工作量(销量)能达到200多份,达到原占比的30%左右。)
李芳丽达集团延安三路店副总经理(随着线上购物方式的不断渗透,加速了传统商超在线上、线下环节的打通,要扩大我们供应链的优势,在货源保障以及物流时效上,尽最大程度服务消费者,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共享员工让暂时劳动力过剩的传统餐饮业、劳动力紧缺的电商零售业之间的用工实现了一种平衡,解决了传统餐饮企业、电商零售平台和员工三方的燃眉之急,有效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背后也存在着管理问题和法律风险,希望社会各方共同去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让企业复工生产的同时,也让共享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今日微观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餐饮等服务行业受到了冲击,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却迎来了业务量的激增。一边的员工无法开工,另一边却出现了人手紧缺,于是,一种新的用工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共享用工”。通过企业之间达成短期人员流动用工协议,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也让保证了员工的收入。不过,对于这种方式,也有企业担心,共享的员工会不会一去就不回了?万一出现工伤等纠纷,该由哪边来负责呢?对于“共享用工”这种新模式,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