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略地,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果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青岛代表团团组会议接受集中采访活动侧记
1月19日,大寒前一天,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将至,济南道路两侧还覆盖着许多未融化的积雪。但是从早上8点左右,南郊宾馆青岛代表团的会议室就已经逐渐“热”了起来,青岛代表团团组会议接受集中采访活动将于8点半在这里举行。
来自新华社山东分社、人民网、大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等中央、省、市30多家媒体的50余名记者参加此次集中采访活动,他们早早来到会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架起“长枪短炮”。“青岛去年‘大手笔’频现,‘大动作’不断,今天得好好了解了解。”一位记者边整理摄像机边与身边的同事说。
这是省人代会首次组织媒体集中采访,是本次大会的一项创新举措,主要是为了充分展示代表认真履职的精神状态,全面展现会议开放透明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是代表团回应各方面对本地关心关切的好机会。本次活动还有新华网、大众网、今日头条、海报新闻、闪电新闻、青报网、青岛新闻网、蓝睛、爱青岛、青岛发布等网站同步进行图文直播。
8点20左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前来到会场,一进大门就直奔记者席而来,与所有参加集中采访活动的记者们一一亲切握手,向大家表达问候,“大家辛苦了,见到大家很亲切,感觉回到了我的青春岁月。”
集中采访活动由王清宪主持。过去一年,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抓住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随着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获批建设,随着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青岛进入了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关注到,王清宪书记多次强调开放发展,特别是提到‘青岛站在了中国开放发展的最前沿’,想请王书记介绍一下您说这句话的背景,也就是青岛开放发展面临什么的‘势’?”活动刚一开始,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陈灏第一个提问。
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王清宪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开始谈起,这无疑是青岛发展最大的“势”。“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二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三是要求山东在全国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省委要求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王清宪说,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必须开阔视野,放大坐标,以开放的思维谋划工作。随后又从加快建设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客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最后,王清宪也向在座的记者发出邀请:“我希望记者朋友们今年能更多的关注青岛的开放步伐。”他说,去年的开放发展,我们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确定了战略目标和路径,今年就是要攻城略地,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果,形成开放发展巨大的推动力,对山东发挥强大的开放辐射带动作用。
说到青岛发展的“势”,上合示范区是不得不提的大事。从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到今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为上合示范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记者张磊“抢”到话筒后,连忙就这个问题向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提问: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上合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工作举措有哪些?
孟凡利回答说:“青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上合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各项工作进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示范区共签约60个大项目,总投资469亿元;储备重点在谈项目53个,总投资1078亿元。”随后为大家具体列举了青岛市在基础工作、改革创新举措、在重点合作领域和重点工作任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孟凡利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突出上海合作组织和“一带一路”这个特色,抓住地方经贸合作这个根本,牢记示范这个关键,争取好设计好运用好政策,为全国全省开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许多人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宝贵的提问机会,不停地举手示意着“这边,这边!”现场甚至出现了两名记者同时站起来提问的情况。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1月13日,青岛市召开了“奋战一季度决胜2020青岛市投资项目建设攻坚战誓师大会”,会上提出,2020年要重点推进总投资3521亿元的14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众日报记者代玲玲关注到了这个情况,并向市发改委主任李刚提问:青岛提出这么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动因是什么,我们计划用什么样的措施保障这些项目落地落实?
“我们初步测算,到2030年,青岛市实际服务人口规模将达到135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100万,生产总值也将实现翻番。城市大发展,基础设施短板要补齐。”李刚从“青岛的投资热点效应正在持续放大”“站在未来看今天,超前谋划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转换路数,改变打法,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三个方面,详细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青岛代表团的企业家们也受到记者的广泛关注。青啤正在国外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啤酒节搞得很热闹,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岛日报记者贾臻就此向青啤集团董事长黄克兴问到:青岛去年发起国有企业改革攻势,青啤集团作为青岛市的国有龙头企业,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是怎么做的?
黄克兴结合青啤的发展之路向记者做了回答:“2019年,面对啤酒行业进入成熟饱和期的常态,我们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以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和战略智慧,确立了‘整合平台资源实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战略。”黄克兴表示,青啤集团在全球有360万个销售网点,企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下一步将充分整合、利用全球的优质资源,围绕啤酒、饮料作为主业,在多个赛道上同时起跑,都要夺冠。
过去一年,“南深圳、北青岛”的说法开始叫响,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在政务环境上全面对标深圳,“凡是深圳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努力营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政府服务水平怎么样,企业家的感知最为直接。来自人民网的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民营企业家、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您认为青岛的政务服务环境有哪些变化?
“暖意融融,获得感满满。”张国防这样概括。他说,这样的青岛让企业家有了家的感觉。作为一名企业家,张国防最关心两件事情,一个是经济发展趋势层面的市场变化;第二个是政府治理层面的政策变化,包括政务服务环境改善等等,“过去一年,在第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压力和冷意,第二个层面上则感受到充分的温暖。”
此外,国际院士港建设、乡村振兴、深化拓展莱西经验、脱贫攻坚等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提问足够专业,回答同样精彩,一问一答之间让现场的代表、媒体仿佛都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中午12点多,集中采访活动不得不结束,很多记者仍然意犹未尽。
“没能‘抢’到一个提问机会挺遗憾的,但还是收获满满,展示了一个开放、自信的青岛形象。”不少记者表示,透过代表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深切感受到青岛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相信青岛一定能乘势而上,趟出一条以开放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薛华飞 摄影 杨志文)
2020-01-19 回澜听涛
2020-01-20 青岛日报
2020-01-20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20 青岛日报
2020-01-20 青岛电视台今日
2020-01-20 青岛晚报官微
2020-01-20 青岛电视台今日
2020-01-20 青岛晚报官微
2020-01-2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2020-01-20 青岛电视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