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博士对自己的言论观点负责,如果有任何不良法律责任,我本人将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我呼吁把婚外情关进笼子,若再不把婚外情关进笼子,我国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或许不久的将来,不愿结婚的女人将会越来越多,不愿意生孩子的女人也会越来越多,人口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老龄化的结构风险,性传播的传染病将大肆传染,或许你不以为然,听听毛毛博士的分析吧。
婚外情导致信任危机,大量女性将沦为恐婚一族
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婚姻值得信任时,你更愿意结婚,还是婚姻随时可能解体,你更愿意结婚?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牢固的婚姻关系更值得向往,让大家争相投入婚姻的怀抱。
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结婚了,从普通妇女到高知的女博士,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校友梁博士就是如此。她才是32岁的老姑娘,高知高收入,可她连恋爱都懒得谈了,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亦乐乎。
我曾给她介绍过不少优秀男孩,人家连搭理都懒得搭理,直接一句话,“结婚这么累,我干嘛要结婚”,于是优秀的她就这么剩了下来,要知道她是主动剩下来的。
她为什么不结婚呢?我跟她曾深度沟通过,根本原因在于她恐婚。童年时她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一起过活,母亲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她深知母亲的艰辛,甚至觉得自己拖累了母亲。她学习很努力,发奋到博士毕业,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按理就该嫁人生子了。
可人家不愿意结婚。在她看来,自己的父亲,曾经最伟大的靠山都背叛了母亲,为了新欢抛弃她们娘俩,再加她耳濡目染身边诸多失败的婚姻,她对男人是不信任的,也不想为了生孩子而结婚。她认为离婚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与其这样,不如不生孩子,免得他们遭罪,想来也不无道理。所以她不信任婚姻,成了恐婚族的一员。
梁博士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干有才干,要收入有高薪,优秀如斯的她都怕驾驭不了男人,连她都恐婚了,那些能力不如她的女性又当如何呢?毋容置疑,越来越多的女性正走在恐婚的路上,她们或不结婚,或晚婚,甚或连恋爱都不谈了。
为什么会出现女性恐婚一族?很多人都研究过这个问题,很多“心理学家婚姻学家”都给出了答案,鼓吹这是人类社会女性个性解放经济独立的成果。这些观点仿如女性的心灵鸡汤,弥漫香气但却有毒。真相是这样吗?
从生物界来看,雌狮够强大了吧,自己能寻找猎物,自己能捕食,基本就不需雄狮的存在,有时雄狮甚至是雌狮的累赘,为何她们还对雄狮王不离不弃呢?再说说天鹅吧,雌鹅自己能飞能跳,能自给自足,为何她们不自己独立生活呢,要雄鹅干嘛呢?可他们雄飞雌从绕林间,却成了最为忠贞之典范。
强大如斯的动物都要厮守,人类的女性却要单身了。专家们把不婚问题归根于女性的独立,认为女人独立了,不需要男人了,答案好像合情合理,解释起来也是天衣无缝,真相真是如此吗?
很可惜,“专家”的一派胡言很多人却当了真,却忽视了人类雌雄的天性,“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真如“专家”所说,女人根本就不需要男性了吗?说法之荒谬,也只能骗骗缺乏批判思维的大众罢了。
在女人成长过程中,请问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女人不渴望被关怀,哪个女人不希望夫唱妇随,哪个女人不希望有个依靠,哪个女人不希望幸福,哪个女人不希望被宠爱,哪个女人不希望成双成对,哪个女人不害怕寂寞,哪个女人不怕晚年的形单影只?
女人原本这么多期待,都要男人去帮她们完成,对于灵魂的爱人,她们“无日不瞻望”才对吧,应该非常期待婚姻,甚至期待早日走进婚姻才对吧。
渴望爱,期待爱,这是人性之本能,这是人类生存动力之所在。然而这些女性为何会放弃被爱的权利,放弃被爱的机会呢?而她们却选择了单身,这又是为何呢?
究其原因,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已经变质,婚姻里的“爱”出了问题了。“爱”有毒,“爱”会伤人,甚至“爱”会要命。如此之“爱”,这些“独立”女性只能忍痛割“爱”。
这个时代的爱以“性的冲动”为导向,只要有了欲望,就可以不要尊严,不要脸面,不要道德,不要道义。在欲望面前,男人可以兴风作浪,女人可以挖闺蜜墙角,男人可以提起裤子不认人,女人可以相逢一笑上大床。
在这个欲望的时代,婚姻里人人自危,要么老公主动出轨,要么别的女人引诱。婚姻忠诚说破就破,婚礼上的誓言形同放屁。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毫无还手之力。
婚姻里女性不但没有忠诚的爱,还得承担无穷无尽的义务。每天女人忙活一堆家务,还得孝敬公婆,还得照顾孩子,男人却可能在外花天酒地,得不到爱不说,甚至还要受气,还要被婚外情伤害,这样的婚姻于女性有何益处?
没有人甘愿做保姆,还是免费的,甚至还要倒贴,不但可能被男人责骂,还有可能被家暴,甚至还得忍受男人的不忠。在家里多付出一点,她们或许心甘情愿,女人可以任劳任怨。但男人背叛婚姻,这却是直接摧心肝的利剑,那种痛可堪与谁人说?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女性耳濡目染了诸多爱情的悲剧,见证了一堆女性为了爱情飞蛾扑火的惨状,她们或许见证过原生家庭的不幸,或许见证过亲朋好友的不幸,或许见证过社会的种种不幸,而受害者大多都是女性。这些失败婚姻就是她们的前车之鉴,不断地暗示她们,男人有害,婚姻有毒。
在她们的眼中,男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他们是一群为了欲望而生存的雄性动物,为了那一丝欲望不惜背叛家庭,抛妻弃子,肆意伤害爱人,这样的男人不可怕吗?
这些男人呢,或许有自己的父亲,或许有自己的兄弟,或许有自己的亲人,或许有自己的朋友,或许有同事,满眼望去,仿佛无处不背叛。
想想也是可怕,连自己最为尊崇的父亲,最为信任的亲人都可以背叛,还有什么人值得信任呢?还有比父母更加值得信赖的人吗?
男人如此不可信,婚姻自然也不可靠,是不是觉得不寒而栗呢?她们能不对婚姻产生怀疑吗?信任危机导致了她们不相信男人,导致了她们不敢踏上婚姻之路。
她们不相信婚姻,不相信爱情,原因在于不受制约的婚外情。当婚外情不受制约,人性就会变得可怕,欲望就轻易把控人性,可以变得不择手段去满足欲望。
男人可以任意招蜂引蝶,随意采摘路边的野花,全然不顾原配的感受。而女人为了欲望,也会略施美人之计,巧取豪夺以求鸠占鹊巢。婚外情不受控制,婚姻秩序不就乱套了吗?导致了多少家庭悲剧?
当男人肆意践踏婚姻誓言时,忠贞的女人悲愤交加却无计可施,这是对她们人格的侮辱和尊严的践踏,对她们相当不公平,但却无处可以说理。更可悲的是,法律居然不认可夫妻间的忠诚协议,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本着夫妻自愿的原则,在夫妻双方清醒地时候,掷地有声签订的忠诚协议,却被法律当作废纸,这是何其可悲,为什么就不能维护那些愿意遵守忠诚的人士的权益呢?可以这样说,现阶段很多婚姻背叛都是被法律纵容的。
情感信任危机,来自于对婚外情管理的失控。
婚外情关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按照现行的婚姻制度,婚姻越来越不靠谱,有几个人能自信能守得住婚姻?女性会越来越忧虑婚姻,她们无法相信男人,更无法相信婚姻,婚姻对她们是烫手的山芋,搞不好会伤害自己。于是她们更愿意远离婚姻,甚至连恋爱都不谈,这样她们就不会被伤害。
不婚的女人越多,对于我国男性而言简直就是灾难。我国女性本就比男生少,就意味着无数男人将娶不到老婆,然而性激素又刺激着男人对女性的向往,就会出现单身男人拼命拖良家妇女下水,破坏那些愿意结婚女人的婚姻,又导致更多的家庭破裂,这是一个可怕的循环。
家庭破裂越多,女性就更加不愿意结婚,如此下去,未来我们将面临低婚率的状态,这对男人简直就是灾难,更多男人娶不到老婆。
讨不到老婆的男人越来越多,而他们又有性的需求,也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更多的男人参与买春,进行各种不洁的性行为,又会导致各种疾病横生肆虐,比如各种性病,乙肝,甚至是艾滋病泛滥,而性的工作者又恰恰是高危人群,稍不留神就会将疾病广泛传播。
我国曾经是艾滋病低发国家之一,但现在却又如何?官方统计却有上百万的感染者,不知道还有多少感染者没有浮出水面呢?我们不得而知,这都是婚外情婚外性做出的“卓越贡献”。其它病症就更不用说了,这些病症又刚好加重我们的社会负担,可悲之极。
在我国低结婚率将伴随着低生育率,甚至会导致我国人口萎缩。不结婚的女子大部分都不愿意生育,我国的人口红利必将消失殆尽。在未来几十年,我国或将会进入老龄化社会,甚至人口会出现萎缩,这是非常可怕的恶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
我国不同于欧美国家,欧美国家大多女性多于男性,一夫一妻制度之下,必然产生很多剩女,只要不努力,就会被剩下,她们多数是被迫单身。欧美国家社会福利好,只要孩子被生下来,国家就会帮着养孩子。即使单身妈妈也可以生孩子,所以单亲妈妈很多,也不愁抚养问题。
在我国单亲妈妈是非常困难的群体,一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单身不敢生孩子,名声不好听。
我国单身母亲不能盛行,主要还是抚养孩子代价太高,让诸多单身女性望而却步。我国高房价之下伴随高物价,如果女性收入低了,有可能连自己生存都成困难,何谈养孩子?再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不菲的教育费用,这些都成了单亲母亲难以承受之重,在社会福利制度没有完善之前,我们国家的单亲母亲不会盛行。
伴随低生育率,我国将陷入人口萎缩危机,用不了多久,我国必将出现老龄危机,很多人到死都退不了休,退休就没有人养,这是非常可怕的问题。
把婚外情关进笼子吧,刻不容缓了!
如果再不控制婚外情,再不把婚外情关进笼子,我们将在未来面临空前的社会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家或许将会见证我的预言,但愿我的预言不要成真。
立法管理婚外情吧,别让社会悲剧上演!让我们每位渴望婚姻忠诚的呼唤得到响应,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纯净,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恐婚,让大家都愿意踏入婚姻,享受婚姻的天伦之乐。
恐婚一族,并非真心不想结婚,他们只是不相信婚姻,希望未来再无恐婚一族。
2020-01-07 青岛新闻网
2020-01-07 青岛新闻网综合
2020-01-07 青岛晚报
2020-01-07 青岛日报
2020-01-07 青青岛社区
2020-01-07 青岛新闻网
2020-01-07 青岛晚报官微
2020-01-07 青岛新闻网
2020-01-07 青岛新闻网
2020-01-07 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