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注册国内外企业900多家,20多家金融机构入驻,启动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挂牌运行2个月
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自8月31日挂牌以来,围绕106项改革试点任务,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广泛开展宣传推介,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不断落地创新业务,制度创新成果初步显现,片区建设全面提速,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记者自市商务局获悉,挂牌满2个月,青岛片区启动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02亿元。新注册企业900多家,吸引20多家金融机构入驻,引进重点工业项目19个,总投资81亿元。
招商引资:精准推介,成果显著
挂牌以来,青岛片区将高质量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建设的有力抓手,按照山东总体方案赋予青岛片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围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先进制造、航运物流、现代金融等五大产业领域,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据悉,日本精密模具项目、韩国麦斯劳特(MRT)智能制造项目等14个日韩高精尖行业项目,以及一批贸易类、现代海洋类、金融类、生物医药类及创新合作类项目相继落户青岛片区。
挂牌满两个月,青岛片区已吸引新增市场主体900多家,新入驻银行机构、基金公司、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20多家,新引进重点工业项目19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81亿元。片区内共有在建、待建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02亿元。
为扩大片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青岛片区利用各种平台,广泛面向国内外企业以及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开展招商推介。近期,片区内先后举办了工商联企业政策说明会、新时代中日经济产业合作对接会、金融政策解读及项目发布对接会、海关政策解读会等多场推介活动;赴韩国首尔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论坛,积极利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等重大活动平台进行专题推介;在全球范围内聚合资源,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跨国公司、领军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吸引众多投资者来青岛片区投资兴业。
搭建平台: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挂牌以来,青岛片区持续推进产业载体规划建设,吸引贸易类、创新类、新兴业态类等中外企业集聚。
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中日生命健康中心、青岛港贸中心、九鼎峰贸易大厦三大中心项目已集中开工;自贸大厦已正式启用,搭建了青岛片区科技创新转化、新型业态培育、海洋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此外,按照“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的思路,青岛片区规划建设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工商中心、科创中心等“六大中心”全面投入启用,共同承接片区注册企业入驻办公,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板块建设,区内德国企业中心、博士邨、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众多平台,可供新注册企业办公使用。 10月22日,片区内举行了海创融园·博士邨入驻仪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同步成立,40名高端人才入驻博士邨公寓,领衔哈船海智科技、数智船海科技等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打造海洋高端人才安居乐业“生态圈”。
政策保障:打造最优制度供给
自贸试验区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要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试验田”作用。为加快推进片区建设,促进制度创新,青岛研究出台了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打造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创新行政审批服务的政策措施》,包含精准赋权、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等三个方面21条创新举措,其中16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青岛海关出台了《服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二十八项措施》,在推动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拓展港航辐射功能、推动陆海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制定28项措施,全力服务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青岛片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创新现代金融方面,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了《青岛市支持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金融机构落户若干政策》,对落户青岛片区的金融机构除给予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若干政策外,还给予众多注册、办公场所、经济贡献等方面的补助,最高能达到1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还将围绕简化外汇业务手续和流程、提升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跨境投融资灵活性等方面给予市场主体多重政策红利,降低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准入门槛,放宽保证金使用和结汇管理,取消资本项目账户开户数量限制,帮助青岛片区的涉外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财务资金成本,营造更加便利高效的外汇营商环境。
在打造航运贸易中心方面,青岛市海事局出台了《服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十项举措监管》,包括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自贸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和开放入级检验,实施集装箱班轮和国际邮轮雾航效率提升工程等,积极助力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成果初显
青岛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政务服务、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等多领域改革协同推进,改革亮点频现,制度创新初结成果。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流程再造。青岛片区率先上线企业注册智能登记系统,企业登记进入“秒批”时代;“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服务)”,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等措施已经落地;对重点难点项目实行环保专人专班跟踪服务,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片区内设立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和纠纷诉调中心,实现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设立知识产权仲裁院,来自德、英、美等国家的70名学者专家组成仲裁员队伍,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提供专业仲裁。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便利化水平。青岛片区内,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海关验收,顺利完成首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商品通关,利用青岛原油仓储优势,争取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加快集聚境内外原油贸易商开展原油现货交易,开展原油离岸、在岸和转口贸易;期货保税交割试点顺利推进,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布的全国10家20号胶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公告中,保税港区独占6家;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测试运行,已开展中转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国际中转集拼业务51单,货物通关效率有较大提升,与韩国釜山港相比节省了1.5天;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落地实施,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加快金融领域改革,不断推出金融创新业务。青岛片区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涉海金融服务,发展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业,设立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在片区设立分支机构,出台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方案,创新开展金融业务。
其中,青岛银行结合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企业需求,推出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新元融资业务,把中新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贷款299万新元(约合1500万人民币)发放给青岛片区的注册企业世纪瑞丰集团有限公司,此举为全国首例,该模式赋予企业更加灵活的融资和结算方式,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助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青岛片区内积极开展高水平中德合作办学,推动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2019级新生开学,标志着山东自贸试验区批复后首家双元制教育项目正式启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面向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大招引力度,猪八戒泛东北亚知识产权平台、美国IPwe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高端知识产权项目先后落户,为青岛片区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充实了服务力量。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海洋领域改革试点任务加快落地。青岛片区内。“优化海洋生物种质进口程序”“搭建国际基因组学联盟”等试点任务已经落地,“发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作用,深化开放合作”“国际海洋组织设立分支机构”等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片区内成功举办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东亚海洋合作论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有关自贸试验区负责人等200余人出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青岛)自由贸易战略研究院和自贸50人论坛研究院同步揭牌;片区依托青岛华大基因,推进全球生物基因组大项目和“数字化地球”计划,以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为平台,吸引华大智造总部基地项目落户;青岛海关进一步优化生物特殊样本进口专属通关流程,整体通关时间低于2天,较以往缩短15天以上。
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面积最大、位置最重要、试点任务最集中的部分,青岛片区内包含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多个功能区,外向型经济活跃,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下一步,青岛片区将加快出台片区实施方案,瞄准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三个方向,聚焦五大重点产业,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改革探索,努力把青岛片区建设成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示范区,打造成为中国山东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耿婷婷)
2019-10-29 青报网
2019-10-29 青岛日报
2019-10-29 凤凰网青岛
2019-10-29 大众网
2019-10-29 大众网
2019-10-29 齐鲁网
2019-10-29 青岛新闻网
2019-10-29
2019-10-29 青岛新闻网
2019-10-29 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