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客户端

有责任的媒体

立即打开

新班子集体亮相!青岛首批试点功能区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2019-10-25 12:54    青岛广电

10月24日下午,青岛市委党校,一场事关青岛功能区未来发展的会议在这里举行。

这次会议上,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即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任班子成员首次亮相。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两位党政一把手与新班子集体谈话、寄予厚望。

可以说,这次会议是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的郑重部署,是推进深层次改革创新、来一场自我革命、流程再造的积极动员,更是抢抓历史机遇、建好功能区、重塑城市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庄严宣誓。

就在一个月前,青岛首批参与功能区体制改革试点的功能区原有班子“全体起立”,面向全市公开选聘的消息传出,彼时,“再见,铁饭碗!”、“全员竞聘!青岛功能区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青岛出大招:功能区人员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这样的内容,刷爆了一部分青岛人的朋友圈。

谁能干让谁干!这在青岛,还是破天荒头一次。

这些朋友圈文字的背后,断然是不同人员的表情。或是惊叹、或是兴奋、或是疑惑、或是不理解……,站在不同位置人看待这件事情,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对于这座城市的主政者说,确是在推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必答题”。

01 改革:箭在弦上

功能区包括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改革实验区、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多个门类,它们往往能以灵活的管理机制、独特的政策优势,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示范田和引领者。

青岛目前拥有各类省级以上功能区24个,其中国家级15个、省级9个。功能区的设立,对推动全市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推移,功能区自身积累的矛盾问题越来越多:效率不高、能力不强、活力不足、质量不优……

最明显的是,功能区的管理体制行政化越来越严重,由于管委会不具备完全行政主体资格,为了更便利地行使经济管理职能,要编制、加人员、笼权力,出现“小政府”、“准政府”的倾向。与此同时,功能区产业出现趋同化。为实现“双招双引”任务,原本应该聚焦某一或者某几个重点产业的功能区,却向一些非关联项目低头,最终导致部分功能区产业相互‘克隆’、‘撞车’现象明显。

矛盾和问题是改革的起点。今年7月,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紧要关头的山东,出台《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瘦身强体”的要求,对功能区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开发运营职能,加强经济管理职能;同时,机构设置上突出精简高效,聚焦主业、“轻装上阵”。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作为全省龙头的青岛,承担着多项国家使命、拥有多项政策优势,必须在这场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的战役中,勇于担当,敢想敢干,担负起符合自身实力与定位的历史重任。

02 搞活:顶层设计的应有之义

一直以来,功能区前行的每一个步伐,都伴随着体制机制创新的力量。此次改革不仅在于创新,更在于一个“活”字。

涛君从权威部门获悉,这次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是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而是围绕“搞活”这篇大文章所做的“大手术”。

——机构设置方面:

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各功能区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管理体制。除了主流实行“管委公司”体制外,还可以采取“园区合一”、“纯公司管理”等体制。

——绩效考核方面:

根据各功能区实际,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并赋予不同价值系数,实行分级、分类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职员个人薪酬总额、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明确刚性淘汰要求,每年度实现3%-5%的刚性淘汰。

——人事薪酬方面:

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不同岗位薪酬差距可以按规定扩大到2倍以上,对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或实行特岗特薪、特职特聘。

不同的人,肯定会对这份体制改革项目单有不同的解读。但想起涛君的一位朋友,他是岛城某功能区“招商引资”的功臣,为了找项目,常年出差在外。新的体制下,他自然可以获得比以前高的多的薪酬,真心为他庆幸。

03 挑战:“关键少数”的必答题

事业的核心是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是这次功能区改革的关键和前提。

涛君从权威部门了解到,为选优配强新班子,市委放宽选人用人视野,创新选人用人办法,按照“全体起立、重新上岗、择优选配、统筹安排”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聘管委会主任、副主任,采取市级领导同志署名举荐、单位党组织推荐、干部个人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相马”“赛马”,共报名干部427人。对新班子的选聘,突出“三化一型”特质要求,对干部注重看长处、看岗位匹配度、看与功能区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搞求全责备,打破论资排辈和思想框框。

这次选聘上来的新班子成员,很多同志在班子中排名并不是很靠前,靠传统思维是选拔不上来的。但是这次市委完全打破这些框框,打破班子排位,就是看事业需要、看岗位需要、看干部有没有激情、敢不敢担当、具不具备“三化一型”特质、符不符合功能区改革的需要,谁适合选谁,谁能干谁上。可以说,选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创新改革,更充分体现了市委加快功能区改革、搞活干部队伍的信心和决心。

先行试点的4个国家级功能区中,共选聘4位主任,12名副主任,他们平均年龄46.2岁,其中,45岁以下的占43.8%;全都具有全日制大学及以上学历;新选聘干部占75%,既有市级发改科技工信金融等重要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区市党政班子成员,又有企业董事长,还有从中央国家机关引进的人才。

可以说,这次选配的功能区班子,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冲劲十足,让我们对这些功能区的未来有了更大的憧憬、更多的期许。

但又不得不说,在新体制下,这些千挑万选出的,将要承担重任的“关键少数”,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业务,扎实稳妥推进机构设置和干部选聘工作。要突出主责主业和主导产业,整合归并现有工作机构,选聘好“三化一型”干部,组建起专业化的团队,对于分流人员,做好思想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其次,必须充分向功能区放权赋能。市委已经明确,“以放为原则,以不放为例外”,怎么有利于功能区发展怎么来,市直部门要充分向功能区放权、给功能区松绑,属地政府要充分向功能区放权、剥离承接社会事务职能、无条件搞好兜底保障。全市要建立“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前提,功能区自主作用的发挥是关键。

再次,必须尽快找准出推动经济起飞的突破点。这里,要厘清管委会与公司的职责边界,把管委做“小”做精,公司做“大”做强。尤其是对现有的运营公司抓紧进行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者直接引进有实力的专业运营公司,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让公司成为真正成为产业招商、投资促进、资本运营的主体。

功能区的此番转身,社会各界的分析、评价与展望才刚刚开始,这显然不仅是一次城市行政管理机构的普通调整,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观之,从城市发展乃至公共治理这样更加宽广的视野来审视。

开弓没有回头箭。

功能区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评论

打开青岛新闻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网友千字文吐槽金沙滩公厕少 这事儿记者帮你追!

2019-10-25    青岛新闻网

最新!青岛农贸市场排名来了!有没有你常去的

2019-10-25    青岛日报

公用厕所能否刷脸取纸?每次都找管理员很麻烦

2019-10-25    青青岛社区

290万学子考研企业表示本硕差别不大 您咋看?

2019-10-25    青岛新闻网

双向6车道!济青高速中线揭开面纱 时速120千米

2019-10-25    海报新闻

最新:青岛38个“老小区”加装上了电梯 54个正施工

2019-10-25    青岛新闻网

青岛"海水稻"再迎收获 最快明年下半年上餐桌

2019-10-25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青岛时间|喜茶等十款奶茶全含咖啡因!1杯≈7罐红牛!还有…

2019-10-25    青岛新闻网

李沧区重点项目: 博悦兰庭9班幼儿园竣工收尾

2019-10-25    青岛新闻网

青岛时间|世界首款阿兹海默药被证有效 有望两年内量产

2019-10-25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