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几个气场强大的大女主接连刷屏,她们让我明白了,孩子养听话了,既不会有前途,也不会有“钱途”。
“我只做我自己”
十一前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战绩再夺世界杯冠军,提振国人士气。
再现女排辉煌的影片《中国女排》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与观众见面,饰演主帅郎平的是“第五代导演”的集体缪斯——巩俐。
拍摄现场生图流出,网友直呼:太像了!从齐耳短发、脊背微驼的外表,到爽朗一笑时向后微仰的体态,简直是对郎平本尊的神还原。
▲左:巩俐,右:郎平
这就是巩俐的作风——活儿,要干就要干得漂亮!
▲巩俐在女排训练现场观察体验
从影30多年来,对工作的投入、热爱、一丝不苟,在巩俐身上从未改变。
当年,为了演好一个农村妇女,她提前到农村体验生活两个月,练习挑水,左肩磨破了右肩挑,右肩磨破了左肩挑。
为了完成艺伎角色需要的双手准确抛接扇子的动作,她每天练习两千下,坚持了五个月。
不论取得过多大成就,面对新的角色,她都可以做到保持勤奋,不断归零——这是她和郎平、和女排精神最像的地方。
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巩俐。
打22岁拍摄《红高粱》起,到如今54岁,她穿行于光影世界,标记了流金岁月。
▲1988年,《红高粱》,导演:张艺谋
▲1990年,《菊豆》,导演:张艺谋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张艺谋
▲1993年,《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
▲1994年,《活着》,导演:张艺谋
▲2004年,《2046》,导演:王家卫
▲2005年,《艺伎回忆录》,导演:罗伯·马歇尔
▲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导演:张艺谋
▲2014年,《归来》,导演:张艺谋
巩俐塑造的女性角色,几乎无一例外透露着成熟之美。
她年轻过,但从来不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小女孩”。
“小女孩”对自己不确信,因而会忍不住用各种方式迎合潮流,希求肯定。而巩俐不论出现在何时何地,都自带女王气场,流溢出饱满的自信。
▲巩俐与张国荣
这组她27岁时摄于戛纳海滩的白衫黑裙照,日后被众多流量小花在相似的年纪模仿,效果却无法同日而语。
▲摄于1993年,戛纳
巩俐不是胜在容貌,而是胜在由内而发、平视世界的大女主气质。她没有“演”,这样的气质也演不出来。
有人可能会说,像巩俐这样一出道就成为巨星,走到哪儿都受到追捧的人,当然有不迎合、不讨好的资本。
的确,巩俐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时,就因主演《红高粱》蜚声世界。《红高粱》斩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新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开山之作。
之后,巩俐继续与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等诸多大导演合作,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电影史上的经典。因其艺术成就和国际影响力,她也成为首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都担任过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但巩俐不是因为这些傲人的成绩才成为巩俐。
当年,17岁的她经历了高考落榜,不得不边做临时工边复习文化课;两年后再次参加高考,仍以11分的差距没有达到艺术院校的录取线。是中央戏剧学院向文化部艺术教育司申请特批,才使巩俐有了走上演员之路的机会。
▲左:山口百惠,右:巩俐
招生面试时有老师赞美她:“你长得很像山口百惠。”巩俐却“不领情”地回应:“我只做我自己。”
这样的如如不动、宠辱不惊,在身处低微、一文不名的小姑娘身上非常少见。
是这强健的“做自己”的人格内核,才使她成为无法复制的一代“巩皇”。
但,什么是“做自己”呢?
“15年没接电话,我也没有错过什么”
做自己,就是在人生浮沉中,做心有定见、能够主宰自己的人。她就是这样一个人——
与巩俐的浓烈张扬不同,她的美,淡淡的,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一如她的名字——“俏也不争春”——她叫咏梅。
▲电影《地久天长》剧照,导演:王小帅
近半年,咏梅火了两次。
一次是年初凭借电影《地久天长》获得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荣膺柏林影后的女演员。
第二次是饰演了热播剧《小欢喜》中的刘静。
柏林封后至今,咏梅的微博粉丝数从5万涨到了128万。
而实际上,在2019年之前,她已经拍了24年戏,参演过几十部影视作品,如:《梦开始的地方》《刺客聂隐娘》《唐山大地震》《中国式离婚》《悬崖》等等;与侯孝贤、冯小刚、沈严、叶京等影视圈著名导演都有过合作。只不过,她一直饰演配角。
▲《刺客聂影娘》剧照,导演:侯孝贤
戏红人不红,有人替她着急,咏梅却不以为然:“很多人说,你一直在演配角,我特别不喜欢这种口气,就是放大了那种功利。”
外表柔弱的咏梅,内心有着静水深流的力量,从不轻易被外界的声音左右。
▲《中国式离婚》剧照,导演:沈严
2004年《中国式离婚》热播后,突涨的关注度曾给她带来烦恼:快速挣钱的诱惑、虚情假意的奉承、自我认知的摇摆……这搅扰了她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的安静生活,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乱”。
她决定不再接电话,将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有剧本找她只能通过短信,但她可能一天也不看几回。
她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我在等着那个属于我的角色,我不急你也别急。”
咏梅喜欢摇滚乐:“我很喜欢那种纯粹有力量的东西,哪儿都不假,没有一点虚伪。”
多年前,因为这一爱好,她结识了丈夫栾树。栾树是前黑豹乐队主唱、著名摇滚音乐人,还是“天后”王菲的前男友。
▲咏梅与栾树
婚后,夫妻俩在北京郊区石景山开辟了马场,有七八年住在简陋的自建房里养马。遇到经济危机时,有人问咏梅:“以栾树的才气,为什么不让他通过写歌改变生活?”咏梅回答:
“小栾的才智是上天给予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不是每一刻都会有灵感出现,我有信心和他一起等待那个时刻,也许很快,也许是一辈子,不急,也急不得。”
在几乎人人都火急火燎的时代,咏梅安定保持着不慌不忙、不疾不徐的步调。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
柏林归来第三天,倒完时差的咏梅就恢复了往日的习惯,去上瑜伽课,再度将外界的喧嚣抛诸脑后。
她说:“15年没接电话,我也没有错过什么。”
49岁才演到自己的第一个电影女主角怎么了?她一直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养儿养女,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由飞翔
养儿养女,最重要的是使他们能自由飞翔。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如是说。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顺应美国当局要求,将在加转机的任正非长女、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逮捕。这实际上是美国针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打压。
▲左:孟晚舟女士
在中国外交部发出严正交涉后,2018年12月11日,加方批准了孟晚舟的保释申请,但令其必须佩戴电子脚铐,并接受监视。
至今10个多月过去了,这位处在强权迫害下的女性,一点也没有表现出狼狈惊惶,始终保持着从容淡定。
任正非接受央视采访时轻松表示,女儿心态乐观,生活充实,在自学五六门功课,说不定还能读个“狱中博士”出来。
2019年10月1日,孟晚舟戴着电子脚铐走出加拿大的居所去参加又一次庭审,身着一袭优雅红裙,见到记者时笑祝祖国生日快乐。这一幕看哭了无数人。
面对无故加之的牢狱之灾,她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强大定力太令人钦佩!
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小时候觉得考试很难,长大后才发现,人生可比考试难多了。考试每道题都有确定的答案,人生要面对的却是未知的际遇、无常的去来。
一个人如何才能从容度过一生?作为父母,最该给孩子“装备”的又是什么?
是一颗强大的内心。
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心?
具备绝对的自信!
什么是绝对的自信?
是对自我价值无条件的肯定和确信。
在无常和未知面前,只有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就能确信自身价值的人,才能不骄不馁、不卑不亢地玩转人生。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确立绝对的自信呢?
第一步: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你允许孩子“做自己”了吗?你承认他是自己的主人吗?你信任他可以自我负责吗?
孩子起床起得晚了,作业做得慢了,刷牙刷得迟了,游戏玩得多了……在无数这样的日常情境中,家长往往忍不住去批评、催促,以为是在帮助孩子培养好品质、建立好习惯,其实呢?只是在取缔孩子的自主性。
这让孩子形成一种模式——他不再是自己行动的发起者,只是他人意志的服从者。
著名心理学者李雪老师的一节课让我领悟到:
长期对孩子进行“纠正”“改造”,最佳效果也就是培养出一个听话的孩子,可以精确达成父母要求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或许也可以做一个不错的中低层职员,但绝不可能成为高层管理者;或许也可以衣食无忧,但却与大额财富无缘。因为他从小习得的是“听话”,是看别人脸色行事,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没有做决策、担当第一责任人的内在力量。
说白了,听话的孩子,既不会有大的前途,也不会有大的“钱途”。
只有自主性很强的人,才有可能在人生、事业中果敢担当、乘风破浪。而这来自于父母在每件小事上对孩子的放权、尊重。
第二步:弃绝挑剔、苛责孩子。
经常性的挑剔、苛责会使孩子形成低自我价值感,形成“我不够好”的核心信念。这样的核心信念以后会在学业、工作、人际、婚姻等方方面面,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一个相信了“我不够好”的人,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对待,没有力量离开剥削自己、伤害自己的关系,因而交上坏朋友、粘上坏伴侣;
一个相信了“我不够好”的人,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挫折和困难,因而轻易放弃学业、事业的追求;
一个相信了“我不够好”的人,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轻松愉悦的人生,因而任由灰暗苦涩将自己淹没。
钱没了可以赚,关系没了可以建立,生活空白可以创造——很多时候,绊住一个人的并不是现实的困境,只是藏在心底那句“我不够好”。
第三步:爱孩子,而不是爱孩子的功能。
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很爱孩子,也并不缺少对孩子的肯定——例如: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习得新技能的时候,都及时表扬了孩子——但孩子仍然显得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是为什么呢?
经常见到一种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因此成为老师家长的“宠儿”,但却自卑得要命,一旦成绩起伏,就心理崩溃。因为他全部的自尊自信都建立在成绩上,他清楚地感知到,老师家长爱的只是他的成绩、他的表现、他的功能价值,不是他这个人本身。
生活中,一些家长习惯对孩子说:
“你表现好,妈妈才喜欢你。”
“你做不到,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只有满足了条件,才能换取到关爱——对一个人来说,这有多么可悲、多么可怜?
被无条件爱过的人,才会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而这,即是内心力量绵绵不绝的来源。
用无条件的爱,培养内心强大的人,才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2019-10-23 青岛新闻网
2019-10-22 青岛新闻网
2019-10-23 青岛新闻网房产
2019-10-23 青岛日报
2019-10-23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2019-10-23 国家电网
2019-10-23 青岛新闻网
2019-10-23 大众网青岛
2019-10-23 青青岛社区
2019-10-23 青岛新闻网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