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
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
第六分公司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展览
公交旧票据展
由6路线驾驶员武健收集的495张旧公交车票成了本次展览的最大“主角”,这可是他花费了26年收集来的。据了解,这次展览的旧公交车票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末年,近500张大大小小的公交车票、票卡“诉说”着青岛公共交通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成了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
驾驶员26年收藏495张老车票
9月3日上午9时30分许,在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展览室,52本公交车票本整齐地陈列在展台上,而这些公交老车票均来自同一个人——6路线公交驾驶员武健。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也是一名“公交车票迷”,武健从1993年便开始了公交车票收集,至今已有26年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售票员,1993年到公交上班后,每天都接触这些车票,五颜六色的感觉很好看,就零零散散地收集,渐渐地越来越感兴趣,大概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认真收藏了。”据武健介绍,自己收集旧车票的渠道除了工作以外,还包括淘宝网和一些旧车票收藏网站。
在所有车票的收藏过程中,一张1959年的公交月票让他最为印象深刻。两年前,在浏览收藏网站的过程中,武健偶然发现了一张1959年的公交月票,抱着必得的决心,他和三个藏友一起轮流竞拍,在经历了300多次竞拍加价之后,才终于以527元的价格将这张珍贵的公交月票收入囊中。“1958年,青岛公交才首次试发行月票,对于公交票迷来说非常珍贵。”武健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与一张1958年的公交月票失之交臂,这让他懊恼了好一阵儿。所以当他看到这张1959年的公交车票时,第一反应就是“绝不能让它流出青岛”,“因为一旦被人买走,再找回来就太难了。”武健说。
在票据展上,记者见到了武健所说的这张来之不易的公交票。“这是一张2路线的分段月票,在中山路至东镇的区段内可以使用,票上还附有使用人的照片,一个月一交费,与现在的IC卡的部分功能相似,一次充值,多次使用。后期公交又发行了学生月票,有季度票,三个月一交费。”武健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交也在不断创新变革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票价的调整和变迁也是公共交通发展变革的一个见证。 公交票价一天之内调整数次
据悉,这次集中展览的老公交车票中,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末年。记者留意到,当时的车票多数没有固定面值,只显示全程票、区间票。对此,武健告诉记者,解放战争后期,民国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过量发行金圆券,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1948年,青岛公共汽车管理处经营时,由于物价正涨,公共汽车票相当不稳定,一天票价分上午、中午、下午,进行了数次调整。由于票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最后车票上都没有固定面值了,只显示全程票、区间票等字样。”武健告诉记者,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继续沿用了民国时期的车票,客运票价按固定路界计费,每段旧币300元。在武健收藏的公交车票中,最贵的一张竟然达到了13000元,是大窑沟至王哥庄的全程票。原来,这张1953年的车票采用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人民币的币值,与新币值的比例是10000:1,相当于新币值的1.3元。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张1962年的车票了。”武健拿起一张旧票根,左边“叁角”的票价下方有红印章涂抹的痕迹。武健告诉记者,这是1957版的车票,1962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资紧缺,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利用现有资源,于是将以前没用完的“叁分”车票集体重新印刷,改成“叁角”的车票使用。记者看到,这张车票除了有修改痕迹外,纸张也非常粗糙,当时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社会状态可见一斑。
旧车票最全收藏 记录时代发展
在公交集团旧票据展上,记者看到,武健收藏的公交票据不仅包含自解放初期以来每个年代的公交车票,还有公交月票、IC纪念卡、市区公交线路图、公交建线通知以及公交相关重要新闻报道剪报等,可以说收藏非常丰富。“因为相比邮票,公交车票收藏比较冷门,可以查询的资料也比较少,我就想把这个工作做起来,整理出一份属于咱们青岛公交的发展史。”武健告诉记者,为此,他每得到一张车票,都会到档案馆、公交集团史志办公室等地查阅资料,或者向这方面的专家请教。
“青岛公交车票大体可以划分为解放初期、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六个阶段,车票变革原因,一个是车票价格的变动,一个是企业名称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社会经济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化。”青岛公交集团文宣中心主任张鹏告诉记者,1949年6月至今,青岛公交集团名称共经历了10次变革,青岛公交车票也经历了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1953版、1957版、无轨电车车票、1975版、1975版改进型、无人售票版多次变革,公交车票的变革不仅是外观的调整,更是公共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电子支付时代车票成文化载体
2018年5月,公交集团所属200多条线路上的4300辆公交车全部实现了手机支付,电子支付时代已经来临。手机支付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有人售票路线的日益减少,随之带来的是公交车票功能的减弱。“1995年以前,所有的公交车都是有人售票,公交车票就是乘车凭证,1995年8月,无人售票全面实施,公交月票退出历史舞台,现在随着IC卡、手机支付的推行,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使公共出行更加便利,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在上车索要车票的乘客越来越少了,公交车票更承担着报销凭证的作用。”青岛公交隧道巴士第八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海娟看了展览后深有感触,她说自己1988年进入公交,在车厢售票26年,一张小小的公交车票,是她最熟悉的“老朋友”,承载了她太多的情结和感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之带来的可能是公交车票票种、样式的日益减少。”张鹏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交车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报销凭证,也是企业文化传承的载体。以后公交集团将在主要线路的建线周年纪念日等重要时期推出纪念车票,充分发挥公交车票的文化载体作用,让公交车票记载着企业故事,带着社会发展的印记,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人物讲述
老公交售票员的车票记忆
王海娟现任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第八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她1988年参加工作,2014年离开公交车厢,有着26年的售票工作经历。
据王海娟介绍,刚进公交时,她在2路线担任售票员工作。“2线路路程较短,车票的种类也不多,5分、1角、两角,按站递进,那时候月票少,买票的多,记得当时公交仅有36条线,客流量很大,为了在一个站距内能完成售票工作,必须要熟记票价,那个时候是大通道车,配备两个乘务员,闲暇时间都是互相提问票价,苦练本领。”王海娟告诉记者,为提高售票速度,她们还专门要了财务人员训练点钞速度的道具本练习,那时候的车票薄,撕起来不方便,为了能一次性准确地撕下票来,乘务员都在圆珠笔头上缠绕上皮筋,靠皮筋和车票的摩擦力清点车票,这样既快捷又准确,最后基本练就了不用眼观就能准确清点出乘客购票张数的本领。根据工作经验,王海娟还总结出一套提高售票速度的方法,先卖距离近的,后卖距离远的;先卖拿零钱的,再卖拿整钱的;先卖个人票,再卖团体票等等。
“那时候的孩子对公交车的票根情有独钟,许多孩子都眼巴巴地等到我撕完一本车票后,向我讨要票根,有的孩子眼瞅着到下车也没拿到票根,我便告诉他给他攒着,因此收集票头也成了我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王海娟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3年的夏季,一位北京乘客带孩子乘坐304路去崂山旅游,途中两岁多的孩子哭闹不止,给吃的、塞玩具,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当时,刚好一本票撕完,王海娟就用票根逗孩子玩,没成想,孩子还真不哭了,连家长都很吃惊。
“原本它只是一叠废纸,你却将它做了最好的处理,这在全国公交行业里不多见。”在王海娟的车厢的意见簿上,乘客曾留下这样一句话。
你家里还有老公交月票吗?
快展示给小编看看!
(来源 |早报记者 吴帅 通讯员 衣彦飞)
青岛早报 2019-09-03
青青岛社区 2019-09-03
爱青岛 2019-09-03
青岛早报 2019-09-03
青岛新闻网 2019-09-03
青岛新闻网 2019-09-03
青岛新闻网 2019-09-03
青岛新闻网 2019-09-03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