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风貌。
青岛新闻网6月27日讯(记者 陈志伟)获批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幸福美丽新区。军民融合、海洋强国两大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全面起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高质增长。
先行先试!在全国当好“试验田”
6月1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五周年座谈会上,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在对新区五年工作进行总结时表示,秉承“新”这一特质,新区人以“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精神,落实国务院批复关于海洋经济发展主题,担当海洋强国战略使命,在全国当好“试验田”。
打造新优势,必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何来?深化改革是关键。
五年来,西海岸新区打造开放新区、现代新区、活力新区、时尚新区等“四大新区”,其中51项区级重点改革落地生根,54项改革列入国家和省市试点,15项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年来,西海岸新区紧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西海岸率先启动新旧动能转换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等“十大工程”,引进总部项目77个、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等,辐射带动西海岸西部农村加快发展。
五年来,西海岸新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和优秀城市,经验在全省推广;构建安全生産法治体系,在全国率先设立安全生産审判庭、检察室,智能化安全生産获批全国试点;积极推进全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全省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召开。
五年来,西海岸新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12个特色小镇,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3个。
西海岸新区率先全面取消社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全国领先;《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正式实施,百余项省级、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下放;全面开展机构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改出效率、改出干劲、改出实效……
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坚定不移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
巴油FPSO项目P67船完成浮托,准备起航远赴巴西。
深化改革 打造最顺新区体制
先行先试如何开局?西海岸新区首先从改革管理体制开始,理顺新区、功能区和镇街关系。获批仅一个月,西海岸就实现了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功能区、行政区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四个整合”,职能部门精简超过60%。同时,强化了新区对全域资源、战略布局、重大项目的统筹和为功能区、企业、基层、群众服务的职能。
在功能区,赋予各大功能区审批权、人事权、财政权,下放173项经济管理权,并创新开发模式。在镇街,全国率先推出街道体制改革,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强化基层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发展保障四大职能。“新区管统筹、功能区重发展、镇街强治理”管理体制的构建,发挥了“小马也能拉大车”的效应,被国家发改委誉为“最顺新区体制”。
与此同时,西海岸在综合执法、安全生产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14年11月,西海岸新区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城管、文化、交通、国土、海洋、旅游等领域1500余项行政执法权,破解了行政执法部门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以“法治”管“安全”,压实“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是西海岸新区体制创新的又一亮点。西海岸新区组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局,建立安全生产尽职免责失职追责机制;创新政法部门挺在前面的司法保障体制,在全国率先设立安全生产审判庭、检察室,建立公安提前介入约谈机制;连续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区、食品安全先进区。
西海岸新区。
政务服务开启新征程
西海岸新区成立五年来,一直以做百姓身边的政务服务管家为目标,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加速。
2017年3月,新区在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职能基础上,组建了山东省首家行政服务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实施“一窗受理、受审分离、一网通办、一口出证”政务服务新模式。
2018年10月,新区正式启用新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2018年12月,新组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运转,开启了政务服务新征程。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共办6.4万件,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637个,交易金额197.92亿元。5月16日,山东省政府联合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对新区政务服务和审批改革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为了能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推行“一窗式无差别受理”,将原来负责391项审批及关联事项受理业务的综合受理窗口和负责77项工商登记业务的企业登记窗口统一整合,设立“全口径综合受理区”,实现大厅审批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口出证”。
对新区重点发展的影视、音乐、会展、海洋科技等特色产业项目,以及企业群众经常办理的酒店餐饮、美容美发、幼儿园登记等市场主体,行政审批服务局梳理形成了37个市场主体的“多事一流程”办事攻略,审批效能提升60%以上。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网络系统,实现申请材料一次受理,系统后台智能推送,部门在线并联审批、证照资料同步出具。
CIDM集成电路项目效果图。
高效发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加大“双招双引”创新力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区统筹招商资源,组建招商中心,创新国际化的投资促进机制,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设立招商代表处,在北京等国内大城市设立招商促进中心,集聚全球高端资源。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出“十强”产业,其中排在新兴产业首位的就是以芯片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此,新区制定了《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关于加快科技经济发展提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落户新区的CIDM集成电路项目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总投资约150亿元。据介绍,该项目团队领军人物张汝京博士,拥有30多年的半导体制造与研发经验,曾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及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之所以选择新区作为项目基地,是看中了西海岸完备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优势。我们将国际先进的共享共有式的CIDM模式首次引进中国,以国际一流的芯片设计、制造能力,在青岛打造从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张汝京说。
东方影都。
电影工业化基地在灵山湾畔拔地起。伴随着新区的成立,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建设也进入快车道。青岛东方影都总投资500亿元,40个国际领先配置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1万平方米的世界超大规模单体摄影棚、规模世界领先的室外摄影水池和世界一流的室内水下恒温摄影棚,已全面落成并启用,累计注册影视企业200家。
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世界博览城投入运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一系列展会成功举办;华大基因北方中心一期建成,发表科研论文30篇,完成海洋物种测序46种;正大制药(青岛)投产,国内上市的5个海洋药物有3个就诞生于此;青岛西站建成使用,未来从新区出发3小时到长三角,2小时到京津冀……
新区在山东省率先启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等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组建成立汽车、家电电子、船舶海工等千亿级产业联盟。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9个政策,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新区获批以来,累计引进重点项目1579个,总投资1.18万亿元,其中总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8个,总投资过五百亿元项目3个。引进世界500强项目46个,其中,外资项目18个,总投资10.64亿美元,合同外资5.24亿美元;内资项目32个,总投资1312亿元。
同时,深化国家引智示范区、省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搭建战略平台、园区平台、事业平台、环境平台“四大平台”,出台“梧桐树”聚才计划20条新政。截至2018年底,新区人才总量达5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5%;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24人,具有大学学历以上人才32.72万人。新区已连续四年保持全市人才考核第一名。
创新高校引建机制,出台加快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等10余所高校项目加快推进,到2020年驻区高校将增至20所。
五年来,新区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循环经济基地等“六大基地”和海洋活力区、实体经济总部中心等“七大中心”;五年来集聚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5家,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24家,高新技术企业563家,均实现倍增;海洋物探与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轻型动力高空实验平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投入使用,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省县市区首位,获批国家知识産权示范区;新区引进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整合了13家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将在“智慧海洋”和“健康海洋”方面创新引领,促进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2019-06-26
青青岛社区 2019-06-27
青岛晚报 2019-06-27
青岛新闻网 2019-06-27
青岛新闻网 2019-06-26
青岛新闻网 2019-06-27
青青岛社区 2019-06-27
青岛日报 2019-06-27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