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好友最高得8元红包

青岛新闻APP新版上线活动

点击领取

中国青年报:青岛新兴领域青年集体MV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 2019-06-13 13:39

他们是民谣歌手、街舞青年、时尚设计师、文创青年、网络作家——是带着“独立”“自我”“个性”等标签的年轻人。要让这些青年集体摄制一首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老歌《我和我的祖国》MV,究竟要花多长时间去说服?

脑子里刚冒出这样的想法时,周峰几乎把自己吓了一大跳——太疯狂了,这名青岛共青团的团干部心里实在没底。

短短两三天内,当上百个“yes”的声音从青岛不同角落相继汇聚在一起时,MV总策划周峰回忆,那一刻自己和小伙伴们被“幸福地震撼了一把”。

重要的合作邀约,推掉;难得的演出机会,婉拒;时间冲突的课程,调换……没有一人迟到早退,100多名新兴领域青年不约而同空出专门档期,兴奋地“提着一股子劲”,两天半时间里辗转十几个拍摄地点,顺利完成了MV《我和我的祖国》的摄制。

刚一推出,这首特别的MV便收获了大量粉丝,如今点击率已超过30万,随着在当地公交车、地铁车厢内滚动播放,这些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俨然成为这座旅游城市新的名片。

但青岛共青团的团干部们深知,这首MV的准备时间长达两年——从人群中“打捞”一名名新兴领域青年,到打动这些年轻人、充分获取他们的信任,再到帮助他们成立自己的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凝聚。

活跃在民谣音乐领域的团支部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平日嘶吼着摇滚、唱惯了民谣旋律,MV里却弹拨着吉他吟出这句温情的歌词时,徐小涛和乐队伙伴们觉得“过瘾得很,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

要唱就要唱自己的歌——然而,徐小涛曾在长达5年时间里“失声”,乃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

2004年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年仅21岁的徐小涛和4个痴迷摇滚的同龄人组建了一支名为“影子”的摇滚乐队,始于青春激情,到几年后因现实压力而黯然解散,徐小涛和同伴们从此为生活奔忙,他们中有的开农家乐、有的经营KTV、有的卖服装辅料,徐小涛则在车行销售和滴滴司机等不同职业中不断转换角色。

“过去几年里,没有方向感的生活,还有一种无力感,时刻折磨着自己。”徐小涛痛苦回忆。

时光流转至2016年,徐小涛们终于迎来一丝曙光。这一年,即墨古城举办首场流行音乐盛典,长期关注原创音乐人生存状态的制作人宋坤向徐小涛和其伙伴们发出正式邀请。

“那一刻像汽油着火一样,压抑多年的音乐激情终于有机会释放了!”徐小涛清晰地记得一群人留下幸福的热泪,终于不必再为了生活而生活。兴奋之下,徐小涛用攒了多年的4万元积蓄,又刷了8000元信用卡,买了一把偶像签名款的二手吉他,要表演就用最好的——“影子乐队”重新回归。

接下来是2017年即墨古城民谣节、2018年即墨古城国际民谣季的相继举办,在这座致力于打造民谣生态的城市,越来越多像徐小涛一样的年轻音乐人开始回归并聚集,这些年轻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实际需求是什么?如何让他们的创作活力散发出更持久的光芒?

这些问题陆续进入团即墨区委干部们的工作视野,他们以建立民谣音乐团工委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服务新兴领域团员青年的新路。

如何对这些青年进行全覆盖,这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通过创建即墨民谣音乐团工委,构建“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下设11个团支部,由此涵盖全区乃至青岛地区的110余名民谣音乐青年和原创音乐青年。

同时,在每个民谣音乐团支部,确定1名团建指导员和两名一线联络员,及时了解民谣音乐青年的队伍情况和各种需求,并建立民谣音乐青年实名管理台账,坚持每月更新,实现了动态化民谣音乐青年团员管理服务工作全覆盖。设立民谣音乐团工委微信群,方便了团组织以及团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有了组织,如何为民谣音乐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团即墨区委尝试打造“一体多翼”的民谣创作基地,有效“借力”,抓住即墨古城举行民谣节这一契机,以戏台、学宫等场地为轴心,辐射多个有特色的音乐活动场所,建立不同形式的流动民谣音乐团员青年创作基地。

更让人惊喜的是,民谣音乐团员青年可以享受到国内外知名民谣专家的创作培训等“专属套餐”。小小的即墨古城里,他们不仅能同国内外民谣音乐团队开展互动交流,还能同海内外民谣音乐青年开展名家音乐对话——这些为民谣音乐团员青年提供了学术往来、技艺交流的更广阔的国际化平台。

不仅如此,团即墨区委还努力打造“身临其境”的民谣音乐盛宴,助力本土民谣音乐的发展,打造本土民谣音乐的青春品牌,为民谣音乐和原创音乐青年提供演出机会。

如今担任即墨区民谣音乐团工委书记的宋坤用“雪中送炭、两厢情愿”形容团工委成立的意义,“民谣音乐人显然需要更好的演出平台和交流机会,而团组织同样需要更好服务新兴领域青年的渠道”。

变化正在慢慢发生。之前因单纯民谣创作和演出难以满足日常生活开支的不少民谣音乐青年由此增加了演出机会,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使他们眼界变得开阔。宋坤细心观察到,更大的变化在于这些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有了“目标和方向感”。

徐小涛更愿意用“大家庭”形容自己所处组织的感受,“之前像浪子一样四处漂泊,现在有不同音乐风格的伙伴可以经常交流,以往那种孤独感荡然无存”。

在这个大家庭里,徐小涛开始越来越多参与正能量的公益演出,乡村、进部队……那些之前不曾去过的广阔天地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不久前,他为已有2000年历史的故乡即墨专门谱写歌曲《千年古城》,这首融入当地特色柳腔的歌曲传唱之广令他着实意外。

太多的不可能在这名曾经的摇滚青年身上发生:部队慰问演出时,他和伙伴们用摇滚改编的红歌受到战士们的热情追捧;业余时间,他办了一个吉他班,希望将音乐梦想传递给更多人;他开始对公益演出“上瘾”,坦言让自己找到了“存在感”,并真正懂得如何用音乐表达美好。

努力守护他们“眼里的光”

“他们眼里有光。”MV摄制现场,伙伴们的这一表情让江世祥久久感动,“这光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为一种创业激情和文化自信”。

随着MV画面的呈现,一群青岛本土时尚设计师的身影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画面中,之前略带神秘感的这一群体严谨、紧张地讨论服装版式,他们的指间则翻飞着青岛的时尚风云,“其实一点都不神秘,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身为青岛市青年时尚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的江世祥介绍。

接到MV摄制邀请时,江世祥第一直觉是“只是担心小伙伴们能不能唱好,而不会考虑任何其他因素”。

江世祥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和购买力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出现在伦敦时装周等国际时尚盛典并推出众多中国风设计品牌,“如今的文化自信是发自心底的”。

然而,这些怀揣文化自信和创业激情的年轻时尚设计师们却不得不应对现实中不少尴尬和挑战。

孟磊便是其中一员。2014年,他和另一位设计师共同创立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即便曾获得青岛时装周金奖,他仍然不得不面对缺乏市场销售渠道、缺少成衣打版场地、制作成本上升等问题。为了给衣服包扣子,他需要开车45分钟到专门的制衣工厂,包一枚扣子的费用是5元。

“为了公司生存发展,我必须做这些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何况有时还做不好。”孟磊坦言。

孟磊的窘境绝非个案,打拼多年并拥有自主时尚品牌的江世祥深感青岛本土设计人才的匮乏,背后则折射出当地时尚设计产业和环境亟须完善。如何让青年设计师们更好地抱团发展?“要努力守护他们‘眼里的光’。”江世祥和团青岛市北区委一拍即合。

伴随2016年设计师孵化中心、2017年设计师集合店的相继尝试成功,2019年,青岛市青年时尚产业发展促进会最终成立。如今,这里有来自全球的38名设计师入驻、工作和展示,旨在打造一个能提供时尚产品,助力时尚产业,能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筑梦平台。

孟磊遭遇的烦恼在这里得到顺利解决:之前销售推广渠道不畅,如今有专业的平台推广渠道;生产车间就在品牌展示厅楼上,设计师有任何问题可以和一线缝纫工人随时交流,而包一枚扣子的成本也从5元降至1.8元。孟磊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专注于自己的设计。如今,他更享受这样的分享平台,借此接触更多不同理念的设计师、造型师以拓宽专业视野。

在团市北区委的工作版图上,这一促进会将通过会员单位间项目合作、抱团发展、优化重组等多种形式来不断提高青岛时尚产业的创新开发、生产施工、技术工艺、品牌信誉、服务标准等综合实力,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这里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时尚设计创新平台,发现、培养和遴选大学生和青年群体中各方面各层次的设计人才,充分整合资源,切实为新兴青年设计师群体打开向上成长的通道。

如今,“时尚之都”已被写入这座海滨城市的发展规划,借时尚产业发展促进会凝聚更多的时尚产业从业青年讲好青岛时尚故事,在江世祥看来无疑“让人兴奋异常同时极富挑战”。

为成长植入更多可能性

当MV在青岛地铁车厢内开始播放的第一天,青年独立歌手张航琪的手机里突然涌进100多条来自学生们的祝贺微信:“张老师,我为你自豪!”“老师,您是新兴领域青年的榜样和骄傲!”……学生之间奔走相告,为了多看几遍视频,甚至很多孩子特地选择地铁出行。

读着一条条微信,张航琪激动不已。这首《我和我的祖国》是她最喜欢的表演曲目,她曾在国外的舞台上演唱过,也曾在国内不同演出场合歌唱过。之前每次演唱时她最关心的是歌词表达和感情处理,然而拍摄这次MV时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刚一开口,眼角不经意间就流出热泪。

“生逢好的时代,祖国给予我们年轻人很多宝贵的机会,我们是在为祖国放歌,也是在为自己鼓劲!”张航琪不禁感慨。

开设音乐工作室已有7年,张航琪每天将自己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上课,演出,在不同的教室奔走。2011年起,她开始涉足公益领域,免费教授自闭症儿童和盲童学习声乐。如今,31岁的她已在青岛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内心仍然渴望着更为丰富的人生。

在青岛,类似张航琪这样才华横溢、扎实奋斗的独立音乐人并非少数,他们有专业能力,有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并期待更多成长可能性。他们的表达,他们的心愿最终迎来了团青岛市委实实在在的行动。

2017年6月,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正式成立,作为青岛市青年音乐人组成的青年群众组织,致力于团结凝聚一批弘扬社会正能量并扎实奋斗的青年独立音乐人,提供学习交流、组织归属和价值实现的平台,为繁荣发展岛城音乐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联盟首批成员,张航琪如今已成长为联盟骨干。两年间,她惊喜地发现,更多精彩的画卷在自己的生活中渐次舒展:她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音乐人,可以不时交流声乐知识、演出经验;社区、农村、工地、校园、养老院、军营,她和大家一道进行公益演出的足迹愈来愈远;自己一直从事的公益事业得到联盟的大力支持,自闭症学生和盲童学生的演唱视频被反复推广……

新年音乐会、城市青年汇、各类文化志愿活动……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不仅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多角度展示新兴领域青年的个人才艺特长,打造青年独立音乐人文化品牌,而且着力提高这些青年音乐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他们搭建起梦想平台。

在张航琪看来,“联盟是将每一名成员的优点聚集起来,一同点燃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相比之下,文创青年张文才成为青岛市市南区新兴青年汇的一员更像是一场水到渠成的相遇。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活字印刷逐渐淡出国人视野。时隔半个世纪后,年轻的张文才和同伴怀揣传承汉字之美的使命感,希望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人领略活字印刷的魅力。从2013年创业之初设手工纸品工作室单纯展出收藏的活字,再到开发活字印刷专门体验课程,设计可个性定制的文创产品,如今,28岁的张文才已将活字印刷文创店从青岛开至全国70多个城市。

在青岛市市南区新壹百创意文化产业园聚集着上千名和张文才一样的新兴青年。新兴青年是谁、新兴青年需要什么、怎样服务新兴青年——从这三个关键问题入手,团市南区委积极开展联系、服务、引导新兴青年群体的工作,于2017年9月联合青岛新壹百创意文化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市南区新兴青年汇,并建成一处40余平方米的活动室。

聆听新兴青年心声,积极搭建平台,助其勇敢逐梦——两年来,新兴青年汇首期吸纳园区16家骨干企业作为理事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园区业户群、产业联盟群及“青年之家”云服务平台等,通过召开理事大会、开展特色服务活动,覆盖园区内新兴青年1600余人,已发展成为共青团实现组织覆盖、服务青年的新阵地。

读书汇、分享汇、红歌汇、飞镖汇、心理咨询、文化讲堂等特色活动接连不断,张文才成为切切实实的受益者。

交流活动中,他有机会接触时尚设计师孟磊,两人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一拍即合,尝试合作用活字方式设计服装标语;2018年5月,他被选为专为新兴领域青年开设的全国首期“青社学堂”53名学员之一,赴安徽学习培训,课堂知识被他很快嫁接到产品研发和企业管理实践中;今年5月20日,作为青岛唯一一家参展民营企业,他刚从深圳文博会满载而归……

“青年汇将一群有着相同气质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就像突然打开一扇窗,给我们带来更多可能性。”张文才这样总结加入新兴青年汇两年来的实际感受。

在团市南区委副书记王佩佩看来,新兴青年汇的外延仍在不断拓展,“它不仅将新兴领域青年紧紧团结在团组织周围,而且以青年汇为圆点,逐渐辐射商务楼宇青年、困难青少年及社区青少年群体”。

关于青年汇的未来,她和伙伴们谋划,将运用更多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社会运行机制,以及契合当代新兴青年特点的工作方法,继续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将其打造为共青团立足基层、增强活力、凝聚青年、扩大覆盖的重要载体。

改革,为这些年轻人而生

两年间,从陌生到熟悉,从“试试看”到自觉的归属感,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度与日俱增。

从联系工作方式到活动举办形式,再到资源配置模式,这些年轻人所不知道的是,每一次与团组织的握手背后,都对应着团组织内部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革故鼎新也好,去除病灶也罢,在无数次调整和适应中,最终达到和这些年轻人真正意义上的“同频共振”。

然而,这并非易事。

对于青岛共青团的团干部们而言,首要的便是彻底摒弃对新兴领域青年的“刻板印象”。

“刚开始真的会担心他们不好交流。”身为团青岛市委青少年维权部负责人,周峰清晰地记得最初接触街舞青年时自己的心理障碍,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跟这些身着潮流服饰的年轻人开口说话。不料,还是这些年轻人首先打破最初的僵局,主动找到周峰提出做公益演出的诉求。

周峰也曾尝试邀请一名青年网络作家参加一场全国青年网络作家井冈山高级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她出乎意料地收到这名年轻人发来的感谢:“很好,希望有更多类似的学习机会。”

“交流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尊重他们,侧重情感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回顾两年来和新兴领域青年打交道的“秘笈”,周峰这样总结。

除了联系方式的改变,活动形式也针对这些年轻人的特点而变。如今已成为青岛新兴领域青年集体盛会的“城市青年汇”活动,被分为文创展示、沙龙分享、互动体验式交流、助力公益四大板块,包含创意市集、音乐分享、儿童画展览、网络作家论坛等10余项内容。

针对该活动,团青岛市委特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项目体系和工作流程,运用青年喜爱的方式,集看、听、说、做四位一体,让新兴领域青年参与一场独具一格、别出心裁的新兴青年文化盛宴,由此为全市各新兴领域的青年搭建了一个集中展示、集中宣传的平台。

类似细节同样体现在MV的摄制过程中。为了让新兴领域青年充分了解市情及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成就,摄制组特地挑选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八一号蒸汽机车广场、青岛国际机器人中心、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等作为取景地,让这些年轻人过足了“眼瘾”。

让青年去引领青年、影响青年成为团青岛市委开展新兴领域青年工作的“特殊准则。”

通过发掘联系一批新兴领域青年带头人和组织负责人,找出各领域的“领头羊”和发展前景好的“独角兽”组织,依靠他们打造该领域的自组织,设立“筑梦空间”,不仅为新兴领域青年骨干们提供了自我展示和学习成长的机遇,为新兴青年群体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前景规划的发展平台,更为他们与全国乃至与世界各国青年开展文化交流、互助合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团组织则通过他们有效延伸了在新兴领域青年群体中的工作手臂。

团组织内部的改革同样应运而生。借助组织化动员方式,团青岛市委发动各级团组织对新兴青年重点联络对象开展数据普查和深入走访,通过掌握群体分布状况,并根据分布情况确定每个区、市团委结对联系和服务的群体,帮助每个新兴领域的青年群体都能找到团组织,由此形成了以服务新兴领域青年发展为主线,团青岛市委总协调,各区市团委重点联络和服务的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新兴领域青年团结凝聚和服务工作落地、做实。

“我们将继续改革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方式、改革活动组织举办形式、改革资源系统配置模式,聚力打造开放性青年组织体系、社会化青年工作模式、综合型青年发展阵地,创新开展新兴领域青年工作,不断开创新兴领域青年工作新局面。”团青岛市委书记张海军说。

可以想象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彼此的手会握得更紧,心会靠得更近。

如今,徐小涛在琢磨着怎样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包装老歌、红歌;江世祥和同伴们仍在继续尝试用中国风讲好时尚故事;上课时,张航琪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讲述拍摄MV时的感动;埋头于几万枚活字模型中,张文才会不经意哼唱起MV的旋律,这里是MV的取景地之一,尽管只是一闪而过,张文才却久久感动于镜头的画外音:“青岛有一群人在做这样的事……”

每一名新兴领域青年的精彩仍在继续,然而2019年的这个初夏却注定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刻下特别的印记。

扫一扫看视频

精彩推荐

专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青岛新闻网 2019-06-07

和生命赛跑!这段视频,看哭所有青岛人……

青岛日报 2019-06-13

三大运营商因骚扰电话被约谈!谁泄露了你的信息?留言送积分

青岛新闻网 2019-06-13

查看更多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

打开青岛新闻APP,更多精彩等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