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张萍 2018-09-05 00:01
第24批援坦医疗队中的6位青岛医生。
青岛新闻网9月4日讯 (记者 张萍 通讯员 肖海青)今天上午,青岛市卫计委举办《医道无界 爱洒非洲——青岛市第24批援坦医疗队事迹报告会》。会上,市卫计委副主任张华宣读了《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向我市第24批援坦医疗队员学习的决定》。5位援坦医疗队队员现场做了报告。
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医疗卫生领域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适逢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作为医疗援助非洲的派员单位,青岛市卫计委举办了这次报告会。
2015年8月,青岛市选派孙龙、朱健、谢伟峰、曲先锋、朱金强、司卫锋六位医生,作为我国第24批援坦医疗队队员,远赴坦桑尼亚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其中朱健延长了一年援助时间,今年8月份才刚刚回国。
孙龙医生在手术中。
自制手术器械 结束坦桑尼亚病人到印度做搭桥手术的历史
来自市立医院心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孙龙援助坦桑尼亚两年间完成370余台心脏手术,在当地推广7项新技术,并且自制手术器械为病人成功手术!在援助医院心外科、心脏中心树立起来了中国心脏外科专家的形象。
2017年5月30日恰逢中国的端午佳节,在孙龙的指导下,当地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完成了坦桑尼亚第一例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患者是位70岁的当地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病痛的折磨,曾经一度使其丧失对于生活的渴望。“我们术中搭桥3支,手术获得成功,病人顺利康复。”孙龙说,这个手术也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结束了坦桑尼亚冠心病病人需要到印度去做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历史。
值得关注的是,这台手术必备的“乳内动脉牵开器”是孙龙自己徒手制作的。“这个器械大约价值1000美元,但是当地医院没有,如果没有这个器械,将会严重影响手术操作。”于是,术前孙龙就用不锈钢板制作了一个“乳内动脉牵开器”。
“手术结束以后手术室里所有的人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Well done Dr. Sun.’”为了表示对孙龙的感谢,医生们把孙龙的名字刻在了上面,并把它命名为“孙龙牵开器”(Sun Long Retractor)。
这位幸运的患者临出院时握住孙龙的手,感谢他:“是中国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中国永远都是我们的朋友!”
朱健医生坐诊中。
延期援助一年 受到坦桑尼亚总统私人宴请礼遇
市立医院眼科医生朱健是第24批援坦医疗队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延期援助一年,并且临危受命为医疗队队长。朱健说:“三年来援坦医疗队共组织18次义诊活动,我参加了15次。”由于多个医疗援助点都没有眼科医生,朱健还多次去上千公里以外地方义诊,需要2-3天才到达目的地。“驱车在颠簸的土路、山路上耗时5-6小时,却只走了上百公里。”
朱健还自学了当地斯瓦西里语,半年时间即可独立为当地居民看病、问诊、检查、诊断、交待病情、交待用药等。语言的互通大大提高了朱健的义诊效率,“义诊时最多一天看了200多个病人”。
作为医疗队队长,延期的一年间,朱健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第25批医疗队的协调以及援坦医疗队的财务平台建设、交接上。同时,中国医疗队的付出得到了坦桑尼亚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坦桑卫生部为表彰我们延期一年工作,促进下一批援坦协议的签订,特别颁发‘突出贡献奖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证书及奖杯,还赠送了礼物。”
此外,朱健还受到了坦桑尼亚第三任总统MKAPA的私人宴请礼遇。“MKAPA总统说我们是第一个到他家中做客吃饭的中国人,还专门嘱咐让厨师做了几道中国菜。并且,MKAPA总统还兴致勃勃地拿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坦桑尼亚时赠送给他的国礼茅台酒,和我们分享,高度赞扬了我们的工作。”
青岛医生在非洲。
报告会上,青岛市妇儿医院医生曲先锋说:“只有身处非洲大地,我才更强烈的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以及青岛父老乡亲这个后盾的力量!”
市卫计委主任杨锡祥在会上表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凸显了在当前新形势下,中非双方进一步凝聚共识、携手共进,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坚定信念。援坦医疗队员,正是这份信念的践行者和传承人。他们肩负党和政府的重托,秉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职业奉献精神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救了数以千计非洲患者,有力推动了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为祖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家乡青岛赢得了国际赞誉。
杨锡祥强调,要以我市援坦医疗队员为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攻坚克难,开拓进取,鼓舞和激发更多的年轻医疗工作者投身到援非工作中去。我市将一如既往做好援外工作,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为我国外交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